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是繁簡漢字的分水嶺嗎?

古精奇怪靈


我是0新說0,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之前其實遇到過相似問題,作為一名標準的80後,就我個人而言,由一堆繁體字組成的文章放在我面前,我是能夠讀的明白的。

因為漢字簡化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繁體字其實並沒有完全摒棄,比如我爺爺,因為是語文老師,他對簡體和繁體都很熟悉,在教我寫毛筆字的時候,有些字,比如萬,他就習慣性寫成萬,而逢年過節,門口貼的春聯上,大多采用的也是繁體字。

個人從很小時候就喜歡看書,所以像是三國那種半白話,即使是繁體字我也能看的津津有味,我還記得小時候爺爺還有一部豎版繁體字版本的紅樓夢,我沒人教,自己一個人也能基本上看的明明白白。

但這也僅僅是限於看,書寫上就差了很多。實際上八零後這一代,正是國家日新月異的階段,小時候到長大這三十年,變化太大,如今智能手機普及,不要說繁體字,就算是簡體字,很多人也是提筆忘字。

所以個人認為簡體或者繁體,其實並不存在著一個十分明確的分界線,而是因人而異。而在新興科技的衝擊下,無論繁簡,我們對於中文的書寫,其實已經很薄弱。

因此題外話,個人建議,還是要在學生階段儘量少用智能設備,否則我怕以後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名字,很多字都必須有手機參照才能寫的出來。


0新說0


簡化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實施應用了,我六三年生人,我小時候看到我父親五十年代的語文課本,保留了部分簡單的繁體字,我上學的時候是七零年,課本上沒有一個繁體字,而且我們完全不認識繁體字。但是,由於我曾祖父是民國時期的私塾老師,我家一個木箱裡裝著很多豎版繁體的書籍,其中有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全是刻板印刷的正楷大字,每一個字的旁邊還有很多句號,有些地方還有紅筆寫的小字。

據我父親說,本來我曾祖父有上百本老書,在“破四舊時”被燒了,剩下這些要是被人發現,也會被沒收。後來,曾祖父去世了,家裡成分又不好,爺爺奶奶經常被喊去開會,他們很擔心被人發現我家還有“四舊”書籍。告訴我父親一定要把這些書籍藏好,可是,我父親不但沒藏好,反而全把它毀了。今天想起來,真是太可惜了。

老家滇東北冬天很冷,冬臘月間零下好幾度,我家住的房子有兩百多年了,木板四處都是指頭寬的縫隙,冬天北風從縫隙裡灌入屋內,屋裡的水缸都結冰了。於是,我爸就用稻草和曾祖父留下的這些老書卷成條塞住縫隙。實際上,那時候我爸自己記公分,已經不用繁體字了。我叔叔有一本玄秘塔碑柳體字帖,他們讓我天天練,但他們也沒怎麼給我講解,練得半途而廢,沒練成。

不過,一般的繁體字我是認識的,因為新華字典中在簡化字後面括號裡就有繁體字,而且如果見著不認識的繁體字,可以直接用字典查,查出來就和簡體字在一起。因此,我在上初中之前,就看了民國時期出版的豎版《西遊記》,除了個別字不認識要翻字典,大部分的字都能認識,但是,讓我寫繁體字卻不會寫。我覺得,能認識繁體字的原因在於漢字始終是象形文字,簡體字雖然筆畫減少了,但很多簡化字在形體上卻沒有完全脫離原有的形象。

如果要問繁簡漢字分水嶺是哪代人,我認為是五零後,因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於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簡化字總表》。


若愚趣談


我沒仔細研究過這段歷史,但現實是,我們對於外語的專注與精力,似乎遠遠比母語多得多!不光講語法,更究聽力與發音,甚至以自己一口地道倫敦口音沾沾自喜。

寫到這裡,不是說排斥外語,而是覺得要適可而止。學習,不是為了炫耀,更不是為了找優越感。作為內地農村長大的孩子,我更能體會英語給我帶來的心靈上的自卑,因為從小沒有那麼優越的英語學習環境,而只有去默默背誦單詞死記語法,所以從內心講,我對於英語是沒有好感的,感覺自己被逼無奈。

回到我們的漢字上來。談談我的粗淺理解。古代漢語,單字意豐,簡明扼要,講究煉字,這在古代詩詞歌賦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反觀白話文,通俗易懂,略顯冗餘,多以詞語表意,這很可能受到西方語言風格的影響。正如格律詩對自由詩。自由是有了,韻味也就談了。如同飲水,泡茶要品,開水要喝,其間意味,高下立判,不必多言。

信口開河,不當之處,多多指正。


一蓑煙雨任平生5236


《80後是繁簡漢字的分水嶺嗎?》

由繁體字到簡化字有什麼分水嶺?小編提出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有點莫名其妙。

中國文字改革,由繁體字到簡化字,是循序漸進的,棄繁就簡也是逐漸形成,逐步習慣的。我是40的,在中、小學讀書時,還沒有簡化字。後來文字改革有簡化字,我對簡化字也完全習慣了。人們對繁體字到簡化字的進化,有什麼分水嶺?更何從談起80後是繁筒漢字的分水嶺?

