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证明你学过《论语》?

农村深山小文


论语里有从古至今文人士子争议最大的一句话,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个人浅见,这句话存在断句问题,因为古代没有什么标点符号,成书的时候整篇文章没有句逗,后人读书时就要断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断,所以这里面就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孔子的原意是什么?我个人以为应该这样标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说,那些人民,能够完成那个任务,就放手让他们去干,不能胜任那个任务,就去教育他,让他去学会。因为古代知智通用,不可使用,就让他学习,启迪他的智慧。这更符合孔子大教育家的身份。不是用愚民的政策,而是普施教化启人心智。


烛火洞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记得小时候,只要是碰上了论语,老师就让我们背诵。小时候我总觉得论语很绕口,一直都背不好,为此挨过不少板子呢。 后来老师告诉我要先理解论语的意思在背诵就事半功倍了!

我记得小时候背诵出错最多的就是这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习过的知识经常去复习温习,这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很愉悦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结果我每次背诵的时候就变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招呼!

前面我没理解错,后面我总是以为 好朋友自远方来了,不是应该好好招呼吗?

你们学习论语的时候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多米的稀饭


读论语,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名句,而是论语《乡党》第八章末尾的:不撤姜食,不多食。

我父亲是山东人,从小随爷爷移民到东北。身上保留了很多山东的饮食习惯。其中一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家里做的饭菜里都有姜。姜的量并不大,但总是有,而且这个姜是不允许夹出来丢掉的。

小时候每逢我夹到姜,不想吃,想丢掉时,父亲就会把姜夹走豪爽地一口吃掉,然后对我大讲:男儿不可一日无姜,吃姜身体好之类的话,用尽各种方法哄我吃姜。他隔段时间总能成功一次,让我吃点姜下去,姜很辣,一点也不好吃。

现在父亲已经过世,每当我自己做菜,有条件时都会放点姜,吃菜夹到姜了,总会想起父亲说过的男儿不可一日无姜,然后把姜吃下去。辛辣的口感一如父亲在世时。

现在我有了一个女儿,我以后会给我的女儿讲吃姜的好处,给她表演豪爽的吃姜,用各种办法哄她吃姜。等她大点我会教她学论语中的“不撤姜食”这句话,讲她的爷爷的故事。

孔夫子吃姜这个饮食习惯应该是沿袭的古礼。然后被记录在论语乡党篇,两千多年过去,我们仍能从我们身边的饮食习惯见证论语的影响,我想这就是中华文化的脉络。


能量显化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是我们身边的哲学。里面有道理,有哲理的话,流传了两千年之久。

我个人觉得很受有触动的话当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老话,莫欺少年穷,其实一个意思,就是不要看不上少年,尤其落魄的少年。

记得在我小时,在关中腹地,大部分家庭都是种地为生。有一家人因为弟兄们多,家境贫寒,被人很是看不起,因为上学花钱,乡党们见到都避开,生怕来借钱。老大考上了石油学院,后来在石油系统做到很好,被老总招为女婿,从此搭上顺风车,一路坦途。安排了两个兄弟,一个妹妹进入石油系统。

以前看不起的乡党们,纷纷巴结,想让自家的子女到石油系统当个临时工,父母在老家的地位比村长还高,人称老爷子。三十年前看老子,三十年后看儿子,此言不谬。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毛主席说过,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后生可畏的形象生动的写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抓住了晨光,后面的事情就有大量的时间来做。


云生万重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翻译过来,就是说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一般来说,“温故而知新”有四种解法。

第一:温故才知新

通过温习已学的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和体会。

这里说个小插曲,康熙要求儿子们读书,必须读够120遍哦

第二:温故及知新

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第三:温故,知新。

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温故,预新

通过回味历史,就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有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味道。



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也使人明智,如果掌握了以上四点,那么,你就是一个大家了。让我们都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吧!


aTalks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比耶稣早400多年说的这句话。

图片是在联合国总部走廊的壁画,此画作者是美国画家诺曼 罗克韦尔Norman Rockwell完成于1961年4月1日,画作的题目是“the Golden Rule”(金科玉律),内容是这样一段话:“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意思是——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出自新约圣经的路加福音6章31节,是耶稣讲给他的门徒的。

我们常说,一个人能做到的最极致的善良,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而下之的是“己所欲,施于人”。



大坂砖


我会用《论语》学而篇中的这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证明我学过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一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撰写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孔子的教育主张、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其中让很多人影响深刻的就是他的教育主张学而篇中的一些句子,从我们上小学时候就一直在学习其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原则。

而他的这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是他的教育主张的代表思想之一,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有我们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地方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加以改之。他这句主张学习时候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缺点,影响了无数人的学习方式。

你喜欢读《论语》嘛,那句话让你影响深刻呢?欢迎评论交流。我是马儿啦,一个啥都懂点会点的媒体人,喜欢请点赞关注。


马儿啦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㳟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可患者乎无兄弟也?”


用户飞花作娟


孔子说: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太自我的人得失心重,心思全在得失之上,究其一生不过是在精于算计~“患得患失”。

亲戚家有位金领,领着高薪与996的工作强度,怀孕,穿着防辐射服,坚持到临产才离开岗位,一坐完月子就上班,她不希望因休产假,而被新人接替了职位。

高职位,高薪水,高工作强度,多少影响了胎儿,起初没什么察觉。

三岁,小孩被鉴定为边缘智力(比弱智好一些)。她一说起,就流眼泪。

《论语》的精华之一:用平和心态对待得与失。

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

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

舍得996,得到的是健康;

舍得某种精神,有可能得到某种物质;

舍得某种物质,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不舍不得;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握紧你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张开双臂,幸福就在你手中。

谁走进你的生活,命运安排;

谁留在你生命中,你自己决定。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出口的话,一定会守信用,做事情也一定能够办到,但是这种人胸中并无大志。 什么意思?胸中无大志?

每个人读论语,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桔红苹果


从我记事起,经常见到我的爷爷摇头晃脑的在我面前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听了便问爷爷:“啥意思?”,这时爷爷的脑袋不晃了,一本正经地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长到了要好好念书,学习了知识就要用,不要让大人操心”。我当时听的是似懂非懂。

长大了以后,上了学才知道,《论语》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学说,它记录了春秋末期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和思想,是一部很有名散文集,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内容涉及广泛,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