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纸坊村的于慎行墓地。墓地占地60余亩,墓地刻有万历皇帝御书“责难陈善”四字。墓前甬道两侧,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虎和华表各两对墓内除去植柏树等外,万历还御植白皮松,此种松树为稀有树种,至今仅存44棵,在全国仍属集中面积最多的。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人。17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28岁成为皇帝老师。累官至礼部尚书。由于力谏皇帝,再加上山东乡试泄题事发,于慎行引咎辞职。归隐故里16年,著作颇丰。辞官后的于慎行隐居16年,以耕读田园、优游山水、潜心著述为己事,写诗道:“向来多远梦,从此闭重关。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他另筑居所,并惬意地写道:“归来四壁故依然,卜筑桃源别有天。种树新移彭泽柳,买山旧赐水衡钱。”于慎行为人厚道,素有人望,隐居期间,京城同僚及四方官员过东阿者,无不到于府拜见他乡居十几年间,于慎行写下了很多著作。他写成《史摘漫录》、《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4卷,《谷山笔麈》18卷。他的《谷山笔麈》记述了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考溯精当,纤悉具备,是现在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回乡隐居时,他关心桑梓事业,参与重修《东阿县志》,主持编撰《兖州府志》,并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写《东昌府城重修碑》。于慎行与冯琦、公鼐并称万历前期“山左三家”,三人标举“齐风”,共同推动了万历前期山左诗坛的发展。他的泰山诗文,数量上超过王世贞,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明朝诗坛上有一席之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该墓地有如此大的规模,是万历恩准,并按一品官例给他这位教师建的,当时并派刑部郎中金继震等亲自护送。工部侍郎刘元霖奉旨遣通政司在右通政王永光亲自建造。于慎行的得意门生邢侗在于慎行去世后,帮着求敕,求谥及办理丧葬诸事,于慎行墓地及神道碑刻多由他书写,直到把墓地建筑全部完成。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平阴县于慎行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