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伯,《消費者洞察指引》,《認知變現指南》作者;Stygoogle(軟贏·鏡像元)創始人
移動網絡時代唯一壁壘就是認知,週二有約給思想洗澡讓認知破壁!
“思辨與立場”
美國總統林肯認為“顏值即是正義”,那定義”顏值“的錨點在哪裡?
引語:美國總統林肯認為“顏值即正義”,那定義顏值的錨點在哪裡?
顏值即正義,咋一看這問題再簡單不過了,然而細極恐,竟不知從何答起。從古至今,顏值有千千萬萬種,何況人的審美各有不同,定義顏值的錨點到底是什麼?那我們就從美國總統林肯面試一位新員工的案例入手解答:
有一次,美國總統林肯親自面試一位應聘者,應該說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還是落選了。
幕僚非常不解,就問林肯原因,林肯非常直接的回答說:“因為我不喜歡他的長相!”
幕僚很震驚,又追問道:“難道一個人天生長相難看,這是他的錯嗎?”
林肯回答:“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句話,三十五歲以前,你的臉被父母決定的;三十五歲以後,你的臉就應該自己負責了”
能夠常年保持身材勻稱的人,十有八九相當自律。穿衣有品位的人,十有八九內心也有趣。任何時候都清爽整潔,十有八九也乾淨規整。不同場合都得體的人,十有八九也會穩妥。經常嘴角自然上揚的姑娘,十有八九都很甜。所以林肯認為,定義顏值的那個錨點是每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現”。
人生有兩種力量最具有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心理完美就是將“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有機結合,通過“道德良知”昇華為思維的品格。人格立場是個人的,講利益;道德良知(善惡)是公共的,講標準。個人對善惡的判斷,就好像你參加考試答題,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所以無論你當下是在做什麼,還是想要什麼。也無論你感受如何,你的思維方式都決定著你正在做事情的結果。思維的品質最終將決定你未來,貧窮還是富裕、弱小還是強大……。變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維,未知的世界需要審辯式思維,複雜的世界需要審慎式思維。美國批判性思維研究權威理查德·保羅與琳達·埃爾德合著的《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一經出版風靡世界,為我們提升思維品質,應對變化,理清自我,洞悉他人,看透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性思維工具箱!本文主要包含如下四個主題:
1/4、公開、公平、公正的“思辨與立場”的內核,「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
2/4、「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觀念的變化“犧牲最小,成就最大”
3/4、讓思辨與更好的自己和解,“批判性思維”成為規避思維謬誤的金鑰匙
4/4、《奇葩說》,鮮活展示槓精和獨立人格本質區別的人生情景劇
1/4、公開、公平、公正的“思辨與立場”的內核,「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
《思辨與立場》被眾多讀者評價為:“能夠使我們更好的運用策略性思維、加深自我理解、兼具公平思維的佳作。帶給我們對思維的深刻洞察與思考。理查德·保羅剖開思維的肌理,不但揭示了思維頑疾的成因,還提供瞭解決之道。提供批判性思維簡單易用的工具,使我們在急劇變化的世界中,清醒睿智。這本書詳細解析了思維的要素和標準,強調運用批判性思維,應該特別監控自我思維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義、社會中心傾向。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規劃出更好的的人生,。
批判性思維:通常將認知標準(公眾善惡標準,公平)運用於思維推理的各個要素(思辨進程策略,公開),以圖養成認知特質(個人人格立場,公正),「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
1、人格立場(個人):公正
