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穿了马甲的春


作为资深HR,讲大道理比谁也不弱,还是讲讲残酷的现实吧。民间说话和思想是不一样的,口是心非的事情多了,比如说“有空请你吃饭”,这个“有空”可能是一万年。公开说“劳动”最光荣,私下骂儿子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公开说“工作”不分贵贱,回家就为女儿选服务员而抬不起头。你能怪父母没有思想境界吗?你别吵吵,不行你作个表率,给大家看看吧。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老祖宗早就说明白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说说看,谁想被人治呢?这是形而上方面的观点。那么,从实际上看,劳动者广义上包括所有工作者,狭义上指体力劳动者,常识中恰恰相反,狭义的成为广义,劳动者往往在人们眼里就是指体力劳动者(体制内叫做工人,管理工人的人叫做干部)。劳动者往往从事着体力技能操作工作,尽管可能动用现代机械,但依然最苦最累,收入最低,地位最低,被人瞧不起,被儿女瞧不起,被自己瞧不起。

为什么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当狭义的劳动者(工人)呢?主要有三个残酷的现实:

第一,工人社会地位低。

国人首先讲面子,没钱吃肉,出门用肉皮擦嘴呢。工人,狭义上讲是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从身份讲,十多年前(甚至包括现在),考不上中专及以上学校的人,只能去技校(现在叫职业学院了),学习一门具体的操作技术,毕业后到工厂商店等单位当工人。中专及以上毕业的,毕业回来,做技术工作或做管理工作,叫做技术干部和干部。现在社会,门槛抬高了,有些牛掰的国企把本科以上毕业的才算干部身份,本科以下(二本、三本、大专、职高、技校)毕业的,通通去基层当工人。

放在十多年前,干部与工人,身份不同,但社会地位差距没有那么大。说劳动光荣,是得到公认的。比如,八级钳工的工资和地位,比厂长还高,分房子,面积比厂长还大。那时候,优秀工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现在颠倒过来了,工人在一线干活,接触的都是同样的工人,大家都是灰头土脸的,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社会资源,不掌握公共权力,不能给亲朋好友办事,带不来实际利益。对工作来说,工人也是有本事的;但对社会资源来说,就叫没本事。社会地位很低,现在姑娘找对象,也不爱找工人了。

第二,收入低。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钱寸步难行。你买不起房,就娶不到媳妇。你掏不出巨额学费,你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你没有几十万打底,得了大病就干忍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对干部与工人这个身份意识开始淡化,更多的尊重了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的创造价值和市场价格。

比如说,你说知识分子创造价值大,还是一线工人创造价值大。以前不敢评论,现在都可以明码标价了。脑力劳动者,发明一个技术,创造一个管理模式,带给世界的是吴家之宝。体力劳动者,只是这个价值链中的一部分,市场价值相对有限。你做一个零件50元,比不上发明零件的人的价值吧。于是,“干部”的地位和收入,与日俱增,差距越来越大。比如,企业里,高层管理者与一线操作工人,收入可以拉开一百倍。更别说民企私企外企了。

第三,发展空间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家父母不希望儿女将来飞黄腾达。现实中,飞黄腾达的都是什么人呢?一是官员,二是大老板,三是技术专家,四是艺术家,五是企业高管。这里没工人啥事。第一层次的飞黄腾达,职场上的中高层白领,公职部门的大小领导、企业里的大小经理、自己创业的大小老板。这里面没工人啥事。

工人,长期从事基础性技能操作,一辈子与铁嘎达打交道,只有技能等级的进步,很难有什么质的飞跃。这是技能条件的局限性。因为一个具体的技能,很难发生质变。比如,你就是一个车工,你能把零件车精细,但你不能把飞机送上天。把飞机送上天的,是那些技术型高层次专家。

工人,也有蓝领精英,比如,技能大赛获奖者,比如,首席电焊技能大师。比如,高级别的美发大师,等等。这些高等技能的人,收入并不低,社会地位也不低,但能熬出来的人,太少。企业经理可以一大片,但好的电焊大师只有一两个。

