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才有德的人得不到重用?《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已完美詮釋

前幾天,分享了兩篇《天道》的觀劇心得。劇中,丁元英和林雨峰的角色,在職場上的定位太高端,可能好多人會覺得踮腳都夠不著。那麼,接下來,說點接地氣的影視劇人物。

上個月剛完成首播的現代都市劇《都挺好》的職場戲也很精彩,而且,劇中女主角蘇明玉處於公司中高層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很多人理想的奮鬥目標吧。

《都挺好》中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因為從小不受家裡待見,在上大學時不得不身兼多職來養活自己。她在一次派發宣傳單時,因為主動推銷自己,認識了她人生最大的“貴人”——師傅蒙志遠,從此改變命運。並通過多次捨身守護公司的舉動,讓蒙大老闆選擇“再次提拔”。而女主在面對即將成為集團總經理的意外提拔後,權衡利弊,最終選擇以“照顧父親”為由主動請辭。

蘇明玉身上,兼具當代職業經理人必須的精明能幹、果斷決絕、有勇有謀、敢想敢幹等素質,更可貴的是,她還非常講義氣、有擔當、守信義……因為這些原因,得到大老闆老懞的賞識、栽培、提拔和重用。

以上這些是絕大多數觀劇者看到的《都挺好》的劇情,但是,其中一些看起來不合常理的劇情告訴我,它還有隱藏的劇情。通過不斷對這些問題的反覆追問和通盤思考,我終於解開所有“疑團”,這些隱藏部分的劇情才更像真實的現代職場。

為何有才有德的人得不到重用?《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已完美詮釋

在我看來,《都挺好》中蘇明玉的職場結局,並不美好。從開篇的劇情來看,蘇明玉應該是被老懞當作接班人培養的。而離職後呢,等父親過世後再到其他公司打工?肯定不可能得到老懞那樣的厚愛;自己創業?更是“無限風雨在雲端”。

一,最初的接班人

為何我會認為,最初老懞是把明玉當作事業的接班人來培養的?

一是從明玉打亂他的商業佈局使公司蒙受巨大的商業損失而沒被追責可以看出。

二是派她赴美參加全國企業家聯誼會。現實世界,這種“企業家”級別的活動,如果大老闆不親自出席,也只有小老闆有資格參加,像明玉這種“外人”,想都別想。所以,在那個時候,老懞真沒把明玉當“外人”。

三是明玉在美國出差期間,自由行動的個人費用完全不受限制。說明老懞給明玉的待遇,從來就不是“外人”標準。

四是老懞的兒子,在開劇階段,確實是個不堪大用的“混小子”。

二,老懞改變初衷

但是之後,因為明玉犯的一連串的錯,則是蒙老闆不能接受的。於是,從絕對的“信任”到“懷疑”到“放棄”,老懞的轉變讓我看到了一個職場中常見的現象——一些有德有才的高素質人才,卻並不能走上高位的事實。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請跟隨劇情,從明玉犯的幾次明顯的錯誤來看。

蘇明玉第一次犯錯是十年前。劇中,蘇明玉因不知老懞生死,不顧個人安危爬上醫院四樓VIP病房後對柳青講的。她說,她當時在師傅已經要求停止跟進項目的前提下,為了個人業績,私蓋公章,私籤合同,掉進對方的生意陷阱,導致公司損失三十多萬。

別的不說,就“私蓋公章”這事兒,現實中沒有一家公司的領導會姑息這樣的錯誤。被公司送去大牢是最正常的結果。不交法律嚴懲、開除走人,那已經是仁至義盡。像老懞那種挺身而出,主動承擔所有責任的劇情,是該劇最大的“梗”。