我雖然認得幾個繁體字,也能寫幾個繁體字,但只把繁體字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並不把它作為文化交流的工具。

歷史在前進,文化在變革,時代在發展。由繁體字到簡化字,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之舉。若再恢復繁體字,就是逆社會潮流而動而成為反動。

最近,對恢復繁體字的討論,評論太多了,佔用了《今日頭條》的新聞資源。我也湊個熱鬧說幾句。不論有人想從正面,反面,側面來旁敲側擊的美化繁體字,而貶低簡化字。都是永遠不可能使繁體字得到恢復的。文字只會越來越簡化,簡到拼音文字,才符合世界文字的發展潮流。才有利於世界文化交流和人類的進步。所以,奉勸小編們,不要老拿“繁體字"、“簡化字"來說事了。多學些知識,研究些實際問題,少談些無稽之談的空事。


言午求真


說這個問題,繁簡區應該在六四年新漢字簡易字出來和取締繁體字同時進行。那時候還有解放前過來的人,你能叫他馬上改過來嗎?不現實,是不是?只能說廢棄,不用了。人民日報,文匯報,同時推出新版了,就照此下去鉛字排版設計,就變成新漢字簡易法排版設計模式開啟新紀元。從這以後開始各地的報紙都陸續推出,出刊。現在興起的繁體字是香港🇭🇰迴歸大陸。放演“霍元甲”開始出現歌詞和臺詞,電影增多,演員字幕中出現的工作者名字裡帶給大家的視覺效果。加上美工設計理念,給人印象深刻。以後開始陸陸續續在用字上慢慢出現,現在我說句實話,繁體字的筆畫我基本都能說出來。從實踐中發現繁體字對中國漢字,在世界影響力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用戶8976036394741


這個真不知道。

作為一個學習文學的,我可能自我感覺還良好,對於繁體字認識的很挺多。

還有就是喜歡港臺文化、港臺影視劇、港臺音樂等,所以還挺喜歡繁體字的,感覺比簡體字更有美感。

繁體字在海外還是主體,很多華人華僑還在使用,我們國家推廣使用簡體字可能要更早吧,別說80後,恐怕70、60後有的已經還是使用簡體字了吧。

作為一個90後,對很多繁體字就是隻能認識,不會寫。


語見文化


70年代末,我從故居祖父書櫃裡翻出來一大疊的民國中學課本,竟然如發現了寶藏,喜滋滋的看了一個星期,那優美的字體跟學校學的大不一樣,有手抄醫藥秘笈本,有關人文世界政局看法,有些字詞一看就能憑上文下意猜測到讀音與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本紙質硬朗滑溜的世界地理的字體編排,還有那手繪美洲風土人情、飛禽走獸圖案的精美。現在想來,圖文比現在的出版的圖書超越甚多,主要還是那古樸涵義豐富的繁體字沾了絲絲的古典美,那意境正如一個不算醜陋的女子穿上了漢服坐在古琴前,背後還多了一幅繁體楷草題詞的水墨畫。

80後,處於物質豐富的最好時期,因為國內的緊握文化的關係,錯過了遠離繁簡併存的社會環境。這一時期的新生代對繁體自然產生了疏離感,數字慵懶的他們,對古樸的感覺只憑印象,從不用心,所以對繁體基本沒用共鳴感。


粵風溫潤


錯,是五零後。因為我是五零後,兩次推廣簡化字我都趕上了。剛上小學時正趕上推廣第一次簡化字,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語文課本既有繁體字也有簡化字,例如“髒”字就學的是“髒”。

在七十年代末,又趕上第二次推廣簡化字,當然這次簡化字極不成功,其中原因之一是受到世俗及文革的影響。比如“街”字簡化成了“亍”,就是因為民眾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民間流行許多自造字。

驚奇不驚奇?意外不意外?不是八零後。


TangHS679


簡體漢字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中國一直在使用簡體漢字。八十年代我不知道他分什麼水嶺。你想多了,我們從小,學的就是簡體字,簡體字幾乎是和共和國一起誕生的。

而且,中國也從來就沒有廢棄過繁體漢字,直到現在,繁體字都是正經八百的規範漢字。繁體字會一直存在下去,談不上恢不恢復。簡體漢字是我們推廣規範使用的漢字,想著廢棄簡體字完全回到繁體字,那是開歷史倒車,想想也就算了,如果真把它當回事,那就是……你懂的!


行雲流水


我是90後 對繁體字認識七八吧 繁體應當保留 只不過二十五筆畫以上的需要適當簡化 練字半個月了 昨天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