立場是觀察事物的角度,現象是觀察事物的結果,善惡是判斷現象的結果。利益是判斷結果依據。從人的認識主體,是立場確定善惡。世界是從人類生存角度而言的,排除人類主體世界,從客觀實在角度則無善惡概念。立場是個人存在,是辨識善惡的主體。沒了個人立場,就無法確立對善惡的判斷,立場決定善惡,不等於立場不變,立場的確定是思辨過程。即便你辨識不把握而尋求借助,最終還是要通過自己來確定善惡。“立場決定善惡”源於個人立場,只有為多數人認同個人對善惡的實證,即成為社會認同。你個人可以判斷善惡嗎?可以還是不可以?你的問題錨點就出在這裡,你可以判斷善惡,但是你個人判斷的是非並不一定被公共標準所認可。
建立人格立場的工具:《思辨與立場》建立“認知美德”的觀點,告知人們批判性思維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維應具有”公正無偏、兼容幷蓄、信賴推理、認知謙遜、思維自主、認知勇氣、認知堅毅、知行合一“8大認知特質。
建立人格立場的追求:公正的思維意味不考慮自身和群體的私利,著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所有的觀點。要達到這種公正狀態是極為困難的,需要我們具備批判性思維所有的認知特質。
建立人格立場的3大汙染源:立場總是和利益、權力、情感深度相關。
2、思辨進程(策略):公開
人文性問題與數理性問題有著巨大反差。數理性問題為“對象是什麼”;人文性問題則是“人應該如何”。數理性思考能告訴人達到目的的最佳手段,卻不能告訴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目的。然而每當我們無法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或所採納的原則,做出科學的證明時,我們只能對它們做出辯護性的解釋,或者是說服性的論證。因而,人文性思考就與堅持或維護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辯護性解釋、說服性論證僅僅聯繫在一起。人文思辨能力主要指的就是對各種辯護性解釋或者說服性論證的分析、理解能力,鑑別、評估能力和選擇、判斷能力。
所以思辨進程的工具:8大認知要素(它們分別是:目的、觀點、重要概念、關鍵問題、信息、解釋與推斷、假定、意涵和結果)。
思辨進程的追求:公開;思維的最高層次:如果自己做錯事會公開,即反省外顯化,保持高水平的技能和一貫的公平合理,即為真正的“批判性思維”。
思辨進程3大汙染源:大腦有三種不良接收信息的方式:內化僵化的信息,形成活躍謬知,屏蔽活性知識的隱含信息。祛除這方面偏差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從多角度辯證的進行分析。
3、善惡標準(公眾):公平
“立場”是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或出發點,立場只屬於個人。而“善惡”則是人類判斷是非對錯的共識,是人類社會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善惡”是人類普遍遵從的行為標準,也叫“大是大非”。是非的實體表現為《國際法》、《憲法》等各項人類社會的文明共識。公共的“善惡”標準有時也要調整,比如法律也有“惡法”,隨人們的立場轉變,人們的立場通過代表提案,而後修改。如果公共的“善惡”標準被個人專制立場壟斷,雖然不被多數人認同,但卻有可能成了公共“善惡”的標準。所以所謂真理也是隨著人類的認識進步而變化的。那誰可以代表公共做出判斷?比如法律、科學、規範、習俗、投票等。
建立善惡標準的工具:公平思維意味在思維中排除自身和群體的私利,滿足大眾的各項認知標準。通常我們要使用到的標準包括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關聯性以及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8大認知標準。
建立善惡標準的追求:公平性,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思考一件事的前提便是“換位思考”,也只有換位思考才能脫離自我中心主義,達到思維的公平性,即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建立善惡標準的4大汙染源:監控自我思維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義、社會中心傾向,語言歧義;
2/4、「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觀念的變化“犧牲最小,成就最大”
沒有什麼東西比健全可靠的思維更有用,無論你身處何時何地,無論你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無論你需要完成什麼目標,你擁有了嫻熟的思維技巧,才能主動應對,獲取最佳信息,作出更好選擇。一位西方哲學家懷特海曾說:“觀念的變化犧牲最小,成就最大。”
