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楊振寧和袁隆平相比,誰的貢獻最大?

魔力俠曹操


感覺是沒法比較的,楊振寧與袁隆平是屬於不同領域的,他們對各自的領域的貢獻都是巨大的,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楊振寧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都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他對世界理論物理學的貢獻巨大,主要成就包括相變理論,楊—Baxter方程,楊—Mills規範場論,宇稱不守恆定律,非對角長程序等等,而理論物理學對世界物理學的發展是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除此之外,他還回國任教,為各大高校的科研中心捐款,並且還在南開大學建立了理論物理研究室,研究數學物理極其數學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等,培養出了許多科學人才。楊振寧還在中美文化交流和科技交流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連接作用。可以說,楊振寧不止對我國以至對世界的物理學發展的貢獻都是十分巨大的。


袁隆平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糧食上。他被稱作“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可以說,袁隆平為解決我們中國人乃至一部分世界其他地方人的糧食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不僅研究出來了多種類型的雜交水稻,還以此出版了許多科研論文,但是他並沒有靠這些科研成果大發橫財,而是毫無保留地上交了國家,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景仰的。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一生都在為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而努力,而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吃穿住行這些簡單問題了,袁隆平一個人就幫我們解決了“吃”的問題,他使許多貧困地區的人不再為吃不上飯而發愁,這樣的貢獻難道還不算大嗎?


所以,不管是楊振寧也好,袁隆平也罷,他們對我們的貢獻都是十分巨大的,只不過他們分屬不同的領域罷了。一個偏理論,一個偏實際,一個屬於物理學,一個屬於農學,作為科學家,他們都是一樣的偉大的!


時間史


我今年六十多歲了,生活在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前,風調雨順的年成一畝田也只能收成兩三百斤水稻,生產隊交完公糧,糧食就所剩無幾了。農民起早貪黑也不能填飽肚子。自從在農村推廣了雜交水稻以後,畝產翻了幾倍,農民終於能吃飽了!這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第一次擺脫飢餓!茬口由雙季生產改為單季生產。勞動力由繁忙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廣大農村才有了工業化商業化革命,剩餘勞動力才有了去城裡務工的機會,是袁隆平院士創造了中國農民進城打工的神話傳說!可以說袁隆平院士對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功不可沒!


Mz木之


我對楊振寧比較瞭解,可以先談談他。

楊振寧教授是建國以來,國內爭議最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近些年被很多負面新聞纏身,其實主要是兩件事:

一是在82歲時與28歲女研究生翁帆結婚撒狗糧,顛覆了傳統科學家一心鑽研學術、不近女色的形象,一躍成為網紅,相差54歲的“爺孫戀”被網友詬病。

二是解放後,和他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很多都歸國報答祖國,特別是兩彈一星之父鄧稼先,因核輻射早逝,與楊振寧貪戀美國的優越生活不肯回家,晚年又回國泡妞、開派對……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被網友翻出來痛罵。

這兩件事是我不願意多談,畢竟人各有志,加上戀愛是私事,應該多包容一些,科學家畢竟也是人。



在物理學貢獻上,我想說的是楊振寧的學術成就被過分的誇大了。

楊振寧是一個優秀的理學家,但絕對不是諾貝爾獎級別的,更談不上可以跟愛因斯坦相提並論。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從他的成果上來談,楊振寧之所以能從眾多物理學家中脫穎而出,成為頂級物理大伽,主要就是三個成就:

一、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僅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次年便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一代宗師。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都有,但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跟一般的諾獎不一樣,它打破了那個時代物理學家對基礎定理的認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地位完全可以與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媲美。

楊振寧後來獲得的很多榮譽,什麼美國院士、俄羅斯院士,英國皇家獎等……都是拜這個“宇稱不守恆定律”所賜。

但是正是這個重大的發現楊振寧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呢?我們可以從獲獎的過程說起……



“宇稱不守恆定律”先是由李政道想出的,當李政道興奮的找來楊振寧提出他的觀點時,楊振寧剛開始並不認同, 經過李政道反覆的講解,楊振寧才慢慢接受了,然後兩人一起合作把成果發表出來了。

可以說,沒有李政道,楊振寧永遠也不可能跟“宇稱不守恆定律”沾邊,但是沒有楊振寧,李政道最多晚一個月發表論文,他們二人的對這個定理貢獻大小比是9:1,甚至嚴格來說,楊振寧根本就不配得這個獎!

