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史书明文记载的蜀汉人口

据西晋王隐《蜀记》记载:

刘禅又遣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该记载被裴松之记录于《裴注三国志》之上,历朝历代引为信史,我们初中的历史课本,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说法。

但随着现代人对三国史的研究深挖,“蜀汉人口仅九十四万”的论证频繁得到质疑。

本人经过多方论证后,也对此数据产生了极大怀疑。文章中我以多种角度论证,希望能探秘出蜀汉最接近真实的人口数字。

疑点一:益州人口有断崖式下跌?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全国总人口高达四千九百多万。其中仅益州人口就达七百万之众,这里还不算因为古代户籍制度不完善而没有统计的黑户。如果也算上的话,益州人口只会更多。

东汉后期,人口达到鼎盛,有数据显示人口高达五千七百万人,作为天府之国的益州之地,承平日久之下,人口必定更上一个台阶。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东汉人口分布略图

据张鲁谋士阎圃所说仅汉中一郡就“户出十万。”

刘备谋士庞统和法正也都曾以“户口百万”为由劝说刘备夺取益州,可见益州人口之富饶非虚。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益州仅蜀郡就有180万人

但相对于仅数十年间益州人口就下降到九十四万,人口损失高达87%!难道益州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天灾人祸吗?

首先,从战乱分析。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张角三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更是给予东汉王朝沉重一击。

据《后汉书》查证,黄巾起义的主要范围在中原一带,对于益州的影响十分有限。对于黄巾贼的记载只有“益州贼马相,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旬月之间,众至十余万。”

但随后就被州从事贾龙领兵数百轻描淡写平定了。可见马相十余万都是乌合之众,能被数百人平定,也说明没有造成重大伤亡。

其后刘璋保境安民,虽和张鲁互有一些小摩擦,但有东州人数万户进入益州定居,汉中也有关陇逃难之家数万户定居,此时的益州人口当做加法。

公元212年,刘备进攻益州,战事持续了两年就结束了。战祸波及的范围基本在涪县、绵竹和雒城一带,其他郡县基本上是顺风而下,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战斗,自然也谈不上人口大规模流失。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刘备行军路线图

综合以上来说,战乱使益州有人口断崖式下跌的说法是不合理的,那是不是天灾在作祟呢?

我翻阅了《后汉书》《三国志》,并未查到益州有大规模天灾的记录。所以,此条也不成立。

疑点二:人口结构有悖自然常理?

按照《蜀记》的记载,蜀汉男女口九十四万,按男女出生率对半来看,蜀汉男子仅五十万左右,扣除恐怖的官吏数量四万人,再扣除老弱病残,蜀汉青壮怕是不足四十万!这其中还有十万军人,扣去之后,青壮在社会构成当中的比例就十分奇怪了。

如此稀少的青壮人口分布在蜀汉一百多个县中,可以说是劳动力严重不足,令人不敢相信。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红圈内为蜀汉重兵驻守区域

再说军队,姜维常年驻守沓中,手下有数万军队,对魏国的前线汉、乐二城是蜀汉重点防御的城池,驻守人马不会少于两万。

巴东和江州乃三国交汇之处,蜀汉常年都有万人驻守。

南中蛮汉杂居,经常有叛乱发生,故而也助手着数万人马以备不时之需。

成都是京都重地,人马也不可能少于一万。

这样看来,仅几处重地就至少需要七八万甚至十万人马!如果蜀汉真的只有十万士兵,那其他一百多个县就不需要人驻守了吗?值得深思。

蜀国的官民占比也非常值得一提,按照王隐给出的数据,蜀国官民占比1:20十分恐怖,几乎是中国历史之最。这里也是一个疑点,小小蜀汉,真的会有这么多官吏吗?抑或,四万官吏对应的,真的是不足百万的人口吗?

蜀汉兵马有多少?人口究竟有几何?

公元228年,诸葛亮屯汉中,摩拳擦掌准备北伐,上完《出师表》后,后主刘禅下诏昭告天下,意在鼓励北伐。其中说道:“今授之(指诸葛亮)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

由此可见诸葛亮北伐之势大,虽然不见得就是后主所说的二十万众,但也必定不是小数目。

后来诸葛亮一出,三郡叛贼归降,魏国中央震动更是说明了诸葛亮有夺取关中的实力,不容小视。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诸葛亮行军路线

还有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徐徐渐进,平取陇右”,兵法云“十则围之”,可见诸葛亮对其兵力的自信,司马懿后来对其也是拒不应战,更进一步说明了诸葛亮之势大。

再说诸葛亮素有吞魏之志,如果他真像某些人说的率军五万北伐就想灭魏,怕是会被笑掉大牙。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北伐之众不少于十万人,蜀汉之军队总额应该在二十万上下。

人口数量可以由军队反推一下,按古代习惯的“十抽一”之法反推,蜀汉至少有两百万,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值得注意的是,本就人口众多的益州,在诸葛亮掌权之时,蜀汉大治,人口也应做加法。

蜀汉农业发达,水利四通八达,手工业更是兴盛,军队占比可能会更小一些。

虽然蜀汉后期经济退步,百姓面有菜色,姜维又频繁北伐,穷兵黩武,但对人口的数量还是没有太过于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思考再三,大胆估计蜀汉人口应在四百万上下!这个数据,你意外了吗?

史书记载就是错的吗?那人口都去哪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凭什么说西晋王隐的数据是错的,难道你一个千年后的现代人比古人还清楚吗?

我想说的是,我没有说王隐提供的数据是错误的,但是正确≠真实。

首先我们稍微了解一下王隐此人。据《晋书》记载,王隐出生于陈郡,泰兴二年为著作郎,撰写晋史,但很快就被踢走了。因为什么呢,晋书说王隐这个人虽然好写书,但是文笔太差,还喜欢胡扯。他写的说规规矩矩平铺直叙的地方,都是他爸写的。胡说八道不知所言的地方,才是他写的。

这样一个人,非蜀人却写《蜀记》,其真实度令人存疑。

即使其在著作郎期间阅读了大量蜀汉的档案,那也只是流于表面,不是陈寿一样的蜀人,又怎么会深有体会蜀国之事呢?在一些数据上王隐可能都没有查证过,就记载了下来。

所以,蜀汉“男女九十四万口”这个档案或许是真的,刘禅递出的降表也是这样写的没错。

蜀汉人口究竟几何?我且为诸君论之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但,不代表是真实的人口数量。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非常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黑户,尤其在战争年代更甚。

战争一来,当地百姓或是移民或是进山,总之,人口失踪了,当地自然销户。新任官员到任之后,根本没能力搞人口普查,只能对照以前的普查结果。这一看,以前这里有十户交税,现在只有两户了!但真的就是死了八户人家吗?不然,大部分就是人口流动的问题而已。

还是世家大族隐匿人口。在战乱年代,世家大族,当地豪强都是各方诸侯拉拢的对象。他们在战乱年代也可很滋润,可以不交税,可以拥有无数的土地。他们的家族无论仆人还是贵人,只要没分家,那就算一户人家!所以在世家中隐匿的人口也是十分庞大的

综合来看,蜀汉国力还是比较强盛的!当然,相对应的魏国吴国,也比想象中要更强大一些。


  1. 我是淮上大先生,关注我,我们一起发现新历史。
  2. 本文原创首发。
  3. 参考资料:《裴注三国志》《后汉书》《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