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一個從中國來的武術達人,捲入了唐人街的血腥戰爭中

1、主題/領域:(主題領域是否專業,有沒有明顯bug)

對於整個西方世界的普通觀眾來說,最著名的中華文化icon必然非李小龍莫屬。頭頂著“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這些當之無愧的光環,昆汀下一部電影長片《好萊塢往事》的預告片都在不斷提醒世人李小龍直到今天都不止是字面上的傳奇。

李小龍與長子李國豪“被詛咒般”的早夭時至今日仍然算是影史的奇聞軼事,他們在功夫電影上的遺產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當代——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部《戰士》就是這樣一部屬於李小龍的遺產,一部可能是歷史上最後一部值得冠上李小龍名義的精神遺作。

《戰士》是李小龍生時用了多年研究的項目,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來得及製作及發表,就被埋到了歷史的長河中。好在這些年他的女兒李香凝在收拾他的遺物時發現了《戰士》的大量關係本計劃和手稿,並在2015年把這個本子賣給了Cinemax,於是我們才得以在2019年的今天,重新一窺五十多年前功夫片宗師心目中最想拍的那個功夫美劇。



2、劇情/編劇:(編劇的水準,劇情的設置,以及節奏的把握)

《戰士》的故事其實和大部分李小龍電影沒什麼大區別——簡單,粗暴。

故事將鏡頭對準內戰後的舊金山唐人街,從戰亂不斷的清朝遠渡重洋被賣到美國的豬仔中,混著一個神秘莫測,功夫高強的華人ah sahm。憑藉出眾的拳腳功夫幾下打出自己的名堂後,ah sahm一邊要在黑勢力盤踞的唐人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子,一邊又要不忘初心踐行遠渡重洋的最終目的——找到兩年前逃到美國來的妹妹。

而唐人街不止住著唐人,與華人黑幫陰謀勾結的惡警,扼住華人生存命脈的政府,不甘心被華人搶走生意的本地白人流氓和不同堂口華人黑幫的勾心鬥角攪起了唐人街的風起雲湧,而在這一切之中周旋站出來的,不用多想,肯定會是那個李小龍化身的主角ah sahm。

《戰士》的編劇如何被罵座過時我想都不過分,把武俠片的故事搬到種族大熔爐的美國社會中去,劉偉強拍過《中華英雄》,成龍演過《上海正午》,就連黃飛鴻都有機會去美國拍一部《西域雄獅》,可是仔細看看這可是五六十年前的本子啊。李小龍仍然把自己對那個種族歧視遠遠比今天更加嚴重的時代的憤怒統統寫進手裡的劇本中,不同社會階級,不同種族信仰的角色沒有被笨重的標籤所絆住,每一個角色身上都沒有被非黑即白的鎖死。

最值得對比的我想應該是馮德倫和吳彥祖主導的《深入惡土》,與這部同樣主打東方功夫武俠元素的美劇相比,《戰士》就顯得傳統多了,沒有花裡胡哨的西方化商業化;即使操著沒那麼標準的廣東話,仍然全力展示還原那個華人只能淪為黑幫,苦力和妓女的黑暗時代。在文化的厚重性上,我更覺得《戰士》像是那部Netflix的《馬可波羅》。


《戰士》一個從中國來的武術達人,捲入了唐人街的血腥戰爭中


3、 拍攝/特效:(畫面構造是否宏大唯美,專業領域場景是否真實,特效是否五毛)

世間再無李小龍。如果拿《唐山大兄》《死亡遊戲》的動作指標來要求《戰士》無疑是強人所難,甚至拿馮德倫找來香港武行龍虎武師們打造的硬核動作劇《深入惡土》相比,《戰士》都顯得還是軟了一點。

儘管如此我也覺得《戰士》的武打絕對算得上業界中上游,與動作劇之恥的《鐵拳》相比,《戰士》真的能看出點過時動作片的味道。

除此之外,《戰士》比較留意的點還包括“為所欲為”,情色段落紛至沓來讓我一度確認難道這不是HBO嗎……?

4、演員/表演:(演員是否大咖,在本劇角色裡的表演是否出色)

全劇最吸引人注目的肯定是飾演劇中“李小龍”ah Sahm的Andrew Koji。終於小屏幕上的亞洲面孔不是鄭肯,黃經漢,林峰這些老面孔,我們上次看到這個英籍日裔跑到好萊塢混的亞洲面孔還是上禮拜的《美國眾神》S02E04的IT之神。拿李小龍的要求自然是一塌糊塗,只顧得上耍帥;可是如果拿《瘋狂亞洲富豪》的審美來要求……那我還挺喜歡這種亞洲形象啦。


《戰士》一個從中國來的武術達人,捲入了唐人街的血腥戰爭中


5、音樂/音效:(音樂和音效配合本片的契合度,以及是否宏大澎湃)

音樂部分是我最不應該班門弄斧的了吧,除了歌舞片我很難去在意這方面的影響。特別注意到的是這部劇除了用了好多那種你一聽就特別中國的古典音樂點綴外,片尾曲則用了remix伍佰《白鴿》的蛋堡的《史詩》,一首還算好聽的臺灣嘻哈音樂,推薦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