然而,楊振寧獲獎後出自傳和麵對媒體採訪時,把兩人發現的過程互換過來了。

這就引起李政道的不滿,兩個超級CP開始互撕……。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楊振寧比一般科學家更看中名利、地位。

幸虧李政道當時提出這個定理的思想過程的手稿,被當時普林斯頓研究室的一個管理員從垃圾簍裡細心的保留下來,加上當時美國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都能作證,楊振寧就啞口無言了。

實際上,李政道在國際物理學上的地位和名氣是遠高於楊振寧的。

但楊振寧編故事和做宣傳的能力比李政道強得多,他忽悠一下國內的媒體還可以,卻瞞不過國際物理屆的權威。

2007年的諾貝爾獎的頒獎大會上邀請了李政道參加,以紀念1957年他與楊振寧獲獎50週年。但是沒有邀請楊振寧,這就說明了國際學術界對楊振寧的看法。

二、楊—米爾斯方程

有人認為楊振寧就算沒有“宇稱不守恆定律”,依據這個方程,也可以拿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甚至有媒體評價,他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可以肩比愛因斯坦。

所以我們來看看,楊振寧和斯爾斯當初發表這篇楊—密爾方程論文,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上圖就是1954年楊振寧和米爾斯發表的《同位旋守恆和同位旋規範不變性》,也就是提出楊—米爾斯方程的論文。

這篇論文只有短短6頁,並沒有什麼有物理意義結果,文章中用的思路也很簡單,就是類比電磁場的規範理論,甚至他預言了粒子壓根不存在這個結論是錯的,只是數學框架是對的。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可以打個簡單的比喻,把楊—米爾斯方程比作是一種感冒藥,論文提出,這種感冒藥對治療感冒有效。

但是楊振寧和米爾斯後來做實驗發現這藥對感冒根本沒有效果,也就是說當初論文結論是錯誤的,所以很尷尬的又把這篇論文撤掉了。

讓人意向不到的是,後來的幾十年,有六位科學家把這種感冒藥,進行改進,分別攻克了肺癌、乳腺癌、鼻癌……等六種癌症,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那麼如果評價,楊—米爾斯方程在這中間的作用呢?會不會比相對論還牛逼,楊振寧能不能再次獲得諾貝爾獎呢?

答案是:不會! 諾爾獎評委會現在不會因為楊—米爾斯方程給楊振寧頒獎,以後永遠也不會。

諾貝爾獎評委會並不傻,楊—米爾斯方程是個歪打正著得出的結論,這與諾貝爾物理獎上對物理學家要求的洞察性沒有絲毫關聯。

事實上,自從上次得過諾貝爾獎後,這麼多年楊振寧連諾貝爾物理獎候選人名單都沒進……。

三、楊-巴克斯特方程

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這個才是楊振寧最重要的成就,但是最多是一個優秀物理學家的水平,遠遠達不到諾爾獎級別。

總體來講,在物理學屆中,楊振寧是一個一流的數學家,楊振寧最擅長的地方是把物理公式進行數學總結、推理。但是在物理研究能力上,他只能算二流水平,在最能體現諾貝爾獎天賦的洞察能力上,他要弱於李政道,也弱於利用楊—密爾斯方程獲獎的幾位物理學家。