這裡面大有文章!只是,編劇沒有明寫,關於這一點,我會在以後的文章裡揭開真相。

第二次犯錯:蘇明玉好像是忘記了十年前的舊賬。在老懞明確告知“洪總的項目你不要管了”的前提下,由於聽信柳青的“謠言”,在老孫的誘逼下,親自飛去成都找洪總,還上演喝酒的苦肉計。結果,搞砸了老懞的全盤佈局。這一次,她一下子讓公司損失了多少?按老懞的說法“一兩個億的合同”,“直接砍了五個點”。

對於企業來說,那“砍掉的五個點”是企業真金白銀的淨利潤。對於一個生產數控機床的傳統企業,本身有多大的利潤空間?這種跟了大老闆十多年的人,還犯這種錯誤,還會被重用?說明什麼?說明直到那個時候,明玉在老懞心裡的價值,還遠遠不止那個價位。這些損失,老懞擔得起。另外,老懞確實是“經過事兒”的人,他心裡有數。(關於這部分的劇情,其他文章詳述。)

為何有才有德的人得不到重用?《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已完美詮釋

但是,自明玉第三次犯錯起,老懞就開始質疑她的能力和忠誠了,她在老懞心目中的地位開始逐漸下滑。

第三次,在“蒙孫大戰”中,在老懞已經“交底”的前提下,在出國期間,蘇明玉被柳青一個電話給叫了回來。 這種“明擺著不聽話”的節奏,怎麼能讓老懞心裡不起芥蒂。

緊跟著,又有了蘇明玉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犯錯,因為接到父親生病的消息,臨時改變主意,沒有繼續跟蹤孫副總,錯失抓住孫副總“吃裡爬外”的直接證據的機會。老懞在心裡打鼓,明玉沒有作為接班人必須的“大局觀”意識。

之後,明玉與老孫的矛盾激化,她再三要求見老懞,老懞則在電話裡對明玉進行旁敲側擊,“不要只盯著眼前的業績,要將眼光放長遠些”“不要老想著派系鬥爭”。但是明玉呢,不僅全聽不進去,還聯合柳青向老懞“發檄文”,搞得老懞只得詐病……

直到明玉為柳青“虛報業績”的罪責開脫。為犯錯的人求情,在老懞看來,明玉的變化正朝著他期待的反方向發展,明玉的未來已經脫離他的掌控,他必須放棄明玉作為接班人的培養計劃。

三,重新考慮接班人選

於是,老懞重新考慮起接班人的人選。明玉幫老懞把兒子帶回正路,正合老懞心意。

如果說對於公司中高層來說,出類拔萃的業務能力和對企業的忠誠度是重要的考核尺度;那麼,是否具備“長遠眼光”和“大局觀”則是老闆們考核接班人的重要標準。

從江南江北公司的賬目一起清查開始,明玉就明白,她在老懞心中的地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明升暗貶的操作方式,只是老懞對外的障眼法。所以,在“父親需要全天候照顧”和“坐上一個不合適的位置”的兩難選擇中,“主動請辭”是對雙方最好的交待。也是她在整個劇中堪稱完美的一次職業表現。在現實世界,像蘇明玉那樣功成身退還能保持和老闆一家“生意不成情誼在”的關係,也是個好樣板。

為何有才有德的人得不到重用?《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已完美詮釋

現實中好多人不明白,為何自己那麼努力工作,卻不能得到領導重用;為何有德有才的人,不是最後的職業贏家。這其中的原因,《都挺好》都替你回答了。

這裡,再劇透一個明玉犯的最大的錯——她從不去琢磨老懞的想法,只憑自己的一腔熱血勇往直前。她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是以公司利益為先,老懞就應該對她重用有加。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老闆最看重的是,下屬在翅膀沒有完全長成前的“言聽計從”,下屬必須做到全身心為老闆和公司利益考慮並容不得半點瑕疵的絕對信任,還有接班人能否有“大局觀”和“看長遠”的能力。而明玉不諳此道,最終失去了成為“企二代”的機會。

但也許,放下身上“報恩”的枷鎖,獲得職業的自由選擇權,是她希望的另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