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張旭,是我國唐代大書法家,他性格豪放,好飲酒,被人稱為“張顛”,所寫的草名也被稱為“狂草”、“醉草”。

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張旭是大詩人李白的酒友。李白“斗酒詩百篇”,張旭則是“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杜甫《飲中八仙歌》)。

和李白一樣,酒刺激了張旭的書法,當處於創作“洩洪”狀態的他們,處於“相逢無紙筆”的尷尬,恨不得將自己化作一支筆,飽蘸狂狷的墨水,在塵世的宣紙上,“揮筆如流星”般一氣呵成胸中的激情。從時機言,這才是創造的“癲瘋”——巔峰狀態。此狀態若失,創造的靈感和激情也就退潮了,“清景一失後難摹”,“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所以,酒醒的張旭復觀其“醉書”,“自以為神,不可復得”,也可見出酒中得來的神來妙筆,是匠人們終生也摹不出的。現代大畫家傅抱石先生有一“往往醉後”的書畫閒章,反映的也是對醉後作品的重視。可以說,酒神有時就是藝術之神,生生不息地為中國藝術造就血液。

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有時,他乾脆不用筆,而是用頭髮蘸墨,然後把腦袋抵在紙上,左右搖擺,上下舞動,用頭髮寫草書所寫的字都極其精彩。酒醒後,他自己也奇怪,怎麼能寫出這樣好的草書,勢如舞劍,狀如雲煙。

他的書法初化於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字字有法”的章法,又融入漢代書法家張芝草書的筆意,創造出恣肆飛揚、變幻莫測到驚世駭俗的張氏狂草。

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對於他那前所未有的狂草是怎樣煉成的,張旭自己有一個形象的總結。他說:“始吾聞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唐代的另一位詩人李顧,寫了一首《贈張旭》五言古詩,生動地描繪了他的精湛技藝和狂放不羈的性格:“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露頂據朝床,長叫三五聲。興來酒素壁,揮筆如流星。下含風蕭條,寒草滿戶庭。問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接,右手執丹經。目視實漢,不知醉與醒。諸賓且方坐,旭目臨東城。荷葉裹江魚,白甌貯香杭。微祿心不屑,放神於八鉱。時人不識者,即是安期生。”

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這首詩的大意是,張旭老先生性喜酒,性情豁達不會謀生。鑽究草書隸書的奧秘直到頭髮皓白,人稱太湖的精靈(張旭系江蘇太湖邊上人)。喝醉酒後帽露頂,盤腿坐在睡床上,拉長嗓音大叫三五聲。興致上來就提筆在白淨的牆壁上揮酒,疾如流星一般。房屋漏風寂寞冷落,荒草長滿庭院。家裡有什麼呢?生活上的事都不在乎。左手拿著蟹即下酒,右手棒著煉丹的經書。睜大眼仰視天空,不知道自己是醉還是醒。客人們剛剛坐下,太陽已臨近東城。用荷葉裹著江魚,白瓷盆盛著香米飯。當官的那點徽薄俸祿不屑一顧,將精神關注於宇宙之中。人們不認識的那個人,就像一個神仙。

張旭,喝最烈的酒,寫最純粹的狂草

與張旭並稱的還有一位酒肉和尚懷素,他也是唐代書法家,比張旭稍晚些。懷素像魯智深,豪爽隨便,不拘小節,好喝酒,喜吃肉,自稱“狂僧”、“醉僧”。他也總在喝得天昏地暗、酩酊大醉時,提筆揮西,字寫得吞吐萬千、氣勢磅礴。因為他也是以狂草字體著名,所以,人們將中國的狂草藝術說成是“起於張,成於素”,張旭、懷素也被合稱為“顛張醉素”,都與酒不可分割。

總之,張旭這種藉助於酒的發酵,而使詩書血脈賁張的如山成熟,已永成後世仰止並苦攀的高山。是啊,這麼“恬雅秀潤”的詩句,用“變化不可端倪”的草書寫之;反之,這麼好的草書,寫出這麼“恬雅秀潤”的詩句;詩書合璧、相映交輝。

同出一筆,同出一手,這麼絕配的詩書酒三才奇人,古往今來能有幾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