1、外在的複雜性,內在的簡化性,必然會產生決策偏差
我們為什麼時常感覺那麼勞累?最主要原因在於,外部世界日漸複雜,需要我們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而對這些信息作出反應,則需要納入更多、更復雜的知識,並且對知識和常識還需要經常性的校正……完成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事實上,人們都在用簡化的邏輯和思維方式處理問題。這使得人們越來越藉助於經驗、成見、專家觀點,乃至於根據道聽途說下結論,或者隨隨便便效仿他人。這樣的選擇只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糟。坦率說,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都存在偏見、概念錯誤、以及僵化的思想體系。一些人經過思維訓練,能夠認識到他人話語行動中的思維偏差,辨識對方成見、概念錯誤等問題,卻不懂得或者不願意自省,這類人很容易成為槓精。只有懂得進行自我反省,有意識的提高思維水平,才能成為一個公允無偏的思考者。
2、思維“交通堵塞”發生“短路”
人們在溝通與對話中,一下子想要思考的事情太多,諸如事實、情感、價值等都一股腦地冒出來,好比卡車、公交車、拖拉機等混雜擁擠在一起都想要同時通過路口一樣。解決思維“交通堵塞”問題的辦法就是把事實問題、情感問題、價值問題分離,使思考者一次只針對一個問題,實現人文性思考最大條理性。還有人們在溝通與對話中,很少關注對方所持態度、立場的原因和理由,這將導致思維混亂、溝通不暢。人文性思考,無論是理解、評價一種態度、觀念,還是採用一種態度和觀念,都要關注支持這種態度、觀念的原因和理由。當思維“交通堵塞”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短路”現象,最終導致對話終止。
3、人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缺乏兼容性
發生“短路”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缺乏兼容性。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各自喜歡、欣賞這樣的情感態度,以及應當、值得的價值觀念,當人們持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發生衝突時,如果一方試圖用己方的態度、觀念壓制或取代對方,溝通與對話就會發生短路。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允許對抗性、衝突性態度和觀念的存在,是因為它們已經存在。我們要充分理解這種已經存在的態度和觀念,只有這樣,溝通與對話才能正常進行。
3/4、讓思辨與更好的自己和解,“批判性思維”成為規避思維謬誤的金鑰匙
“批判性”的希臘文原意有敏銳、精明的意思,它是一箇中性的詞。批判的目的在於,能夠從正反兩方面洞察真理和謬誤。批判性思維本質上屬於覆盤式反思,是一種自我批判式的思考,它不夾雜個人感情和價值偏好,是一種不含雜質的、純度很高的高級思維。
1、批判性思維的精髓
批判性思維能幫助我們克服模仿式思考的缺陷,提高鑑別、評論的水平,選擇、判斷的能力,有利於產生經得住檢驗的新觀念、新思想。我們這裡所倡導的批判性思維,只不過是對“思辨”一詞的略微發揮。《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其中的“思”、“辨”就是思辨一詞的本意。這15個字也道出了批判性思維的精髓。思維的要素(基本結構)對於思維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思維的過程都由"思辨進程"的八大認知要素(目的、觀點、重要概念、關鍵問題、信息、解釋與推斷、假定、意涵和結果)所界定。思維的要素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目的影響提問方式,提問方式影響信息收集,信息影響解釋,解釋方式影響概念,概念影響假定,假定影響意涵,意涵則影響看問題的方式和觀念。
2、批判性思維需要經常性的運用8大認知標準,檢視自己的認知
產生目的、作出推斷、形成假設等要素,都必然需要一些觀點、事實、數據作為有效信息來源,但值得警惕的是,諸如專家評價、個人經驗等信息源,常常自帶偏差、偏見。思維的8大認知標準,通常包括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關聯性以及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公平性等幾項。批判性思維者需要經常性的運用這些標準,去檢視自己的認知。例如,為確保思維的公平性,應當對證據進行公平性檢視,判斷預設是否公平,反思定位問題、運用概念是否公平公正等等。