最后,说一句话,未来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价格升高的情况。

现在国人太多,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劳动力价格不高。不像米国,劳动力价格很贵,富人也自己修剪草坪。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会过度到成熟发达状态,那个时候,体力价格就会上升,工人是非常吃香的。那个时候,蓝领精英的概念,才能真正落地。说不定,环卫工人收入就比白领高。但,到那个时候再说吧。


职场火锅


大家一提“劳动”二字,脑海中就会联想到工地上汗流浃背的搬砖扛大包。似乎粗鄙的体力劳动者就代表了“劳动”。我的一个舅舅是在环卫局工作的,他的儿子就是我的表哥。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个舅舅经常教训他读书平平的儿子:不好好念书,以后长大没出息,到马路上拖板车。90年代中期之前,环卫人员都是在大街上拖拉板车,用板车来搬运城市的垃圾。所以,“拖板车的”一词也用来代指环卫人员。似乎大家都认为,“拖板车的”,“扫大街的”,就是一些比较低贱的工作。不但职业受歧视,而且待遇很差。因为,他们都是一些纯体力工作者。

有些人就提出看法,认为这些纯体力者没有“技术含量”。但是,真是这样吗?最近,香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参加了当地电视台组织的体验活动,他在街头亲自做环卫工作,结果发现真的很辛苦。其他环卫工人一上午可以清理十个垃圾桶,但是这位董事长忙得累断腰,才完成了三个垃圾桶。原定十天的体验,他在第三天就宣布退出。他对记者说,以前他以为这些工作都没有技术含量,原来根本不是这样的。尽管这样,这些劳动者的报酬低微到让人难以接受。大量的劳动付出,得不到应该有的报酬,才是职业被歧视的本质原因。


怀疑探索者


这个问题其实感觉是还不太懂事的人提出来的。如果你的孩子是可以有条件不当工人的,你还会让他或她去当工人吗?

很简单一个道理,我们不歧视当工人的,但如果你的孩子可以读个硕士或者博士,你会要求他去当个工人就了事吗?

以我的孩子为例吧,小学的时候她一直成绩还过得去,只是到了四年级,数学就特别差,起起伏伏的,五六年级还找老师帮她补习,但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

到了初中,她还补过物理,不过一直成绩都不理想,小学有几位同事的女儿也是同一年出生的,看着个别人的女儿成绩都很好,我真的很急,有些时候我会觉得很累,虽然不想跟人家比,不过看着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同是老师的我们是真有点惭愧,但没办法,她虽然不是最差,但始终只是中上,让我们觉得很不是滋味,初中时试过语文成绩120分只考到80多,数学物理就更加不济了,把我们担心得。中考她还是很有运气的,629分毕业考到本区最好的高中,不过一进高中,这科不合格那科不合格,又让我们担心了好一阵子,我还对她说,以后读不成书就回来卖衣服吧。说是这样说,但我始终不希望她回来当工人卖衣服。因为有个同行教她数学不久就不愿意教了,因为怕做家教有风险,我只能网上找网课让她学了,只学了几节课,她的数学就超过100分了,这个让我们非常惊喜,希望又来了,我还是很想她考得到一线本科的,起码不会丢我们这对双职工的面子呀。其实我也不是要求很高,既然我们都是老师,她以后最少也不能比我们差,考个一线本科,找份稳定的文职工作,有份固定收入不要太差就行。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找到好工作,不用没日没夜工作的?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也听过有官员大谈职中,技校如何吃香?群众说:举个例子,谁的领导送子女到校读出个名堂?

不试者不知,不知者是妄议!较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香港富二代,著名实业家田北辰就与环卫工人同干同住同吃,不到一周就顶唔顺了!

工人农民都是伟大的劳动者,为什么社会在“惩罚”他们。说到底还是游戏规则没有惩罚到制订规则的人。这些制订和执行之人都心知肚明。他们的讲话无非都是赞赏而已,谁愿望较真的到那些工厂去当工人?!

