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魏鳳春:當前應有“人棄我取”的思維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展望本週,海外經濟方面,在市場修正對美國經濟很快將陷入衰退的悲觀預期後,市場對經濟預期與流動性預期開始出現擺動。目前市場對美國經濟質量似乎存疑。一季度實際GDP環比增速3.2%,超出預期的2.3%,不過GDP平減指數環比增0.9%,弱於預期的1.2%。並且,消費也存在隱憂,居民消費增速一季度環比增速為1.2%,較上期2.5%繼續回落。美元指數未顯示出應有的強勢,而是先漲後跌,最後錄得-0.14%。國內經濟方面,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轉跌為升,一部分是春節因素的擾動,考慮增值稅減稅的正向貢獻,4月利潤大概率為零或者小個位數增長。

魏鳳春指出,具體來看,A股儘管基本面向好,但股市對宏觀政策的調整預期反應較為劇烈。魏鳳春認為,政策不會有實質的大幅收縮空間,內地與香港聯合監管對北上資金無顯著影響,市場對政策調整預期可能反應過度。當前情況下,有必要有一定的逆向操作和“人棄我取”的思維。因此對A股維持中性,結構上金融和科技並重。港股在基本面、估值和資金改善等綜合因素支撐下,較A股或有相對更優表現。對港股保持積極,結構方面恆生國企指數相對佔優。

債券市場,4月份以來利率債顯著調整,對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的調整預期已有接近充分的反應。在期限曲線陡峭的情況下,利率債出現更大調整的可能性較低,因貨幣政策預期與經濟增長存在內部協調,中長端利率調整幅度相對有限。對債市保持中性,結構可考慮以中低等級信用債為主,以中長期限利率債和可轉債為輔。

原油方面,美國將結束伊朗石油購買豁免,可能對原油供給構成擾動,但特朗普也同時對歐佩克施加壓力,要求增加供應以降低油價。預計油價上行空間有限。對原油轉為中性。預計金價將受益於美國貨幣政策寬鬆預期的升溫,建議考慮小幅超配。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