3、用批判性思維,管控非理性傾向和社會中心傾向
要成為公正無偏的思考者,無論這些觀點我們是否喜歡、是否願意接受,都首先應當尊重其存在。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公正狀態很困難的,需要具備8大認知特質:
A、非理性傾向
非理性傾向是自我中心思維的外在表現,具體現象包括,自我意識過強,不考慮到他人的權利和需求,不懂得欣賞他人,不能認清自己的侷限性等。這種思維本質上是非理性的,卻很多時候被理解為有效的,因為扭曲的邏輯往往可以以扭曲的方式發揮一定作用,比如,以自私的方式獲取,但從長期來看,扭曲的審視,自私的邏輯,都將有損於我們自身在內的所有人。自我中心傾向分為服從性自我中心主義、支配性自我中心主義、以及帶有挑釁性等特徵的“病理性”傾向等行為。我們應當學習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要鑑別和仔細檢查自己的自我中心傾向。
B、社會中心傾向
人是社會動物,必然屬於許多群體,包括國家、民族、文化群體、職業群體、宗教群體、家庭等群體。各類群體都存在著不同的社會性定義,通過既定的規則來約束所有成員的行為。所謂社會中心傾向,就是盲目的服從於群體、社會,拋棄獨立思考,採取從眾式行動。20世紀70年代,已經有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警告指出,從眾心理導致一些國家的青少年甚至低齡兒童,對於有色人種也形成了歧視看法。而更常見的社會中心傾向現象是,效仿他人(哪怕是廣告商偽造、誇大的消費行為)進行過度消費。
4/4、《奇葩說》,鮮活展示槓精和獨立人格本質區別的人生情景劇
只有懂得進行自我反省,有意識的提高思維水平,才能成為一名公正無私的思考者。坦率說,在現有社會體系下,有一些人經過思維訓練,能夠識別他人話語行動中的思維偏差,辨識對方的成見、概念錯誤等問題,卻不懂得或者不願意進行相應的自省,這類人有一別稱“槓精”。《奇葩說》都播五季了,但是每一季都這麼高能精彩,是我非常喜愛的綜藝節目。剛開始看節目,感覺自己完全被情緒化雞湯控場,在看到第五季第三集,辯題如下:“奇葩星球新規定: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號,你支持嗎?”。在這一期節目中,正方的表現很充分。沈玉琳繼續走搞笑綜藝路線,彌補了辯論的不足;傅首爾段子密集的程度讓人窒息;顏如晶拋棄了吃雞老梗,成功轉型走心路線。就論點而言,正方也基本都打在了要點上,從自省、感動中生起認同感。相比之下,反方三位大神,其中兩位還是華語辯論圈的知名大咖,迅速潰敗,幾無抵抗,場面上幾乎一邊倒,令人大失所望。在追劇收尾對的時候,突然在大腦中閃現出“不應該就這樣輕易放棄理性思辨的立場”的念頭,深深的陷入了“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不能當爸爸,那定義12小時的錨點在哪裡?”的沉思。
1、這道題反方真正的錨點應該在哪裡?
正方所提的觀點,全盤接受就好,父親陪孩子,確實應該,沒什麼好爭辯的。真正要辯的錨點是什麼?高曉松在最後點評裡談到了這個關鍵,四個字:
“立法原則”
有人可能會問,辯題說這是“奇葩星球新規定”,規定是立法嗎?是的。這條規定如果由政府出臺,帶有懲罰條例,且懲罰的性質與刑法裡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類似,就可等同於立法。回到辯題上來,正方說的,都對,父親陪孩子天經地義,沒時間陪也要擠時間陪。不陪孩子的父親可以被譴責,我們可以罵是渣男,不配為人父,都可以。但不能立法。
2、比動機和標準更重要的,是立法程序和法治權限
立法首先要明確兩個點區分:
一,要分清善法和惡法的區別。二,要分清法律和道德的邊界。
反方一辯說,陪12個小時,多了,有些人有特殊情況,確實陪不了;二辯說,陪12個小時,少了,做個好爸爸的要求怎麼可以這麼低。可見反方強調的,是立法的標準的合理性。正方講的是什麼呢?這個法的出臺,是為了激勵了並督促爸爸們多陪陪孩子,這是應該的,也是老百姓們所需要的。本質上來說,正方強調的,是這個立法的動機是否正確。這是一個常見的思維定勢。當我們在面對新出臺的一個法律並判斷其是否靠譜時,第一感會聚焦於它的動機和標準。比動機和標準更重要的,是立法程序和法治權限。說白了,如果一個法是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且具有合理的評判標準和量刑規則,很遺憾,這並不一定是一個善法。只要這個法,不具備程序正義,或是超出了法治的權限,這就是一個惡法。
A、什麼是程序正義?
