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層出不窮,引來交易所集中問詢

4月29日,A股震盪走低,熱點題材大幅回調,業績成為個股強弱的分水嶺。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尾聲,重磅藍籌19年一季報紛紛出爐。而上市公司業績“變臉”也再度來襲。

Wind數據顯示,自4月22日以來,已有4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僅27日~29日就有12家,其中大部分公司下修前期披露的2018年業績快報。

各式業績下修“層出不窮”

4月29日早間,唐德影視(300426)公告業績修正,修正後預計報告期內,實現營業利潤-8.84億元,同比下降558.48%;實現歸母淨利潤-9.27億元,同比下降581.55%;基本每股收益-2.32元,同比下降-583.33%。

唐德影視公告稱,業績差異主要因採納會計師建議,調減了若干電視劇項目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此外,公司對可能存在減值損失的相關資產補充了計提資產減值。

此前,新海宜(002089.SZ)2019年2月28日披露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利潤5636.3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59.8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17.7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35.71%。

4月27日晚,新海宜發佈業績修正公告稱,預計報告期內實現營業利潤-7.1億元,同比比上年減少653.9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2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2.19%。

僅實現營業利潤這一項,從“較上年同期增長159.81%”修正為“較上年同期減少653.94%”。新海宜對業績大幅下修原因稱,主要因參股及控股子公司的股權投資計提減值、存貨計提減值及計提壞賬造成,三項合計減少新海宜歸母淨利潤3.99億元。

此外,金盾股份(300411.SZ)4月26日公司公告稱,下修業績從淨利潤1.18億到虧損17.9億,較上年下降-2616.38%,下修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北訊集團(002359.SZ)年報業績“變臉”三次,公司4月28日業績修正公告顯示稱公司2018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15.52億元至10.35億元,同比下降577%至815%。此前2月28日,公司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預計2018年年報盈利8452.69萬元。

消息一出,4月29日,北訊集團股價跌停,3.15萬名股東如遭“當頭棒喝”。

“變臉”公告引來問詢函

A股上市公司頻現業績“變臉”,上交所的問詢函如期而至。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9日滬深交易所已共披露問詢函件75件,其中不少為針對年報及業績修正的發函追問。

歐菲光(002456.SZ)2018年報顯示,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5.19億元。此前,公司在2018年10月20日披露的業績預告中預計的淨利潤18億元--20.5億元以及在2019年1月31日披露的業績快報中預計的淨利潤18.39億元相差巨大。歐菲光稱,業績差異主要原因為存貨相關的跌價準備計提和成本結轉合計243,676.72萬元,以及計提壞賬準備7,510.21萬元。

問詢函要求,公司2018年存貨減值差異性及2019年一季度存貨出現減值的原因及時點,及公司前期業績預告中未能發現此問題的原因。此外,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用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大規模存貨結轉成本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

大幅下修業績的金盾股份,公司稱原因是對收購江陰市中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強科技”)、浙江紅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相科技”)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以及對4宗訴訟案件計提預計負債。

深交所對此發佈關注函表示高度關注,要求公司詳細說明業績快報修正的具體決策過程;商譽減值、預計負債計提的具體金額及業績修正方式具體時點和及時性。

此外,報告期內,金盾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中強科技、紅相股份均未能完成業績承諾。關注函還要求金盾股份說明,在披露2018年度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時是否對中強科技、紅相科技進行減值測試,當時未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業績預計不審慎的情形,及商譽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並結合收購時的盈利預測情況,說明2018年計提商譽減值測試的計算過程。

ST秋林(600891.SH)4月24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預計2018年度虧損39億-43億元,主要因黃金板塊應收款項合計達22.91億元轉入其他應收款並全額計提減值,同時衝減銷售收入26.58億元。此外公司仍有一系列應收款及預付款無法收回,致資產減值損失。

24日深夜,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其說明應收款單位的具體名稱、與公司及實控人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致款項無法收回的原因及具體責任人,並要求公司全面自查導致公司鉅額資產損失的具體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