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12月1日,韓國3家運營商正式推出商用的5G網絡。12月5日,高通為全新的5G旗艦芯片舉行發佈會,這些都表明5G已來。相比於4G、3G,5G是革命性的,其帶來的不僅僅是下載速度的加快,還有0.0001秒的極低延時,這種特性將會催生一大批高科技應用。

事實上,5G將會更加徹底的改變我們這個世界、改變我們的生活,所有美國硬是不敢將這一底層網絡開放給華為,其顧慮頗深。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2019年,5G的元年

明年,將是5G的元年。只是在大戲即將開幕之際,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

知道UT斯達康的人,說明也是快上了點年紀的人。不知道的人則可以順便來聽聽這一段精彩的故事。

時間回到20年前,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1998,那一年那英演唱的《相約1998》紅遍全國。但在通訊領域最大的事件則是一個長著一臉“大鬍子”的叔叔,硬生生的從GSM和TD-SCDMA的縫隙中,一手拉扯出了一個叫“小靈通”的“私生子”。

這個“大鬍子”叔叔就是吳鷹,其在北京的昆明湖畔創辦了一家叫“斯達康”的公司,後來這家“斯達康”公司和美國硅谷的一家“Unitech”公司進行了合併,所以名稱就變成了“UT斯達康”。這個“UT斯達康”當時在“大鬍子”的帶領下,押注了一項大家都不看的落後技術,一項簡稱PHS的無線市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技術,即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小靈通”。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小靈通之父吳鷹

但這一次的押注,成就了“大鬍子”、成就了“UT斯達康”、也成就了“中國電信”,甚至間接成就了華為,堪稱人世間最美的神話。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說這個“小靈通”是“私生子”?因為,原本“小靈通”就不應該存在的。其不但技術落後,還屬於靠打政策擦邊球才得以降臨的。原本中電信只有“固定電話”的經營牌照,並不能經營“移動電話”,那只有中移動、中聯通才有此權限。

但正是因為沒有,中電信才更加的期盼著能“移動”,日思夜想的都是怎麼讓自己的座機“移動”起來。所以無繩電話就出現了,但其仍然還是不滿足,畢竟無繩電話移動的距離實在是太有限了,只能移動個幾米,超出範圍則歇菜了。而此時,“大鬍子”正是看準了電信的心思,主動求上們來推銷“固話的補充和發展”業務,雙方一拍即合,上馬“小靈通”!對,就是以“固話的補充和發展”的名義上馬一種叫做“小靈通的”移動業務。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小靈通,通過價格找到痛點

小靈通,又稱無線市話(Personal access System)簡稱PAS,該技術源自日本,是一種個人無線接入系統。它通過微蜂窩基站實現無線覆蓋,將用戶端(即無線市話手機)以無線的方式接入本地電話網,使傳統意義上的固定電話不再固定在某個位置,可在無線網絡覆蓋範圍內自由移動使用,隨時隨地接聽、撥打本地和國內、國際電話。

光看概念,“小靈通”似乎還不錯。但其實,小靈通相對於當時十分成熟的中移動的“GSM”、中聯通的“CDMA”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落後的技術,主要說來存在以下幾個弱點:

1、不能漫遊:只能作為“固定座機”的補充和“延伸”;出了市區,小靈通就不靈了,任憑你呼天叫地,它也懶得理你。

2、網絡覆蓋差:小靈通基站功率非常低,同樣區域範圍,就需要佈設更多的基站,但為了節省成本,一般佈設密度都非常低,這就導致信號非常差。當時很多用戶回家後,小靈通手機都是沒有信號的。

3、性能差:開著車是沒有辦法打電話的,因為基站切換太快、信號經常掉。

4、技術機制落後:所選擇的通訊技術機制相比GSM、CDMA就是一種落後的淘汰技術,國際上沒有什麼玩家。沒有玩家,自然導致被冷落。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UT斯達康,成也小靈通,敗也小靈通

但是,小靈通還是快速的爆發了,原因有二:

1、當時中電信,由於牌照限制,只能經營“固定電話”,急迫的想做“移動電話”,畢竟“移動”是趨勢、是未來。所以,他們就是冒著被點名的風險,也是要打著“固話的補充”這種擦邊球上這種落後的、即將被淘汰的技術。

2、便宜:雖然小靈通有著一堆缺陷,但是其有一個秒殺四方的優點,那就是便宜。當時手機貴(千元以上)、手機通話貴(市話3毛錢一分鐘且不分打出和接聽,長途7毛錢一分鐘,長途加漫遊則1.3元一分鐘),而這正是用戶的痛點,非常非常痛的痛點。電信找的非常的準,直接通過低價策略衝擊市場(小靈通接聽不要錢、撥打1毛9)。這樣,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就將小靈通的用戶量發展到了1個億的規模,相當的迅猛。

