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华为”:从亏损小厂到市值2900亿,唯一入围全球药企25强

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企业, 比如家电业的格力,白酒业的茅台,科技界的华为, 他们都是佼佼者。在医药界也有这么一家企业,过去30年来,从一个破落小厂成长为中国民营医药界的老大,被称为医药界的“华为”,它就是恒瑞制药。近日,全球知名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公布全球制药企业25强名单,恒瑞制药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药企,排在第25名。

医药界“华为”:从亏损小厂到市值2900亿,唯一入围全球药企25强

这份榜单是根据公司总市值来排名的,上榜的25家都是全球医药界最领先的药企,比如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拜耳等等,排名第一的是辉瑞制药,市值高达2532亿美元,是最末尾恒瑞制药294亿美元的8.6倍。实际上,恒瑞制药的市值当前的市值高达2900亿人民币,超过了小米。

医药界“华为”:从亏损小厂到市值2900亿,唯一入围全球药企25强

2018年大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讲述的就是抗癌人群为了活命,无钱购买4万一盒的格列卫,而选择走私药,这是一个有关抗癌药的故事。恒瑞制药就是一家做抗癌药的企业,根据其2018年财报,全年营收174.18亿元,同比增长25.98%,净利润40.66亿元,同比增长26.39%,其中,抗肿瘤收入为73.95亿,占据了42%。另外两项重要业务是麻醉和造影剂,营收分别为46.52亿,23.24亿。

恒瑞制药的掌门人孙飘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广东的老奶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当时儿媳正怀着孩子,她唯一的念想就是希望能看到孙子出生,用了恒瑞生产的抗癌药后,老奶奶不但看到了孙儿,而且直到一岁多才离去。目前,全世界还没有研制出根治癌症的药物,但是缓解癌症,延长寿命却可以做到,这么多年,恒瑞一直在抗癌药上发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堪称是国内抗癌“一哥”。

医药界“华为”:从亏损小厂到市值2900亿,唯一入围全球药企25强

恒瑞制药的前身是江苏连云港制药厂,诞生于1970年,到1982年,还是一个制造止血消毒药水的小破厂,这一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孙飘扬被分配到这里上班,从技术员做起。1990年,孙飘扬临危受命担任了厂长,承担起挽救亏损严重的小厂。一上任就拿120万买了一款抗癌药专利,这笔钱是小厂一年的收入。随后,他又攻关抗癌药VP16针剂的胶囊剂型,稳住销售额,让公司摆脱亏损,走向盈利,并挖大批的医药界研发精英进入公司,充实研发团队。前期主要是通过抢仿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等产品实现原始积累,而后又仿制碘伏醇、七氟烷等让公司上一个台阶,这个阶段主要是做仿制药为主。到了2006年,恒瑞通过研制创新药,不断登上新的发展台阶。

恒瑞为什么被称为医药界“华为”,一个原因是其没有任何贷款,现金流充足;另一个是其非常重视研发,20年来保持10%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中,在医药公司保持领先。作为一家优秀的药企,恒瑞的毛利率高达90%,比肩茅台,所以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现金非常充裕,到2017年底,账上躺着88亿现金,没有任何的贷款,自从2000年上市以来,也没有做过任何并购,全部靠自身发展。

医药界“华为”:从亏损小厂到市值2900亿,唯一入围全球药企25强

在研发上,恒瑞也是舍得投入,20多年来,保持将销售额的10%投入到研发中,目前,有超过90多个在研品种,超过20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在造影剂市场,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9.1%,排名第一;在麻醉药品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22.4%,排名第一。前面提到的格列卫为什么卖这么贵?因为医药的研发投入既多,时间又长。恒瑞的恒扬(艾瑞昔布片)从1997年立项,直到2011年才上市,花了14年;艾坦(阿帕替尼)从2003年立项,到2014年上市,花费11年。虽然如此,但这些产品都成为了中国本土药企最为骄傲的研发成果之一。

恒瑞医药已经成为了海外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在恒瑞医药主要产品中,销售过亿的单品超过20个,其中8个为十亿以上的重磅产品,包括抗肿瘤药多西他赛和阿帕替尼。恒瑞的大获成功,离不开掌门人孙飘扬夫妇的努力,是他们将一个破落国营小厂,打造成世界级的领先药企。

不过,孙飘扬夫妇也是受益颇多,连云港制药厂本来是一家国企,孙飘扬虽然是董事长,但也只是国企员工,并不持有股份。但在2003年A股改制时,孙飘扬夫妇却通过MBO(管理层收购)成为了恒瑞制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7.15%。根据2018胡润富豪榜显示,孙飘扬、钟慧娟夫妇以825亿的身价排在第20名,成为了医药界的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