至於袁隆平的成就,也非常高,主要體現在糧食產量貢獻上,二者沒有可比性。

如果非要比較,在雜交水稻貢獻上,袁隆平在國內沒有第二個人能超過他。

但是楊振寧絕對不是國內一流的物理學家。起碼李政道、吳健雄……都比楊振寧要強。


鵬程健康


和袁隆平教授比,和以錢學森同志鄧稼先同志為代表的兩彈元勳比起來,這個老王八就是垃圾。鄧稼先同志在戈壁灘喝苦水吃窩窩頭,用氫彈原子彈東風快遞為中國人撐起了天空。袁隆平教授紮根農村幾十年如一日,解決了中國人民吃飯問題。錢學森同志被美帝綁架,關了很久,最後周總理用十幾個被打下來的空投美帝間諜換了回來。鄧稼先同志和這個老王八是同學,克服重重困難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這個時候這個漢奸賣國賊在為我們的敵人美帝服務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當肯尼迪知道我們在研究原子彈的時候想核平中國。這個時候老王八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幸好天佑中華,肯尼迪遭天譴被殺,你們這些美帝走狗才有空在這吃飽了飯,為這個漢奸賣國賊鼓吹。有才有成就不假,無德是真,都奉獻給他的祖國美帝了,周總理再三邀請,這個王八嫌棄中國窮一口回絕。現在我們沒有他也搞成了質子對撞機。基礎物理中國在世界上基本不落後,兩彈元勳們功不可沒。把他的名字和兩彈元勳擺一起都是在侮辱革命先烈!說楊振寧貢獻大的請說明具體事件,沒有就是一派胡言!再說了有貢獻國家怎麼不發獎給他?發給袁隆平教授?


金陵貴半仙


首先,雜交水稻是我國第一個轉讓給美國的農業技術專利。所以袁隆平的貢獻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小。完全可以稱之為世界級農業領域科學家。

就純科學領域取得的成績,楊振寧應該略高於袁隆平。楊振寧大概是在世的成績最卓越的物理學家,在歷史上能夠穩穩勝過楊振寧的,可以說只有四個物理學家。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波爾。其他人包括居里夫人啊,普朗克啊,基本和楊振寧一個級別。牛頓定義了萬有引力,麥克斯韋定義了電磁力,楊振寧基本算是定義了相互作用力。這成績已經是非常卓絕了。

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家,經常有人說楊振寧不報效祖國什麼的。我就有點看不明白。一個搞理論物理的,回到一窮二白實驗室都沒有的新中國,不是明珠暗投嘛?照這個意思,那麼些愛國華僑,身在國外為中國捐款捐物,反倒不是愛國者了?更何況楊振寧以他的個人影響力和財力,為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袁隆平對於中國解決溫飽問題,為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我們國家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22%的人口,先不說奇蹟不奇蹟了。看看孟加拉國,水土豐茂,地緣位置優越,但是由於人口過多導致經濟沒法發展。

我國如果不能實現溫飽,糧食就得依賴進口。再加上我國天然面對日本群島海洋封鎖線,如果糧食不能自給自足,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永遠受制於人。可以說有了袁隆平,才有了中國發展富強的基礎。在政治領域的貢獻肯定是楊振寧拍馬不及的,包括國內和國際方面。

而且袁隆平的個人品格也是非常值得讓人欽佩的。網上經常有人說袁隆平搞轉基因食品研究。我覺得如果中國有人需要去研究轉基因,那麼我最放心的人就是袁隆平。袁隆平為中國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是每個人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

袁隆平是實踐領域的科學家,他的成果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但是以對全人類的進步來講,楊振寧的貢獻更大。只是大部分人的知識儲備達不到接觸楊振寧科學成果的層次罷了。並且雜交水稻其實也不能完全算是袁隆平的個人成果,袁隆平的理論提出是最早的,研究成果也被廣泛採用,但是考慮到屠呦呦,如果當時用酒精是別的研究員呢?所以綜合來說可能楊振寧貢獻略高一些,畢竟是物理學一個領域的開創者,推動作用比單一研究成果更高。

PS:近期總碰到一些狹隘民族主義和民以食為天的沙雕選手,但是挨個去回覆又顯得我也很沙雕。所以做個統一回復。

科學家才能的發揮是受制於時代和歷史背景的。牛頓三大定律現在看來稀鬆平常,但是在當時絕對是跨時代的科學成果。誰也動搖不了牛頓至今第一科學家的地位。

美國做過一個實驗,讓三個物理系的大學生,不接觸任何指導和核知識,就靠圖書館自己查公開資料,兩年硬生生鼓搗出來一個原子彈設計圖來。所以你告訴我錢學森、鄧稼先等兩彈元勳就是大學生的科研水平?未必太過搞笑了吧。

