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2019年,醫藥產業經歷了一系列醫改政策的洗禮。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造成醫藥“降價潮”。價格降了這麼多,企業利潤究竟還有多少空間?2020年的藥企業績又該如何增長?

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結合行業趨勢與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列出3點建議……

01

藥企要緊跟醫改政策趨勢

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醫藥行業政策發展波瀾壯闊,從4+7集採、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目錄到醫保目錄,不斷推動著行業變革。逐漸倒逼企業進行自我革新,也成為了去年很多企業收入下降反而利潤有所增長的原因之一。


中國醫藥處於政策市場,政策對於行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企業想要在業績上更進一步,就需要了解政策、讀懂政策、緊跟政策,及時瞭解行業風向。
3月5日,國家發佈了醫藥行業重量級文件《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對於大部分藥企而言,2020年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文件具體的落地執行情況,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

02

新藥至上,創新為王

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醫藥企業是醫藥產業發展的主體,創新成為成長型藥企發展的必要手段。業內普遍認為,只有以原研藥、創新藥為焦點,才能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事實上,美國強生、輝瑞、瑞士諾華等國際知名藥企,已經享受到了創新帶來的超額利潤。
因此,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未來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醫藥企業有三類:創新科技有技術壁壘的企業;企業規模與成本優勢能夠站得住腳的企業;品牌運營有發展潛力的企業。而這三類企業,其實都與創新、新藥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03

產品升級,以量補價

2020年,國內藥企如何實現增長?

回顧2019年的醫保談判對具體公司的影響:2019年的醫保談判一共是97個,70個新增,27個續約。平均降價幅度方面,新增談判是下降了61%,續約談判是下降了26%。
展望2020,,藥品降價將成為行業趨勢,並將是長期趨勢,因此產品升級和以量補價將會成為兩個非常重要的企業成長模式。藥企要做的是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前提下,大力調整產品結構,豐富有競爭力的產品線。

總結

總的來說,醫藥政策對行業影響至關重要,但只是制定遊戲規則,並不是全殲玩家。優勝劣汰是藥企的生存之道。藥企若想進一步實現業績增長,就需要將自己打造成產業升級的高效執行者,積極適應行業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