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山》一部給少女看的情懷電影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

我只看到遠山,廣闊的天,大朵大朵的絢爛流雲悠然地飄蕩,開闊壯麗的自然。仔褲,襯衫,乾乾淨淨的面孔,寬簷帽就這樣隨意地戴著。60年代的兩個英俊西部牛仔第一次相見,19歲的脆弱年齡......美呆了,讓人嘆氣的美,一時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

《斷臂山》一部給少女看的情懷電影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

《斷臂山》是兩個牛仔之間的愛情故事,而阿湯哥,怎麼說呢?他跟任何一個女人的愛情故事都搞得那麼轟轟烈烈。現在“跳沙發”已經作為美國新俚語收進詞典,意思是“舉止異常的狂熱行為”。

那麼這部關於同性*戀的文藝片,怎麼會像阿湯哥的愛情這麼火呢?它應該是很小眾的電影才對啊。怎麼會這麼多異性*戀者被它感動,還忍不住在茶餘飯後談論它呢?傻了吧!你應該想到的是: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是女人!

《斷臂山》一部給少女看的情懷電影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

拋開西部遼闊的景觀,拋開喝醉的牛仔唧唧歪歪,拋開那些同性*戀場景(別期待看到什麼刺激的,比其他電影中異性*戀的鏡頭保守多了),《斷臂山》幾乎可以說是一部少女情懷的電影,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初那部細膩經典的《母女情深》(TermsofEndearment)——巧的是,它們的確是同一個編劇。

女人喜愛《斷臂山》,並非因為它裡邊的男性*外表粗獷內心溫柔。騎著馬的帥哥,他們扛著小羊的樣子,穿著緊身牛仔褲的樣子,醉醺醺地打架,對女人隨隨便便的態度——的確都挺男人味的。不過真正打動女人的,是更加內在的東西——也就是當傑克和厄尼斯兩個男人相愛的時候,他們的愛從褲襠升騰到了前額。好了,坦白說,這就是女人一直想從男人那裡得到的。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看到《斷臂山》打破了通常的男同性*戀的形象。曾經有個廣告片非常流行,那裡邊的男同性*戀形象簡直可以說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頭髮打蠟,穿高領套頭毛衣,公寓裡都是同性*戀雜誌,家居用品清一色*“碼頭王”牌,渾身芬芳而且喜歡用扔枕頭來表達他們的感情。

而《斷臂山》則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駁斥了那種假造的敏感男性*形象。沒有誇張的服飾,沒有娘娘腔,傑克和厄尼斯像男人一樣走路。當傑克開著卡車離開厄尼斯默默流下眼淚的時候,即使最冷漠的女人也不免感到愛的溫熱。

那個瞬間,就像《斷臂山》中許多個瞬間一樣,顯示出男人也有跟女人一樣對愛的情緒化的感受。而通常在電影中,這樣的角色*總是女性*——女人尖叫哭泣,強迫對話,談論兩人的關係,而男人總是在困惑中悶悶不樂,像是個受害者或者餓著肚子的人那樣苦著臉。傑克和厄尼斯都是男人,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在沒有女人會尖叫哭泣的情況下來解決他們兩人關係中的問題。結果是,他們兩個都變得情緒化了。

對於女人來說,看《斷臂山》的感受就像是讓大腦度了個假,起碼是情感負荷過重的部分。女性*一直一直希望男性*能跟自己一樣直接而強烈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可總是得不到滿足,而這次,她們會在電影裡看到。

不知道男同性*戀者看《斷臂山》會是什麼感受,想必會相當複雜。不過它對異性*戀者的影響很清楚,因為那很明顯:陪女友看《斷臂山》的男人目光閃爍,卻辯稱只不過眼睛癢了;單獨去看的女人在影院裡大聲抽泣,一邊還嘀咕“答應他,厄尼斯,答應他啊”;而每一個坐在影院裡的女人,都假裝自己就是傑克。

讓我們再回到開頭。《斷臂山》是一部關於男同性*戀的電影,但是它主要是給女人看的。兩位男主角像兩個真正的男人那樣行動,但是像女人那樣愛。《斷臂山》有的是最完美的浪漫方程式,卻沒有用到一支髮蠟。

《斷臂山》一部給少女看的情懷電影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

李安的表達非常含蓄,沒有太多衝突的劇情,很多細節需要體會。那些劇中愛上恩尼斯和Jack的女人們,我想,她們的悲傷,堅強,她們的困惑,反抗一點也不亞於兩位男主角。她們同樣在愛,也在經歷愛之悲歡。

難怪李安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那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抵達的夢。”

斷臂山喚起的是每個人心底深藏的感嘆,愛人而不能的心痛。清冷幽寂、不知所終。同樣,它還表達了一個人對真我的追尋。在追尋中所遇上的荊棘。對責任和自由的取捨。以及那些不可言說的悔和恨。每個人都懷抱著各自的心事、各種痛苦、想盡辦法生存著。為了生活和愛所受的委屈、難堪,最怕的不是崩潰或爆發,而是鬱鬱而終。隨著歲月流淌,瑣碎消磨,容顏變老,淡淡的哀傷,淡淡的溫情,變成了生活的真相。

離合聚散的日子一天天地過。有些人老去,有些人成為記憶。只有斷臂山上那段無憂無慮的年華,天真如孩童的感情,提醒著那曾經充滿激情和懷想的過去,和對於逝去的青春永不滿足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