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盒马鲜生又双叒叕出问题了。

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近日,盒马鲜生的黄金贝和花甲王被检测出氯霉素超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cue了。去年,盒马鲜生先后被曝出替换产品日期标签、售卖过期食品、鲫鱼被检出恩诺沙星超标等多起食品安全质量问题,让新零售唱衰派更有了“挺直腰杆”的理由。难道有着电商基因的新零售,终究是逃脱不出“假货困境”?

新零售时代,如何做好把关人?

新零售是“人”、“货”、“场”的重构,通俗来讲,就是实体销售的数字化转型。扮演“水电煤”角色的互联网巨头,对于新零售最大的经验贡献,大概就是“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三公里半小时生活圈模式的推广。但是,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将消费者的需求本末倒置了。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希望能让产品更快速地送到用户手中,却忽视了相比较于“拆快递”的快感,“快递”中物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期望是用户更看重的。而在新零售时代,消费者对于平台的要求,也不仅仅限于“能买到”这么简单,更希望平台能够自觉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这一点上,中国的“新零售们”还应该多向老师COSTCO请教。在业界,COSTCO的“精品+平价+会员”经营模式堪称经典。简单来说,就是主要通过会员费获取利润,并以低SKU和低毛利率为会员提供高品质服务:在COSTCO,会员不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只需要考虑需要什么,在节省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的同时,对平台形成依赖。用品质赢得口碑,才能建立起无坚不摧的信赖感,而信赖感也将是新零售通向品效合一的唯一通道。

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用技术赋能,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当然,食品安全的锅不应该新零售来背,但是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千疮百孔的漏洞也是新零售平台回避不了的。在新零售发展的这几年中,相比较于产品管控,平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场景的划分和占领上,比如盒马鲜生、谊品生鲜、7FRESH、美团/饿了么买菜等,都在目标人群和场景上有不同的定位。

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互联网巨头们向来擅长高利润率的轻资产运作,但是新零售既然致力于线上和线下的打通,那么就不能用纯电商平台的思维去运作,还要考虑供应链的升级和专业化经营。正如2019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的主题所要表达的那样——“零售回归根本,技术引领未来”,零售的根本是要保证用户的体验感,而未来的零售发展方向就是用技术去赋能,最终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盒马鲜生警示:新零售不是“线下淘宝”!

如今,大家对“新零售”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就是是不是赚钱了,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氛围裹挟之下,导致还未成熟起来的新零售er过分追求结果而在发育上失控,这对市场和用户来说都是有害的。所以对于新生事物,大众还是应该多一点儿耐心。而对于从业者来说,也应该多上点儿心,未来是你们的,但是如果不走好脚下的路,很有可能,你等不到未来到来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