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金融行業龐氏騙局:300億資金錢寶王倒臺始末

錢寶網漩渦:被預期外擠兌爆倉的典型

首先感謝各位讀者,您耐心地看到這裡。相信我,接下來的每一部分,您看完都會感覺啼笑皆非,因為“金融史並無新鮮事,一切都是歷史的重複,但是依然有無數人進了坑”。

2018年初,南京下了一場大雪,比雪更冷的,是許多錢寶網客戶(又稱“寶粉”)的心。2018年初第一個大龐氏騙局被掀開內幕,超百萬人捲入300億資金黑洞。

而錢寶網實控人張小雷的自首,是超出所有人預期的。畢竟在2017年12月26日,錢寶網官方微信還發布了張小雷親自錄製的新春祝福,視頻中的張小雷一手紅燈籠,一手話筒向“寶粉”喊話:“踏遍青山人未老,這邊風景獨好。”

誰知道第二天,即12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表示,錢寶網實際控制人張小雷因涉嫌違法犯罪,於2017年12月26日向南京市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更為戲劇的是,面對警方的公告,大量“寶粉”的第一反應是拒絕。包括“平安南京”微博號第一時間受到了“寶粉”的攻擊,甚至宣稱警方被盜號,消息是假的;而南京市公安局門口也聚集了大量的“寶粉”,除了少數希望能討回本金的,許多人甚至希望南京市公安“儘快放人”,他們想“保”張小雷出來,“共渡難關”。

揭秘金融行業龐氏騙局:300億資金錢寶王倒臺始末

聚集在警察局門口商討對策的“寶粉”

財新《錢寶“龐氏”傾覆記》專稿中稱:“以錢寶網為代表的新型集資騙局,不再對外發行特定固定回報的產品,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復雜的“簽到、做任務”的機制,對參與者的黏性更高。在實際運營中,錢寶網向投資者發佈簽到、看廣告、發展新會員等任務,投資者完成任務後,根據任務種類和繳納的保證金金額,獲取對應的高額回報。但是,這些所謂的“任務”只是為了掩蓋吸收公眾存款的本質,根據參與方式的不同,錢寶網年化收益率可達70%-80%。”

錢寶網也樂於宣傳這種高收益,“寶粉”中一直流傳著“某大戶從2010年開始做錢寶,600萬元的本金7年後滾到了1.4億元”的神話。

出事的不僅僅是錢寶網,圈內將錢寶網等8家高危的南京本地理財公司統稱為“南京八寶粥”。而這8家公司陸續都在2017年11月前後引爆兌付危機,隨後連累多個平臺被擠兌,最後在12月底擠垮了錢寶網。

等等,2017年11月的南京,到底發生了什麼?

雖然南京官方對此極為低調,但在2017年11月17日,南京當地有十個樓盤同時開盤,推出近3200套房源。

由於區域內久無新盤供應,預售證價格又比周邊二手房便宜1.5萬元/平米左右,這10個樓盤的競爭都十分激烈,全部都開盤當日認購完畢。其中最誇張的一個樓盤,這次推出360套房,但符合條件的購房者有4000多組。

要注意的是,南京一直在執行嚴格的限購限價政策,8成首付是剛性指標,而且這些盤大多要求籤訂合同後7個工作日內付清首付。因此,這10個盤的市場貨值在150億元左右,而驗資需要鎖死的金額明顯會更多。

揭秘金融行業龐氏騙局:300億資金錢寶王倒臺始末

時間窗口徹底對上了,包括南京久無新盤、10個樓盤當天推出、80%首付、7個工作日內付清、150億市值、“南京八寶粥”的連環曝雷、11月中這個關鍵時點、而盤子最大實力最強的錢寶網則倒在了12月底這些細節。

原來造成錢寶網擠兌的最後一根稻草,竟然是限購背景下高首付的新盤認購,百億級資金的抽血,徹底拖垮了這些原本就是龐氏騙局的互金企業。而這也和媒體報道的情況相符合,錢寶網的人均投資體量明顯大於E租寶,而後者當時是靠“1元起投、隨時贖回”的小額起家。因此,當出現大額資金運用需求時,對錢寶網這樣本地平臺的衝擊是極大的。

但是問題比大家想象的可能還要嚴重一點:

錢寶網模式得到了其他平臺的複製,包括蛙寶網、小生優服等多個平臺基本都是照搬後在南京上線,給的年化收益則更高,這些平臺也都無一例外的在張小雷自首後陸續爆雷。

由於錢寶網動輒50-70%的年化收益,兌付記錄良好,做任務的模式也很有互聯網基因,因此投資者出現年輕化趨勢,不再單一集中於中老年群體。許多年輕人則以網貸、消費貸、信用卡套現等形式,借信用貸款以加槓桿的方式投資錢寶網等高息平臺。甚至有90後辦了十幾張信用卡套現、並從借唄微粒貸等網貸借款,一共湊了百萬資金投至錢寶網,辭去工作以吃息差為生。

揭秘金融行業龐氏騙局:300億資金錢寶王倒臺始末

財新專稿中一個加槓桿參與龐氏騙局的典型案例

也就是說,當地P2P領域的風險,已經逐步向網貸等其他互聯網金融領域,乃至信用卡、消費貸等傳統金融領域蔓延。

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在4月20日發佈了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32.0億元,歸母淨利潤9.48億元,同比增長49.23%。但是好消息的另一面是,此前已經預告的9.66億元資產減值,也相應擴大到11.98億元,並影響了當年的利潤。

對於減值原因,二三四五給出的解釋是,一方面是17年12月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引起壞賬率上升,公司也同時停止了無場景的小額現金貸款業務。

根據財報,“2345貸款王”2017年累計發放貸款297.47億元,而2016年計提的減值準備尚為0。2017年如此力度的計提,並非沒有道理,原因在於現金貸的壞賬收回率並不高。公司曾公告,以528.31萬元掛牌轉讓了原值約2.69億元的應收賬款,相當於以這筆應收賬款原值的1.96%就轉讓了,這些應收賬款的借款時間均超過4個月,實際回款率極低。

因此二三四五的現金貸以短期為主,12億元的資產減值,對應297億元的累計放款,年化後的不良率有可能突破兩位數。不過即使如此,上市公司依然實現了9.5億元的淨利潤,說明現金貸依然“暴利”。

既然是如此“暴利”,收益能覆蓋壞賬損失,那麼為什麼監管去年四季度要出臺《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現金貸)呢?

包括業內人也有疑問,為何過去幾年現金貸的需求體量如此龐大,而且許多人對於動輒20-30%的年化利率毫不敏感。看完前面錢寶網的案例,我們也許可以找到答案:

許多現金貸,可能借款人抱著吃息差的打算,違規流入了各種高息龐氏平臺;甚至許多消費貸和信用卡額度,也可能用各種套現手段,違規流入了這些平臺。

這估計是監管出臺相關政策的其中一個考量,也是現金貸業務排名全國前十的二三四五公司團隊轉型偏紅海的商貸、車貸的原因之一,畢竟車貸還是有底層抵押資產而且資金流向相對可控的。

龐氏騙局的本質,是需要資金的不斷流入,用新錢還舊錢,一旦有一個資金流入通道受阻,出現爆雷也就變得不意外了。2017年底的現金貸新規,掐斷了一些人空手套白狼吃息差的捷徑,結果微妙地和2018年至今的P2P平臺頻繁爆雷,扯上了聯繫。

這可能是一個,向現金貸開了一槍,結果龐氏平臺捂胸倒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