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界“華為”:從虧損小廠到市值2900億,唯一入圍全球藥企25強

每個行業都有一些特別優秀的企業, 比如家電業的格力,白酒業的茅臺,科技界的華為, 他們都是佼佼者。在醫藥界也有這麼一家企業,過去30年來,從一個破落小廠成長為中國民營醫藥界的老大,被稱為醫藥界的“華為”,它就是恆瑞製藥。近日,全球知名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公佈全球製藥企業25強名單,恆瑞製藥成為唯一入選的中國藥企,排在第25名。

醫藥界“華為”:從虧損小廠到市值2900億,唯一入圍全球藥企25強

這份榜單是根據公司總市值來排名的,上榜的25家都是全球醫藥界最領先的藥企,比如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拜耳等等,排名第一的是輝瑞製藥,市值高達2532億美元,是最末尾恆瑞製藥294億美元的8.6倍。實際上,恆瑞製藥的市值當前的市值高達2900億人民幣,超過了小米。

醫藥界“華為”:從虧損小廠到市值2900億,唯一入圍全球藥企25強

2018年大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面,講述的就是抗癌人群為了活命,無錢購買4萬一盒的格列衛,而選擇走私藥,這是一個有關抗癌藥的故事。恆瑞製藥就是一家做抗癌藥的企業,根據其2018年財報,全年營收174.18億元,同比增長25.98%,淨利潤40.66億元,同比增長26.39%,其中,抗腫瘤收入為73.95億,佔據了42%。另外兩項重要業務是麻醉和造影劑,營收分別為46.52億,23.24億。

恆瑞製藥的掌門人孫飄揚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廣東的老奶奶被確診為癌症晚期,當時兒媳正懷著孩子,她唯一的念想就是希望能看到孫子出生,用了恆瑞生產的抗癌藥後,老奶奶不但看到了孫兒,而且直到一歲多才離去。目前,全世界還沒有研製出根治癌症的藥物,但是緩解癌症,延長壽命卻可以做到,這麼多年,恆瑞一直在抗癌藥上發力,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堪稱是國內抗癌“一哥”。

醫藥界“華為”:從虧損小廠到市值2900億,唯一入圍全球藥企25強

恆瑞製藥的前身是江蘇連雲港製藥廠,誕生於1970年,到1982年,還是一個製造止血消毒藥水的小破廠,這一年,從中國醫科大學畢業的孫飄揚被分配到這裡上班,從技術員做起。1990年,孫飄揚臨危受命擔任了廠長,承擔起挽救虧損嚴重的小廠。一上任就拿120萬買了一款抗癌藥專利,這筆錢是小廠一年的收入。隨後,他又攻關抗癌藥VP16針劑的膠囊劑型,穩住銷售額,讓公司擺脫虧損,走向盈利,並挖大批的醫藥界研發精英進入公司,充實研發團隊。前期主要是通過搶仿奧沙利鉑、多西他賽等產品實現原始積累,而後又仿製碘伏醇、七氟烷等讓公司上一個臺階,這個階段主要是做仿製藥為主。到了2006年,恆瑞通過研製創新藥,不斷登上新的發展臺階。

恆瑞為什麼被稱為醫藥界“華為”,一個原因是其沒有任何貸款,現金流充足;另一個是其非常重視研發,20年來保持10%的營收投入到研發中,在醫藥公司保持領先。作為一家優秀的藥企,恆瑞的毛利率高達90%,比肩茅臺,所以擁有強大的盈利能力,現金非常充裕,到2017年底,賬上躺著88億現金,沒有任何的貸款,自從2000年上市以來,也沒有做過任何併購,全部靠自身發展。

醫藥界“華為”:從虧損小廠到市值2900億,唯一入圍全球藥企25強

在研發上,恆瑞也是捨得投入,20多年來,保持將銷售額的10%投入到研發中,目前,有超過90多個在研品種,超過20個創新藥品種進入臨床。在造影劑市場,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19.1%,排名第一;在麻醉藥品市場,市場佔有率達到22.4%,排名第一。前面提到的格列衛為什麼賣這麼貴?因為醫藥的研發投入既多,時間又長。恆瑞的恆揚(艾瑞昔布片)從1997年立項,直到2011年才上市,花了14年;艾坦(阿帕替尼)從2003年立項,到2014年上市,花費11年。雖然如此,但這些產品都成為了中國本土藥企最為驕傲的研發成果之一。

恆瑞醫藥已經成為了海外跨國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在恆瑞醫藥主要產品中,銷售過億的單品超過20個,其中8個為十億以上的重磅產品,包括抗腫瘤藥多西他賽和阿帕替尼。恆瑞的大獲成功,離不開掌門人孫飄揚夫婦的努力,是他們將一個破落國營小廠,打造成世界級的領先藥企。

不過,孫飄揚夫婦也是受益頗多,連雲港製藥廠本來是一家國企,孫飄揚雖然是董事長,但也只是國企員工,並不持有股份。但在2003年A股改制時,孫飄揚夫婦卻通過MBO(管理層收購)成為了恆瑞製藥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7.15%。根據2018胡潤富豪榜顯示,孫飄揚、鍾慧娟夫婦以825億的身價排在第20名,成為了醫藥界的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