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校 长:李玉明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习主席指出:“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更新办学理念,以思路创新引领院校转型建设。

——坚持政治建校,确保正确方向。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头脑,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培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教员和学员队伍。

——坚持打仗标准,聚焦实战教学。

用打仗标准推进院校建设,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教育训练学员,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全面夯实以建设现代后勤和胜任遂行多样化后勤保障任务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自身的价值摆在首位,培养学员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意识,促进学员自身全面发展与部队建设的和谐统一。

——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军民融合。

借鉴军内外、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充分利用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部队协作,深化国内外交流,推进社会化保障,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安全发展,依法从严治校。

按照严于部队、高于部队、先于部队的要求,坚持依法从严治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正规化建设,用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纠风肃纪,强化官兵条令意识和法纪观念,全面建立正规、有序、高效、稳定的现代化院校运行秩序。

政治委员:李进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习主席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出发,切实抓好青年学员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学员是军队院校的主体,必须紧紧围绕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目标,紧跟时代发展,紧贴院校实际,紧盯学员思想,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理想信念,点燃信仰明灯。

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院校建设的根本摆在首要位置,把强军目标贯穿到院校建设全过程,紧紧扭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教育引导青年学员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

——赓续红色基因,深扎军魂根子。

积极探索贯彻执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强化青年学员的军魂意识,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全面筑牢思想防线,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着眼打赢需要,锤炼过硬作风。

坚持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做到政治要求严、治教治学严、管理教育严、执行纪律严、落实制度严,大力培育战斗精神,砥砺高尚品质,锤炼过硬作风,用优良校风凝聚官兵意志,引领官兵成长,为服务部队、保障打赢提供坚强保证。

——深耕文化沃土,陶冶道德情操。

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作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员额、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确保培养的军事后勤人才全面过硬。

学校简介

武警后勤学院成立于1984年,始称武警卫生学校,1989年易名为武警医学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武警医学院,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员,2000年由正师级升格为副军级。2011年学院改建为武警后勤学院。学院坐落在天津市东丽湖旅游度假区,毗邻滨海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1418亩,建筑面积19.96万平方米。

学院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培养合格人才,造就现代警官”的办学宗旨,秉承艰苦创业、持续奋斗的优良作风,为部队后勤建设特别是卫生事业输送了4万余名毕业生。先后被授予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军军事后勤训练先进单位、全军医学科研先进单位、全军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达标单位、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建设单位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目前,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军事学6个学科门类,开办13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和28个类别任职教育培训班次。主要承担武警后勤管理和医学专业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现职干部任职培训轮训、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和预选士官培训等任务,培训员额4285人,是军队和武警部队唯一的全要素综合性后勤院校。

学科介绍

武警后方专业勤务学科

武警后方专业勤务于2012年被批准为军队“2110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武警后方专业勤务学包含了武警后勤保障理论、武警军需勤务、武警军械勤务、武警运输勤务、武警油料勤务、武警营房勤务、武警卫生勤务、武警军事物流和武警财务与审计九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一个具有宽口径、广渠道、强竞争力的综合学科点。

武警后勤指挥学学科

武警后勤指挥学是武警军事后勤学科体系的重点与基础学科,是武警后勤学院的龙头专业之一。该学科始创于2012年4月,是在武警后勤学院创立之初孕育诞生的,是设计担负任职干部学员和研究生学员教学培训任务的综合性学科专业,由后勤指挥教研室担负其学科建设任务。

救援医学学科

武警部队救援医学学科以救援医学教研室、救援医疗培训基地、救援医学办公室及医疗救援队为力量支撑,在国家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侯世科所长带领下,深入开展救援实战、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该学科于2010年被遴选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学科。

军事预防与防护医学学科

军事预防与防护医学重点学科下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部队特需药、健康教育与防护医学三个研究方向,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学位和药学专业学位两个硕士点,内设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武警部队特需药物研发中心、武警部队军事预防医学研究所、天津市职业与环境危害防制重点实验室。

营区医学学科

营区医学是一个面向军事社区,以中队(连)为基本单位,整合临床医学、军事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门学科。营区医学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军事社区中的相关健康问题的解决及管理。学科整体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

校园之星

李玉明,武警后勤学院院长、少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军队学科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对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治具有很高造诣,在“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部级课题6项。荣获国家卫生部“跨世纪学术暨技术带头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军“优秀教员”和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荣立一等功。2000年7月,当选为第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侯世科,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警部队国家级医疗救援队队长。先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次荣立一等功。2010年7月,当选为第十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赵红艳,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一科主治医师。2003年,在参加抗击“非典”斗争中不幸被感染,全身六处关节缺血性坏死。面对残酷命运的挑战,她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十年如一日坐着轮椅为病人看病,以满腔的热忱服务部队、服务社会,赢得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膺天津市“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道德模范”“十大双拥之星”“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等荣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4年7月,当选为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陈虹,武警后勤学院预防医学系生药学与药剂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天津市“十大女杰”和“巾帼发明家”、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全军“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奖励,荣立三等功2次。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主编、参编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3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李灵芝,武警后勤学院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院“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荣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和银奖、全军“优秀博士”、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和奖励,荣立三等功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武警部队科研项目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编教材、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200篇。201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李浴峰,武警后勤学院卫生勤务学系健康教育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国家文明办、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巡讲专家”。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武警部队“医学科技先进个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荣立三等功2次。获得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出版发行科普专著4部,编写教材1部。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韩慧娟,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临危受命担任医疗队副队长,带领官兵火速驰援灾区,克服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重重困难,转战32个乡村,连续作战近40天。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先后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主编、参编专著6部,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王宝来,武警后勤学院共同科目教研室副教授,军事训练和射击教学专家。2010年,带队参加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取得两金两银三铜的战绩;2011年,带队参加匈牙利第十届世界军警狙击锦标赛,夺得全部五块金牌中的四块金牌和一块银牌。2013年,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邢杰,武警后勤学院临床医学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先后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主持武警部队教育成果培育项目1项,院级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1项,院级教改立项5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武警部队后勤部“优秀党员”、“优秀教员”等称号,荣立三等功2次。2015年,被评为武警部队第二届“教学名师”。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谢茜,武警后勤学院军事经济系审计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防经济专业学术带头人,武警审计研究中心理事,解放军后勤学院国防与军队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项、全国教育科学课题2项、全军军事科研“十二五”计划重点课题1项,军队和武警部队其他课题20项,获科研奖项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2015年,被评为武警部队第二届“教学名师”。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校园风采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院校巡礼 | 武警后勤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