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陰山蒼蒼,河水茫茫,

昔日胡馬嘶風,鐵衣寒光;

今日宇榭亭閣,窗明几淨柳蔭堂。

誦聲朗,輕歌揚,

教育著活潑的少年郎。

慧光如帚,掃除了西北多少文盲;

慈祥溫良,慰暖了多少青年心房。

很多人一定會以為這是一首詩歌,其實,這是60年前的一個校歌,學校的名字叫“奮鬥中學”。它的創建者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愛國將領,時任綏遠省主席的傅作義。

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1942年,中國著名的愛國將領時任綏遠省主席的傅作義先生在綏西河套地區指揮抗戰期間,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中創建了這所私立奮鬥中學。傅將軍在建校之初,就崇尚“德智體兼修,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幾十年來這所學校一直秉承著這種教育理念,成為河套地區教育界的一面旗幟。1952年,私立奮鬥中學改為公辦,與普愛中學,陝壩師範合併,稱“陝壩中學”。1958年,學校更名為“杭錦後期中學”。

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走進這所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校園內綠樹成蔭,書聲朗朗,幾代人篳路藍縷、歷盡滄桑的結晶在這裡有著完整的體現。

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奮鬥中學最能讓人感受那份歷史滄桑的便是校史館。它是根據解放前後歷年學校檔案資料和部分教職工回憶錄為參考寫成的奮鬥中學簡史,分為四個時期,即初創――私立奮鬥中學時期;發展――陝壩中學、杭錦後旗中學時期;壯大――杭錦後旗一中時期;成熟――恢復校名後奮鬥中學時期。

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首先是初創期,也就是私立奮鬥學校時期,具體是1942年到1952年的十年間。抗戰期間,日寇侵佔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1939年春天,傅作義將軍率其所部退守綏西。雖然是戰亂期間,但傅作義將軍在國家危難之時,仍然不忘記“為國家育人才,代幹部教子弟”,於是有了創辦一所“私立奮鬥小學”的想法。尤其是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與綏遠省政府設在陝壩之後,他更加感受到“綏西文化之落後,及抗屬子弟亟待就學”,以為“中學成立之勢不可緩”,便於1942年農曆五月五籌辦“私立奮鬥中學”。

當時,私立奮鬥中學借天主堂房屋為臨時校舍。至1943年才在陝壩北郊購地建校,並將小學遷來陝壩,學校分設中學部與小學部。

學校設校董會,其成員由傅作義、董其武等第八戰區和綏遠省軍政官員以及教育界人士15人組成。傅作義為董事長兼校長,後來董其武將軍曾任董事長。

私立奮鬥中學初創,就注重校風與教師隊伍建設。強調“建校之理想,尤在培養優良之校風,而養成優良校風之條件,曰教職員合作,曰學生有愛,曰師生和諧,曰社會協助,曰優良傳統精神之繼續”為此,制定了《行政原則》十條、《私立奮鬥中學學則》以及各種規章制度。並把聘用合格教師作為學校首要工作。

1943年,張治中將軍來校視察。抗日戰爭勝利後,省府東遷,學校遂於1946年秋遷至呼浩特市,更名為“歸綏奮中”。因戰局變化,1947年建立張垣奮中,高中部東遷張家口。1948年張垣奮中東遷北平,建立北平奮中;歸綏奮中初中部復歸於陝壩。

1949年,傅作義將軍率部在北平起義,此後又促成綏遠“九·一九”起義,奮中教職工也在起義人員之列。“北平奮中”更名為“北京奮中”。同年年末,綏遠軍政委員會成立,傅作義以水利部部長身份兼任主席與軍區司令員。為支援綏遠教育事業,傅作義決定北京奮中遷回歸綏,於是1950年2月歸綏奮中復立於舊址。為辦好歸綏奮中、陝壩奮中與奮小,傅作義重組校董會並出任董事長。1951年,校董會遵照傅作義指示,將全部資產31.7億元(舊幣)交給國家。

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奮鬥中學的發展期,也就是1952年到1961年期間,也是杭錦後旗人所說的陝壩中學與杭錦後旗中學時期。

1952年5月5日根據綏遠省文教廳命令精神,學校與私立普愛中學(創建於1946年9月的陝壩天主堂“橫舟公學院”,1949年更名)的五個班與陝壩師範(1945年由五原遷至陝壩的“綏遠省五原簡易師範”)附設的兩個中學班合併組建“陝壩中學”。撤銷高中班,成為一所初級中學。杭錦後旗歷史上的奮鬥中學被陝壩中學取代了。

1954年,綏遠省建制撤銷,併入內蒙古自治區,陝壩專區改為內蒙古河套行政區,學校歸行政區領導。1958年河套行政區撤銷,化歸巴彥淖爾盟。此時旗縣合併,陝壩化歸杭錦後旗,學校也隨之更名為“杭錦後旗中學”。

現在我們再來講講1961年到1989年期間,學校的壯大時期,也是當地人稱為杭錦後旗第一中學時期。

1961年,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杭錦後旗又成立了一所中學。學校遂更名為“杭錦後旗第一中學”,隸屬於自治區、盟與旗三級管理。1963年起,學校貫徹執行上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進一步發展壯大。1966年,正當學校穩步發展之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十年動亂,學校元氣大傷。

1968年冬,根據所謂“念小學不出大隊,念中學不出公社,念大學不出旗縣”的觀點,杭一中被強令解散。大部分教師補充調往公社任教,一部分教師調入隸屬於陝壩鎮的“陝壩中學”,少部分教師留下來辦所謂“大學”。

1979年,學校恢復自治區重點中學稱號,教育逐漸走上正軌。

1988年10月15日,“奮鬥中學”創辦人傅作義將軍的外孫女肖冬女士,陪同美國友人亨利·哈默利克先生(1942到1943年間,美國授華醫療隊駐傅部醫生)專程經北京重到學校參觀。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這所學校自1989年以來的發展情況。1989年9月20日,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學校正式恢復奮鬥中學校名。同時舉行了建校47週年恢復校名慶祝活動。至此奮鬥中學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1993年秋,學校升為正處建制。目前學校有實驗電教樓,男生女生公寓樓,教學大樓,校園計算機局域網和校園演播系統,已和北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首都幾所名校聯網。而且還有圖書館、校史陳列館,已被巴彥淖爾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校的硬化、綠化做的也都特別好,所以奮鬥中學現在已經被建成是花園式學校。

今兒個由傅作義將軍帶你瞭解“奮鬥中學”,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1999年11月學校被內蒙古自治區授予“教育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5年、2007年、2009年三度榮獲“中國百強中學”稱號,而且還被中國教育學會確定為“現代學校聯盟行動計劃”首批加盟學校。

謝謝朋友們花寶貴的時間來觀看奮鬥中學的校史,結束時,把校歌奉上――

迎著勝利的曙光,勝利的曙光

你從抗戰的烽火中走來,烽火中走來

天行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

愛國的熱情心中澎湃,心中澎湃

奮鬥,奮鬥,奮鬥,奮鬥

黃河把民族的希望承載

奮鬥,奮鬥,奮鬥,奮鬥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