第一,流程複雜嚴謹,必須層層審批;
第二,我國只有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有立法權。
為什麼有些法“看上去”對大眾挺好(比如房產稅法),卻要走繁瑣的流程,拖好多年也不出臺?為什麼“代表”法律的法院不能立法,制定國家政策的國務院不能立法,領導政府的黨不能立法,而只有人大可以?例如:法律要求爸爸每週必須陪伴孩子超過12個小時,基於同樣的“動機”和“標準”,法律可以為了保證大家骨骼健康,規定每天必須補鈣兩次,每次不得少於兩片;為了保持健康,規定每人每天必須晨跑一次,每次不得少於兩千米;每條法律規定單獨拿出來,都是國家“對我好”啊,都是滿滿的善意啊,靠法律的“約束”,達到骨骼好、身體好的目標,為什麼要反對?可是有沒有想過,當你一天的時間都被一項項法律條文約束時,這樣的日子和蹲監獄有什麼區別。因為這類法律越過了法治權限的邊界,跨入了道德的界限。
B、什麼是法律和道德的邊界
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提倡道德是好事,為什麼不把道德規範以法律的形式強制讓每個人都遵守呢?比如我們從小就開始背的“學生守則”,大了開始背“公民行為規範”……;為什麼不能把這些道德要求寫成法律條文,變成了法律,不是能以更快的速度讓社會走向文明嗎?這才是這道辯題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法律規定的,原則上是行為所不能觸碰的底線。道德規定的,大多是行為的標杆,做了違背道德的事情,要受到道德的譴責,但不能被施以私刑,比如網絡暴力、輿論暴力等。大多數情況下,法律規定的是人不可以做什麼,道德規定的是人應該做什麼。一旦法律跨越了這個界限,開始指導起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就意味著公民的私人空間遭到侵犯,這背後,往往是權力過分膨脹的統治階層所附帶的專制屬性。法律越大,個人空間就越小。法律越涉及到行為規範,個人的自由意志就越受到限制。
3、法律是社會穩定的保障,必須有一個“度”的存在
如果我們不能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公平地判斷他們的思想和信念。法律必須有這樣一個“度”的存在,超過了,就會出大問題。法律是社會穩定的保障,是我們安全感的所依,但別忘了,法律也有另一面,當它舉著“為你好”的旗號,不經過程序正義,跨越法治權限的邊界時,它會成為暴力機構的私慾工具,它會反噬,也會誤傷。法律的觸手越長,反噬和誤傷的力度也就越大。沒有人會希望,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做一件事情都得拿出法律條文來對照著做的社會,那是奴隸的圈養所。印度有句諺語:“偉大的人物討論思想,中等的人物討論事件,小人物討論人”。思想的創生,是一種精神的歷險。
彩蛋:感情與利益,是這個世界上兩個基本要素;公眾號:SFA-0002
感情與利益的共同特點就是:無法欺瞞。我們平時耿耿於懷的不過就是這兩樣東西。其它或者是從這兩樣東西里延生,或者與此相關。這兩樣東西以外,幾乎難以讓人動真格的。感情,任何局中人都能極為準確地體會,是否是真的;或者起碼知道自己是否是真的。任何不是從真心裡出來的東西,都難以感動人。感情只要有了水份,別人立即就能感覺到。利益或者金錢,一個人多了,另一個人就少。多少會立即表現出來。所以,利益的問題,必須以誠相待。
以上兩點,雖然無法欺騙,但是,為什麼還總會有人在這兩方面吃虧、被騙呢?雖然受騙了你立即會察覺,但不是說你就一定不會被騙。對騙人者,你的伎倆不會持久的,終會現形。對被騙者,雖然中了你的手段,但他很快就會知道,無法隱瞞。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誠以待人。
-End(碼上相逢,改變從“關注”開始!)-
閱讀更多 水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