新的技术新的流程,正在为他们提高效率和成果,工人的投入感更高,这些是好事,但是,工人的生存环境与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干部的责任是当好工人的贴心人,而不是高调说不着边际的话!


闲适人家


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在毛泽东时期最流行了,劳动模范真的很纯洁。不是劳动模范也愿意把劳动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唯一选择。现在不一样了,不劳而获日子过得更好,钱更多,生活更富裕,所以不劳动才是真理,为钱而奋斗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很多人歧视劳动,认为太低级了,人总是往高处走的,这是自然规律。国家的政策也鼓励大家读书奔前程,潜移默化的把劳动最光荣给毁了。读书考公务员多好。福利是自己管的,顺手就能拿,只要掩人耳目,把工资差的漏给你们看看就蒙骗了多少无数的英雄烈士为他们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拖着病体得着癌症英勇就义,可歌可泣却没人同情,凭什么劳动最光荣?


卫琴42


我是深度职场作者风雨载人间,不敢说看透职场,也算了解七分,也不敢说看透人心,也算弄懂五成,关注我,不敢说让你平步青云,但也能让你少走数年弯路。

都说高处不胜寒,有几个不想走高;都说金钱罪恶,有几个人没有在捞;都说天堂好,有几个人愿意去,这些话,那是说给别人听的,真当真,你就太年轻了,人人都想把自己包装得跟个道德帝一样,但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心里冷暖自知。


劳动≠工人

当然,我从来不否认劳动的光荣,我们国家之所以成长得这么快,那必然少不了大量劳动人民的辛苦耕耘,但似乎劳动这个词从来就不完全等于工人吧,未必非要扛大包,抬钢筋,做流水线才算劳动?国家成长得这么快,难道都是由这些人贡献出来的?不可能吧。

如果说体力劳动代表一个人的身躯,那么脑力劳动就代表一个人的灵魂,在这个多元的市场环境下面,体力劳动正在逐渐被机械劳动所取代,而脑力劳动正在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


门槛和地位变了

过去之所以工人地位高,那是因为国家经济不行,市场选择面少,工人门槛高,能当工人的都没几个,物以稀为贵,地位自然就高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世界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无数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工人党的竞争力早就遭到了大幅的冲击,门槛一路下滑,到现在为止,几乎已经形同虚设,这个时候,如果你再选择当工人,那只能说明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没办法才选择当工人。

其次现在社会的观念也在逐渐的转变,现在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被迫谋生,所以取得的成就感是非常低的,而且目前社会对于工人的认同感也比较低,毫不委婉的说,工人这个阶级几乎已经是属于濒临被淘汰的边缘。


前景堪忧

并且工人阶级往往工作非常的辛苦,环境也比较恶劣,工作反复而单一,接触的人也十分有限,思维难以开拓,同时很难积累个人的价值,也十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另外,由于现在的经济比以前要好得多,大部分子女都可以就读更高的学府,不可能说家长花这么多钱,让子女读这么多的书,学这么多的特长,就是为了去当工人,没有人会这么搞笑。

职场深如海,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如想了解更多关于职场领域的知识,干货和套路,不妨点波右上角的【关注】,我会持续更新。

这次的分享就先到这里,非常感谢你能够在百忙之中读完这篇问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职场的心得,套路,干货,也可以顺便点波右上角的【关注】,我会持续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哦,你们的支持就是我落笔的巨大动力!


风雨载人间


为什么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却很少有人去让自己的孩子当工人?

这个问题有逻辑错误,第一错在仅仅把工人等同于劳动者,而实际上劳动者分两大类: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一切通过自身的劳动(体力和脑力)来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个人价值的行为都值得称颂。非独工人在工厂里工作就是光荣的,老师在学校里教书育人也是光荣的,学生认真学习、军人保家卫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演员在片场演戏、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作家在键盘上敲出一排排文字……等等,这一切都是劳动,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效实践活动,都是光荣的!