科學家的成績受制於時代和背景,但是時代和背景不能成為衡量科學家成績的標準。袁隆平是中國人,假設袁隆平是俄羅斯人,俄羅斯人普遍不種水稻,那麼俄羅斯袁隆平是不是就不如中國袁隆平偉大?這種邏輯顯然是扯淡。在俄羅斯可能沒有誕生雜交水稻之父的條件,但是雜交水稻之父,擱俄羅斯可能經濟效應不強,擱中國可能解決溫飽不世之功,但是科學貢獻方面價值是一樣的。

科學沒有國界,只是科學家有祖國。


李震一


我感覺楊振寧的貢獻更大。

因為楊振寧和袁隆平屬於不同的行業。

既然屬於不同的行業也是沒有可比性。既然沒有可比性,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細細的講。

袁隆平屬於在農業方面有重大成就。解決了糧食的。他在水稻方面的成功,可謂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可以說他讓一個多人口的國家在生活上,最起碼解決了溫飽。讓糧食增產增收,這就是袁隆平老先生的功勞。

楊振寧在科學方面有重大突破。他也是第1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可以說為國爭光。諾貝爾獎在世界上是有一定的威信的。

那麼這樣說來,他倆基本上是一樣的,為什麼還會說楊振寧貢獻更大。主要原因在於,楊振寧不僅在科學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而且在情感方面也做出了表率。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老牛可以吃嫩草。他向我們展示了隔代婚姻。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你夠厲害了,不管你多大都可以娶到年輕的女孩子。


璟軒自媒體


首先一句話表明觀點:楊振寧先生是“基礎”物理學家,袁隆平先生是應用科學家,兩者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有本質的區別,但就科學本身而言,肯定是楊振寧的貢獻是大,而且大的多得多!

你不瞭解的楊振寧,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相媲美的科學巨匠!

或許從感情角度而言,國人對楊振寧先生多有微詞,但就科學本身而言,楊振寧先生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甚至可以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的科學巨匠相媲美。

楊振寧先生與1957年,因為發現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獎。那年楊振寧只有35歲,而且從發表論文到拿到諾貝爾獎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是諾貝爾獎史上是最快的。但楊振寧最重要的學術成就還不是宇稱不守恆,他和米爾斯在1954年發表的楊-米爾斯方程才是他的最重要學術貢獻。這項成就甚至可以和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提並論。除此之外,楊振寧在科學上所取得的成就涉及到物理學的很多領域,堪稱天才、全才!

什麼是基礎科學?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在通常意義上,以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形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被稱為基礎科學。基礎科學很難進步,但每盡一小步,都會改變人類世界。

在國內,由於長期以來對基礎科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和了解,總認為它沒有實際用處。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例,按照很多人的觀點它確實沒用,不當吃也不當喝,還不如鍊鋼來的划算。但,如果沒有相對論就不會有現在的航天、、通訊、衛星導航等一切的技術。基礎科學決定一切,一個國家科技的綜合實力,最關鍵的就在於基礎科學的研究。在基礎科學麵前,一切的技術都屬於低級技術。

打一個通俗的比喻:基礎科學就好比華為的5G技術,而應用技術就好比手機技術。為什麼美國要對華為進行封殺?因為我們撼動了他們通信技術的基礎,如果我們佔領了基礎地位,他所有的技術必須跟著我們走。

楊振寧和袁隆平的比較:難道我們一定要需要完美的科學家嗎?