小靈通成就了“大鬍子”吳鷹。正是因為“大鬍子”吳鷹藝高人膽大,主抓了電信的鬼心思,敢於下重注,所以贏得了“小靈通”之父的榮譽。後還被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拯救亞洲金融危機的亞洲50位明星之一。這也為其在國內贏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據傳,當年其還主動調停了馬雲、馬化騰之間的矛盾。

小靈通成就了“UT斯達康”。正是因為大家都不看好小靈通,所以開始階段,“UT斯達康”根本就沒有對手,這讓其迅速佔領了廣大的市場。鼎盛時,“UT斯達康”年收入200多億人民幣,市值高達70億美金,而做到這一切,只不過用了匆匆數年而已。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中國電信,當時沒有移動牌照

小靈通也成就了“中電信”。原本中電信只有“固話”業務,但也因“小靈通”的到位,迅速掌握了上億的“移動”用戶,這為其後面順利獲得3G移動牌照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且3G業務上線後,第一批用戶就是來自於當初的小靈通用戶。

但,市場的規律不隨人的意志而轉移。落後的東西必然還是逃不脫被淘汰的命運。國內3G一出,小靈通就戛然而止,其所使用的無線頻譜也被3G的新貴“TS-SCDMA”所獲得,小靈通必須限期關停。

隨著小靈通的關停,當年在昆明湖畔渡步的“大鬍子”吳鷹也隨之消停,被“UT斯達康”逐出家門。而逐出功臣的“UT斯達康”也還是沒能從鉅虧中回過神來,倒閉,這是必然的。

不起眼的小公司,1996年成立的,2000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股票暴漲287%,市值超過70億美金。但好景不長,隨著中國3G的上馬,“UT斯達康”就“無疾而終”,了無音訊。但顯然,其雖了無音訊,但該賺的都已經賺了,該獲得的榮譽也都獲得了。

小靈通唯一“坑”的就是國家了。明知是落後的技術,明知是沒有未來,但是未來競爭,還是上了。不合理的上,必然很快就需要下。一上一下,所耗費的鉅額投資就算是打了水漂,買單的不還是國家麼?亦或,也可以說,買單的不還是我們普通大眾麼?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當年的任正非,那是相對的鬱悶

當年,小靈通的崛起,讓華為的任正非相當的鬱悶,因此而患得抑鬱症。其時,華為看準了歷史的潮流,在3G上下了重注。但無奈中國的3G牌照因為“TD-SCDMA”的難產一直沒能下發,而這卻讓打著插邊球的小靈通大放異彩。

縱然任正非有著種種的不幹,但面對如日中天的小靈通,也不能無動於衷。要麼說是沒有抵擋住誘惑,要麼說是單純的為了阻擊對手,總之就是,華為也不得不加入了小靈通的市場爭奪中來,上馬小靈通生產線,製造小靈通手機。

好在,蒼天不負有心人。3G牌照雖然姍姍來遲,但總歸還是來了。華為憑藉過早的下注,在3G上賺的盆滿缽滿,為日後華為的迅速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當然,這次的險勝,讓善於總結教訓,天生具有危機意識的任正非,驚出了一身冷汗,其得出了著名的論斷:領先三步成先烈。所以,其後面的要求華為公司所有的應用型技術,只能領先半年左右,絕不可領先3年,因為那樣必然會成為先烈而亡。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當年的TD-SCDMA差點讓華為成為先烈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一晃20年。由於有這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華為也早早的在5G上投入重注,這也讓其在5G技術上,一騎絕塵,獨步天下。

但在摸到通信設備的天花板後,令人感到驚喜的則是,華為找到了另一塊業務作為未來的強勢增長點,那就是手機業務。這兩年,華為的手機業務似乎也有拳打蘋果、腳踢三星的登頂之勢。

但或許沒有幾個人知道,華為的手機業務其實是當年被逼無奈不得不跟做小靈通業務才起的,這就是造化。

5G已來,你還記得當年昆明湖畔的UT斯達康嗎?其間接成就了華為

華為手機業務從小靈通發展而來

當年北京昆明湖畔的一位“大鬍子”叔叔創造了一家叫做“UT斯達康”的公司通過做“小靈通”業務而讓整個通訊行業血雨腥風,但狂風過後,一地雞毛,留下的只是當時在困境中展開絕地反擊的任正非爺爺。

“大鬍子”也好,“小靈通”也罷,都成了匆匆的過客,唯有逐浪者才可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