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葬懸棺,古人如何將百斤棺材送上懸崖峭壁?

在湘鄂渝黔陡峭如劈的巖隙中,經常會發現一具具漆灰色的巖棺,它們距地面幾十米至數百米不等,仰望棺木高懸雲霧中,令人備感神秘莫測,這便是中國古代神秘的懸棺。

崖葬懸棺,古人如何將百斤棺材送上懸崖峭壁?

古人為何採用這種絕壁洞穴法來安葬亡靈?在科學並不發達的古代,又是採用何種方式將棺木安置到懸崖峭壁上的?類似的團團迷霧,給懸棺現象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同時也給國內外考古界出了一道千古難解之謎。

其實懸棺葬這種葬喪禮制的形成,與實行懸棺制的古代民族和老百姓的信仰與崇拜有著密切關係,據古代遺留的相關史料和現代的考古最新發現分析,實行懸棺安葬有多種解釋: 一是借諧音“高棺(官)”,讓祖先葬在山崖上像星星、月亮一樣看著子孫後代,使後世能夠繁榮昌盛;二是因為高山險地能防止人和野獸的侵擾,且崖墓通風向陽乾燥,有利於棺木的長期保護,可以讓祖先在寧靜幽冥的世界中永遠安息;三是認為葬得越高,離天堂越近,昇天越快;四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遊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

對於懸棺的安葬方式,歷代典籍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唐人張鷟的《朝野僉載》中說:“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屬飲宴舞戲一月餘日,產盡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即終不復祀祭。”

由此可見,懸棺是古時五溪蠻的殯葬習俗。五溪蠻是古時對分佈於今湘西及黔、渝、鄂等省市交界地少數民族的總稱,因其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亦稱“武陵蠻”。這在《南史.夷貊傳下》中有著明確的記述:“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謂之五溪蠻。” 他們主要從事農業、染織業,西漢初曾在此地設置武陵郡。東漢時這些少數民族頻頻聚眾起義,據《後漢書.南蠻傳》記載:“光武中興,武陵蠻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單程等據其險隘,大寇郡縣。” 後來五溪蠻逐漸南遷,與今土家、苗、瑤、侗、仡佬等族有淵源關係。隨著種族的遷徒、文化的交流,五溪蠻的懸棺葬俗也逐漸波及到南方的十餘個省、區,甚至影響到東南亞;其內容也日顯豐富,棺形由船簡化為似屋、似函、似臼、以至普通棺具,葬法也由天然洞穴而至鑿穴、而至設棧搭架,最終發展成為我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現象。

關於懸棺的放置方法,據知情人講,老人在未死時就選好一個巖洞作為葬地,命小輩營造,以便死後能夠及時安葬。工匠們用“放虹”的辦法進巖洞做好地基,然後再將棺木化整為零一塊塊吊下來,在巖洞裡就地再安裝成。等人去世後,將屍體和隨葬品分別用同樣的方法懸放下來,安置在棺中。所謂“放虹”就是用繩索將物體自山頂懸蕩而下,最長可放至300至500米長,由於繩索是用葛麻加細篾、皮條搓就的,故不易磨損或被飛禽猛獸咬斷,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藥農到險絕深幽的巖壁上採藥,也大都採用這種方法。

從以上記述可以看出,古代實行懸棺葬的民族是重孝而厚葬的。在他們看來,先人的棺木懸得越高就越孝順,這需要相當的財力和物力,恐怕當時只有極少數富族方能辦到,這也許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懸棺並不是普遍現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