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彝族自称“诺苏”。解放前被国人称为“夷族”,带有强烈的歧视意味,到了解放后经毛主席改称“彝族”。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而凉山彝族的来源,在学界有几种说法。

约在3世纪时,古候、曲湟两支彝族先民,从云南省的昭通地区迁入凉山。证据是彝族人死后,葬礼上都会念“指路送魂经”,为的就是要把死者的灵魂送往祖先居住的地方——兹兹普乌。史学家推测,兹兹普乌就在云南省昭通地区。这两支彝族在凉山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繁衍出的人口覆盖凉山大部分地区,成为凉山彝族的一大来源。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后来在唐朝,大概是860年到874左右,南诏地方政权统治凉山,为了巩固其统治又从云南移民凉山。在史书“《元史地理志》”中说:“业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此后,凉山彝族人口有了大幅提升,并逐渐成为凉山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到了1329年明朝派兵平定建昌月鲁贴木儿叛乱,兰玉所率平叛大军中,有贵州彝族。叛乱平定后,有的彝族就留居凉山。到了崇祯年间,朝廷又镇压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当地一批彝民因战乱逃入凉山,又在凉山繁衍生息。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又几百年过去,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在滇东北改土归流,遭到土司反抗,便出兵镇压,彝民战败,再次逃入凉山。云贵总督鄂尔泰称:“东川一路乌倮万数,半已过江,江外则勾连凉山。”说的是几乎有一半的彝族跑到了凉山,大大增加了凉山彝族的人口。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凉山彝族大多数是因为战乱,自云南、贵州的彝族人迁入凉山,另有少量彝族则是因谋生、联姻、避难等原因迁入凉山,组成现在的凉山彝族。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凉山彝族到现在已是全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地,彝文化也由凉山彝族领头发展,云南、贵州的彝族已无太大的存在感。

毕竟,凉山彝族都是历经沧桑且来源复杂,融合后形成现在的凉山彝族,文化的多样早就如今彝文化的繁荣。


追根溯源:彝族的起源——兹兹普乌


总结:彝族人的起源是“兹兹普乌”,彝人死后要去的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