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真的贏了小米嗎?擠掉財報水分,其實未必

5年前,格力跟小米兩家董事長立下了10億賭局,對比5年後兩家品牌的營業額。現在這個賭約結束了,從小米集團和格力電器雙方2018年年報,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格力和小米披露的雙方營業收入分別為1981.23億元和1749.15億元,看上去格力很佔上風。但是背後小米彷彿更甚一籌。

格力真的贏了小米嗎?擠掉財報水分,其實未必

慢慢分析以後可以看出,格力去掉其他收入之後,格力1981億元的總收入重,主營業務收入只剩下了1706億元。這個結果與此前董明珠高調的宣稱格力會在2018年營收突破2000億大關對比來說,還是非常打臉的,同時她的預計市場額也高於現實。這真的可以說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啊。

格力真的贏了小米嗎?擠掉財報水分,其實未必

從小米的總收入來看,扣掉大約13.4億元的其他收入之後,主營業務總營收是1736億。非主營業務帶來的收入只有13.4億元,而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三架馬車帶來的總收入達1736億元。單憑雙方的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很難說格力贏了。並且小米在手機行業取得的銷量是格力沒辦法比的,雖然小米設計了空調領域,但在日前的發佈會上,獲得廣泛的用戶觀眾就可以看出來,小米市場未來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格力真的贏了小米嗎?擠掉財報水分,其實未必

格力有一個措施讓經銷商亞歷山大,那就是"先打款後拿貨",這樣的財務處理方式使得經銷商的壓貨情況隱藏很深,這也是格力的一大失敗原因。

格力真的贏了小米嗎?擠掉財報水分,其實未必

回顧小米在2014年的賭約,當時的小米的全年營業收入不過265.8億,而格力電器的全年營收是1200億,雙方當時的差距是800多億。2018年格力電器全年營業收入是1981億,小米是1749億。5年間的時間,格力電器營業收入增長了不到一倍,小米卻增長了將近5倍。小米的速度一般人看了都會吃驚,這背後是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未來,小米也一直在路上,致力於做到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