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見聞:新疆到處是磕頭機採油氣,誰知西域原油冶煉是從何開始


文旅見聞:新疆到處是磕頭機採油氣,誰知西域原油冶煉是從何開始

眾所周知,新疆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及礦產是內地省份無法比擬的,隨便到偌大的新疆走一圈,到處都會看到油氣田,特別是西氣東輸,更是奠定了新疆是我國最大油氣輸出地的重要位置與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開採與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成書於西周的《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湖泊池沼也。“澤中有火”,意指油蒸汽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之現象。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一般認為我國人民利用石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漢和西晉,主要在北方及西北地區。

西域也有原油冶煉遺址就位於拜城縣黑英山鄉明布拉克村東側的丘陵地帶中,由黑英山鄉到明布拉克村的簡易公路,從遺址旁邊經過。遺址由若干眼原油泉組成,原油從地下裂隙中滲出,在接近地表處形成一個個如同水池一般的大坑,表面為瀝青所覆蓋,中央為向外緩慢流淌的油泉。目前僅有一眼還在向外流淌,其餘的幾眼已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被人採空,僅剩下大坑遺蹟。遺址周圍雖未發現和古人活動直接相關的證據,但作為古代龜茲地區一種獨特的礦產品,想必一定有眾多人來搶奪這一天賜“尤物”。該遺蹟的發現,可以印證史料中的記載有:

據《北史·西域傳》記載:“(龜茲)其國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數入地,狀如醍醐,甚臭。服之,發齒已落者,能令更生,癘人服之,皆愈。”《魏書·西域傳》中也有同樣記載。《西陽雜俎·物異》記載:“石駝溺,拘夷(龜茲的別稱)國北山有石駝溺,水溺下以金、銀、銅、鐵、瓦、水等器盛之皆漏,掌承之亦透,唯瓢不漏。服之令身上臭毛落盡,得仙。出《論衡》”。可見,在當時人看來,原油還是一種用途較廣、且能愈病的藥材。在油泉的旁邊有一座巨大的風蘑菇石,宛如一隻天然雕成的石駱駝,所謂“石駝”的來歷可能與這塊駱駝形的風石有關。

“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其論著《夢溪筆談》中最先正式提出來的,併為後人所廣泛引用。據《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一》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經歷過數種名稱,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唐李吉甫著《元和郡縣誌》有云:“石脂水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極明,水上有墨脂……”。南朝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郡國志》在延壽縣(今甘肅玉門)處援引《博物志》言:“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縣淆水也!”

文旅見聞:新疆到處是磕頭機採油氣,誰知西域原油冶煉是從何開始

自沈括以後,後人多稱“石油”。如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云:“石油氣味和雄硫同,故殺蟲治瘡”。明曹學儉《蜀中廣記》說:“國朝正德末年,嘉州開鹽井偶得油水,……此是石油,但出於井爾”。又見於清朝趙學敏所輯錄的《本草綱目拾遺》:“西陲赤金衛(今甘肅玉門)東一百五十里有石油泉”。石油一名雖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據考應不是其首創。似可能是民間的習慣稱法。疑與石油的產狀有關:“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夢溪筆談》),“自石巖流出,與泉水相雜”(《本草綱目》),故而形象稱之。

由於石油“得水則愈熾也”(宋朝的《太平寰宇記》),事實上早在一千四百年以前,中國古代人民就已看到石油在軍事方面的重要性,並開始把石油用於戰爭。有記載的石油在軍事上最成功的一次運用,當推唐李吉甫所著《元和郡縣誌》中所載的一段史實:“周武帝宣政中(578),突厥圍酒泉。取此脂(石油)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吳越備史》中記載,五代後梁貞明五年(919),在後梁與後唐作戰中出現了以鐵筒噴發火油的噴火器,用以燒燬敵船。因此,北宋曾公亮在慶曆四年(1044)寫《武經總要》時已把它列為不可或缺的軍用物資。

石油在傳統中醫藥上的運用最遲可追溯至元代,元《一統志·卷四·陝西》有記:“在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大畜疥癬……”。可見石油已用於治療牲畜皮膚病了。對石油在傳統中醫藥上的運用有比較系統的總結的古籍,當推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石油氣味與雄硫同,故殺蟲治瘡,其性走竄,諸器皆滲。惟瓷器、玻璃不漏,故錢乙治小兒驚熱、膈實、嘔吐、痰涎,銀液丸中用,和水銀、輕粉、龍腦、蠍尾、白附於諸藥為丸。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能通透經絡,走關竅也”。又言“主治小兒驚風, 可與他藥混合作丸散,塗瘡癬蟲癩,治鐵箭人肉”。

石油在我國古代的運用已長達兩千多年,從最初用於照明,然後擴展到“膏車及膏水碓缸”及軍事上的運用,接著用於制墨,再到醫藥上的運用,亦即從利用石油的簡單性質開始,層層進化到更深層次性質的開發與利用,這其間包涵了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遺憾的是,整體上我國古代人民對石油的認識和開發與利用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而且獲取石油的途徑也基本上從一而終,即“刮油”。未能對石油的產地、來源進行考察,心安理得的認為:“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夢溪筆談》)。

現今,石油已滲透到社會、政治與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業到農業,再到航天航空、海運、軍事、科技直至個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離不開石油。這大概是運用了兩千多年石油的勤勞的中國古代人民所始料不及的吧!

文旅見聞:新疆到處是磕頭機採油氣,誰知西域原油冶煉是從何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