第二错在既然承认工人是光荣伟大的,就应该都去当工人。

这种想法很片面、偏激,不尊重客观实际。觉得什么职业好就一定要成为什么人,这就是僵化思维定势思维,在一些少不谙事的追星族身上经常有这种想法。喜欢了某个明星,就发誓要成为跟偶像一样的明星,却不考虑自己是否有成为明星的条件和机遇,所以常常干出许多荒唐事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都有适合自己的舞台,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才干,做出最多的贡献,所谓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袁隆平的崇高价值要在田间地头显现,让他坐在主席台上夸夸其谈他肯定浑身不自在;屠呦呦的崇高价值要在实验室里显现,让她顶着院士的头衔四处做巡回报告她也一定如坐针毡;农民手拿镰刀锄头站在土地上时心里最踏实;工人在车间里车床边上听着机器的轰鸣心里最惬意!

第三错在用静止的眼光把工人看得太低。

明面上是在质疑其他人有等级观念,分职业贵贱,实际上正是因为自己先入为主,先分了三六九等,才会觉得工人是没人愿干的职业。实际上我们的政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人民的一种,也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工业的比重占50%强,比一、三产加起来还多,城市工人的数量有三亿之多,农民工也有1.6亿之巨,岂能说没有多少人在当工人?再说了,随着科技的进步,AI的登场,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需求确实也会由量向质转变,这是一个趋势。工人将会向文化水平高、掌握先进科技等进步生产力方向进化,到时候工人、工程师、高级知识分子、高科技人才、科研人员的界限将被彻底打破,大家都只有一个称呼:劳动者!

结束语:劳动者最光荣,这是真理。好逸恶劳、靠别人养活的寄生虫最可耻!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为社会创造财富,自己也活得有价值,都是光荣的。


剑客谈教育


为什么以前所吹嘘的劳动最光荣能成立?皆因大锅饭制度,大锅饭制度人为造成知识不值钱,整个社会没有丝毫动力,绝大部分人依附社会资源混日子而活,而任何社会都是无能无力者作底层且占大多数,所以支持率肯定相对高,怀念过去的基本上是无能的底层。

现今社会,能力至上,金钱第一,福利最少,各自顾生死,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能的人在现今发达的社会里,虽说贡献不大,但有权分享社会所得,哪怕一丁点医疗,生活上的福利。但现实却小的可怜。现今他们也充满不满。

俄普京曾为保家卫国坚持穷兵黩武。

俄国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已现移民潮欲望了。


阿克力斯


有个不是段子的段子:现在三千块钱请不到一个农民工,但是却可以请到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因为现在年轻人中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跟大家职业的选择的偏向有很大关系。


以前,老师总是对我们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劳动最光荣!但是长大以后,我们才发现,劳动和劳动也不一样的。脑力劳动的人在办公室,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相对轻松;体力劳动者风吹日晒,劳动强度大,相对辛苦。

家长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看上好的大学,要不然只能到工地,工厂干活,或者只能种地什么的。虽然从理论上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最光荣。同样是劳动,哪个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工作得那么辛苦呢?

现在的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能够或者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了。一边是搬运,快递,建筑,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一边是各个企业招聘文员,管理等文职的人满为患。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蓝领越来越少,白领越来越多了。三千块请不来民工,却能请来大学生的段子不仅仅是段子,是对现在就业趋势的生动刻画!

所以,我们也要转变就业思路,只要有一技之长,肯吃苦,能吃苦,工人以后也能比白领吃香。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工人,是唯恐孩子吃苦,但是,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白领的竞争只怕会更激烈,蓝领的技术人员靠一技之长走天下有何不可?


周老师的工作室


劳动最光荣那是过去的口号。过去也确实如此,时代不同人的观念不一样了。

以前做工人那是真不错的出路。而且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现在也不是一个样。当初建国走的社会主义路线,工人阶级属于社会主义核心力量。收入不错,地位高,找对象都比别的职业好找。

过去以厂为家也并不是一句口号,生老病死基本单位都管。单位大的有自己子弟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父母去世子女还可以顶岗,大江大河里面的大寻就是顶岗进厂的。

后来遇到下岗,工人的待遇,地位就一跌再跌,到如今基本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工人了。

在过去的年代当兵和当工人真的是最光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