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孩子之間有了矛盾,到最後可能需要大人來解決。而大人愛面子,所以大多時候都會說一些“場面話”,把事情給圓過去,並不計較也不認真。如果只是一點小摩擦,說場面話圓過去確實可以,這樣大家都好,但是如果確實是你家孩子被欺負了,受了委屈了,有些“場面話”就不適合說了,很傷孩子。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明明孩子受了委屈,卻大度不計較的場面話

有不少家長都不怎麼把孩子之間的矛盾當回事,有時候明明是自己家的孩子被欺負,孩子心裡很委屈想要家長的安慰和保護,可是家長礙於情面,會說一些場面話表示大度不計較。孩子被欺負後,這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不是說要斤斤計較,而是孩子受了委屈,至少要得到一個安慰和一句對不起。如果家長總是不計較,孩子反而會因此而受到傷害,性格變得越來越自卑。

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要求孩子分享或者讓著別人的場面話

很多家長喜歡教育孩子“分享”,教育孩子要讓著別人,所以當孩子受欺負東西被搶之後,家長可能不是去幫助孩子,而是找一個理由告訴孩子就應該分享。比如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之類的。這種場面話聽起來很好,大度而且懂禮貌,可是孩子小啊,明明已經受欺負了還被家長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孩子心裡受到傷害,以後再被欺負,可能也不會和家長說了。

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明明自家孩子沒錯,偏說錯了

很多家長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喜歡“各打五十大板”,認為這樣的方式是不偏袒任何一個人,是最公平最合適的教育方式,可是真的是如此嗎?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可能是兩個人都有錯,也可能就只是一個人的錯。

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如果你家孩子明明沒有錯還受了欺負,作為家長不安慰孩子也不給孩子主持公道,反而還指責自家孩子不對,孩子心裡很受傷也很委屈,他會覺得家長根本就不愛自己,不關心自己的想法,內心深處會湧起一種自卑並且逐漸生根壯大,以後越來越自卑。

孩子被欺負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會讓他越來越自卑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家長們有必要多學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大人覺得是禮貌的場面話,孩子很可能根本就理解不了,反而會因此而受傷,所以在你家孩子被欺負以後,這三種場面話,家長最好別說出口。當孩子被欺負以後,家長應該和孩子站在一起,除了要安慰孩子之外,還要保護好孩子。你家孩子被欺負後,你會說這種場面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