牛頓小肚雞腸,愛因斯坦和兒子關係緊張,薛定諤是一個把妹高手……但這些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全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或許楊振寧老先生在國人看來有很多不符合傳統道德的地方,但我們真的必須苛求一個科學家完美嗎?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何況我們怎麼能以自己的境界來揣測當代一個最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說翁帆傻,但大家站在科學的角度去想兩個人又何嘗不是為科學而走在一起呢?對翁帆來說楊振寧的知識就是最大的財富。即使是你不看好他們,也不必詆譭他們。楊振寧雖然沒像鄧稼先、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那樣把一切奉獻給自己的祖國,但也為自己的祖國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就感情而言,小編也覺得世界欠袁隆平老先生一個諾貝爾獎,但是應該是和平獎而不是科學獎,因為相對於科學袁老在世界和平上做的貢獻更大,用袁老的話說:人只要吃飽飯,就不會想著打仗了!

總之一句話,基礎科學決定一切,基礎科學前進一小步,人類就會天翻地覆,楊振寧先生是我國少有的基礎科學家,他的貢獻是歷史性的,而且隨著社會進步這種貢獻的作用會愈發凸顯。

最後用劉慈欣先生在《三體》中打的一個比喻來說明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放下成見,對科學家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成吉思汗的騎兵,攻擊速度與二十世紀的裝甲部隊相當;北宋的床弩,射程達一千五百米,與二十世紀的狙擊步槍差不多;但這些仍不過是古代的騎兵與弓弩而已,不可能與現代力量抗衡,基礎理論決定一切!”

全息解讀《三體》,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你在頭條問這個,肯定支持袁隆平的人多。幾乎所有人對楊振寧確定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就壓根就不懂。尖端物理領悟的知識在普通人看來最關心楊振寧的卻是那些老夫少妻的破事。和他們解釋太多沒什麼意義。

還有一部分就是過度誇大雜交水稻,首先,先不說世界範圍小麥種植面積了。就單單中國,小麥產區不算,剩下的水稻田全都種的雜交水稻?那些說什麼多養活了幾億國人的麻煩說話前經過一下大腦。幾億啥概念?而且雜交水稻改良品種那麼多,不只是袁隆平團隊一種。這還沒有算上豆類,玉米等的作物。一些鼓吹的人非要說的全世界欠一個諾貝爾生物學獎我也是服了。

還有就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不缺糧食,有沒有雜交水稻對人家沒有絲毫影響。就算中國也是糧食進口大國啊。那些把功勞過度誇大到十幾億地球人的網絡段子我也是服了。

還有那兩次饑荒不是糧食引起的,知道的自然知道。


銀河1341605628


科學家楊振寧和袁隆平相比,誰的貢獻最大?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議題的可比性,二位科學家從事的研究成果完全是不同的兩個研究領域,根本沒有可比性。

楊振寧教授攻克的量子物理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國際學術界最高榮譽獎項,也是對世界作出特殊貢獻者的能力肯定。其貢獻意義無法用語言來衡量,讓世人望塵莫及,乃至舉世矚目!

袁隆平教授在雜交水稻育種領域的科研成果同樣舉世矚目,是世界雜交水稻研究成果特殊貢獻者,更是中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之父,其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意義,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

兩位科學家為人類所作出貢獻意義無語論比,他們的科研成果必將造福人類!


凌風123678


這個問題,我覺得問的不太合適,畢竟兩個人都是很偉大,很偉大的科學家,我們也不能去簡單的做出一個對比,說誰的貢獻大,誰的貢獻小。楊振寧是傑出偉大的物理學家,袁隆平作為雜交水稻之父,其貢獻更是不言而喻了,兩個人都在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都是我們應該尊敬的人。



先來說說尊敬的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是全人類的福音。

可以說袁隆平院士就是當代的神農,沒有袁隆平研製的雜交水稻,我想中國多山地丘陵的地形,沒有那麼多的耕地的條件之下,根本就無法面對中國那野蠻生長的人口,可以說,是袁隆平養活了大部分中國人

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他,其實,養活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有無數地球人。

他靠一己之力,讓全球十幾億人解決飢餓問題,一輩子專注著扮演一個角色:做好一個“農民”。



作為中國研究雜交水稻領域的開創者。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評價他: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毫不誇張的說,他的研究是全人類的福音。淡泊名利的他一直過著極為簡單樸素的生活。他先後獲得國際國內多項大獎,身兼十多個學術和社會服務。1988年,國家國資局對“袁隆平”品牌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認定其價格是1000億人民幣;社會上有人稱“袁隆平一夜之間變成了億萬富翁”。



而他就是一笑置之,幾十年如一日的奔波在試驗田裡,他一直過著一個農民一樣的生活。他住的是普通的民居房,日常吃的是素食;每天生活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堅持每月都下水田觀察水稻。

袁隆平院士說,他做過一個美好的夢。他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裡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

袁老的夢想如今也在一步步實現,2018年5月,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再來說說全球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

其實,我們很多人不瞭解楊振寧先生,是因為相比較於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研究,直接有效的造福人類,楊振寧的研究更加的學術化,高端化,很多人面對那些高深的理論和物理學知識,難以理解。

也因為楊老的一些個人問題和歷史問題,使得我們對他有詬病。現在很多人對他的不好評價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他的感情問題,他娶了一個與他年齡差距太大的女子為妻;2、當年鄧稼先先生回國的時候他沒有跟著回來——換言之,他“不愛國”。



其實就事論事,實話實說的話,楊振寧先生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對中國的學術貢獻也十分巨大,不能因為一些原因,就十分苛求人家做個完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你會怎樣選擇,怎樣取捨。

其一,楊振寧在全球的學術界的科學地位十分高。

暫且不說,他在中國物理界的學術地位,說其在全球物理界的學術地位。

美國物理學界對他權威評價是。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物理學全才。也就是說,在美國人眼裡,在今天,他是當今物理學界的第一人。他的“宇稱不守恆”觀念顛覆了物理學的一般認識,就連著名的霍金先生,地位可能都比上他…   


在這裡提一句,他是在1957年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個獲得諾貝獎的華人。在當時的那個時代環境之下,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全世界,中國人也能獲得諾貝爾獎,幫助很多中國人克服了畏難情緒。

他給出了清華很多學術上的建議,資助了很多前往美國學習 的中國人才,為中國培養了很多人才,院士。他以自己的面子,為中國科學界請回來了多少學者,促進了中國科學的進步,很多人並不知道。



其二,他真的不愛國嗎?

很多國人,因為他沒有和鄧稼先先生一樣在祖國最為需要的時候,回來報效國家而狹隘的認為其不愛國。而在2017年楊振寧先生選擇放棄外國國籍回到中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是回來享福的,這本來對中國物理學界來說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卻被很多人如此黑,實在是難以理解。

他在美國待不下去了,還是美國人驅逐他,他要放棄美國國籍回來?有些問題要自己動腦子想想。

1971年春中美關係解凍後不久,楊振寧馬上就決定回國看一看,是美籍知名學者中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而且,他也曾經遭到美國官方的阻攔,但被他頂了回去!  


 

即便身處美國時,楊振寧也會在美國到處演講,介紹新中國的情形,許多美國人恰恰是受他影響,開始願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

楊振寧和鄧稼先是一生的摯友,每次楊振寧回國,他點名第一要見的 就是鄧稼先,知道鄧稼先得病了,他在美國數次奔走,為其尋找特效藥。其實,兩人研究的領域並不一致,鄧稼先研究是於技術科學領域,楊振寧研究的的基礎科學領域。

不說回到中國,楊振寧有沒有條件開展之後的研究,更沒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並在之後,為中國科學界做貢獻。回到那個時代,楊振寧能不能自保都難說,其祖父是國名黨中將。


其三,情感問題。

人家作為公眾人物是科學家,是研究型的學者,不是娛樂明星,過度去關注人家的私生活,是不是不應該。

我們應該多關注關注人家的科學成就,而不是人家的情感生活,八卦人家的情感生活,這樣的吃瓜群太多了不好。


孔子說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說,人們不是完人,肯定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楊振寧也是如此,他專心於物理學,和李政道一同走向了學術類最高的獎項諾貝爾獎,不論是作為中國人還是華裔我們都應該為他感到高興。

反過來說,他的主要成果在美國,回到中國已經是人生暮年,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楊振寧是比較關心中國的基礎教育的,相比較其他的華裔默默的留在美國,楊振寧做的已經夠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