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電影工業化的現狀與發展,看中國電影走出去(中)

Part3:中國電影工業化現狀:“工業化”概念興起,“手工作坊”仍是主流

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藍海創意雲舉辦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探索與突破”主題論壇,與當時諸多專業論壇一起探討了“電影工業化”的問題。“電影工業化”成為當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熱詞。而在更早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電影工業化”的概念早已開始廣泛傳播。

經過2015年-2018年四年的積澱,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將注意力投射到“電影工業化”方向,而中國電影美術協會視效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更是為此添了一把大火。等到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掀起全民觀影熱潮,電影工業化的概念已成為2018-2019年炙手可熱的焦點。

在此背景下,中國電影真實的工業化水平是怎樣的呢?結果可能並不盡如人意。

2018年,中國大陸票房過十億的17部電影中,中國製作的電影有:《紅海行動》(36.5億)、《唐人街探案2》(33.9億)、《我不是藥神》(31億)、《西虹市首富》(25.4億)、《捉妖記2》(22.3億)、《前任3:再見前任》(16.4億)、《後來的我們》(13.6億)、《一出好戲》(13.5億)和《無雙》(12.7億);而好萊塢製作的電影有:《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23.9億)、《毒液:致命守護者》(18.7億)、《海王》(18.5億)、《侏羅紀世界2》(16.9億)、《頭號玩家》(13.9億)、《碟中諜6:全面瓦解》(12.4億)、《巨齒鯊》(10.5億)以及《狂暴巨獸》(10億)。

乍一看中國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在“超級大片”領域平分秋色,但是簡單研究即可發現,中國製作的電影中,始終沒有一部特效大片。反之,好萊塢在華取得優秀票房的電影,全部屬於大規模使用特效的視效大片。

儘管特效並非電影工業化的全部,但是特效作為現代電影產業中最複雜、最先端的部分,能否製作出合格的視效大片,無疑是檢驗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相對直觀的標尺。

在這一領域,中國電影始終沒能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以“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的美譽獲得46.52億票房,成為春節檔的冠軍。作為中國現階段最具代表性的視效電影,《流浪地球》集結六家特效公司,製作了2003個特效鏡頭,並在實際放映中得到良好的視覺效果。但這一中國頂尖視效大片的水平也僅僅與好萊塢10年前相當,其中的差距也正是中國電影工業化與好萊塢之間的鴻溝。

電影在中國誕生的時間並不短暫,早在上世紀初就已誕生世界聞名的優秀電影。但是,現代電影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卻十分短暫,從張藝謀等第五代導演開啟商業化浪潮以來,再長也不過30年。

較短的發展歷史,導致中國電影製作長期走在“野路子”上,也產生了如今中國電影工業化面臨的核心問題:“手工作坊”模式佔據主流。

“手工作坊”是相對電影工業化的概念,其特徵包括分工粗糙、缺乏統一標尺、非量化、非系統等。可以說,“手工作坊”是電影工業化之前原生態的電影生產特徵。

2018年,中國全年放映電影數達到1923部,有289部國產電影成功登陸院線,並票房超過十萬。其中,當然有《我不是藥神》這樣現實題材的佳作,但更多的是《阿修羅》《愛情公寓》《猛蟲過江》《逐夢演藝圈》《大轟炸》《祖宗十九代》等聲勢浩大,一地雞毛的爛片。據貓眼專業版統計,2018年超過1億票房的電影有86部,國產電影47部,豆瓣評分7分以上不足四分之一。

這一結果與目前流行的“手工作坊”模式有直接關係。氾濫的“手工作坊”模式與輝煌時代香港電影的模式其實一脈相承,依託於熟人之間互幫互助,在行業層面卻缺乏統一、透明的體系。因此“手工作坊”模式下誕生的電影,成敗寄託在導演的發揮,演員的臨場,劇本的靈性,一系列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賭中大運。這一特徵也正是過去中國電影市場好片少,爛片多在技術層面的重要原因。

那麼,從“手工作坊”到“電影工業化”,中國電影產業該向何方繼續前行?作為先行者,好萊塢無疑是最好的借鑑對象。

作為世界上電影工業化水平最高,體系發展最成熟的電影生產基地,好萊塢的工業化起源於20世紀初,在商業電影開始普及(1900年代)到電視商用(1950年代)的電影片場黃金50年間,七大片廠幾乎都建立了全產業鏈佈局,從上游藝人經濟,內容製作&宣發到下游放映全部納入,這為好萊塢的工業化打下基礎。

伴隨派拉蒙法案(反壟斷)的出臺,原本頑固的電影階級被打破,而迪士尼與MCA(經紀公司)的崛起,則讓好萊塢在市場競爭中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看見的高度成熟的電影工業化體系,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分工高度成熟,協同高度發達。

從分工角度來說,曾經有人對比過一部好萊塢電影及中國大片片尾的所有字幕,最後發現,中國電影工業化生產程序跟好萊塢相比,差了40個工種。放到具體的環境中,在好萊塢僅錄音師就細分為話筒員、錄音師等,其中片場錄音人員往往是話筒員,他們要掌握舉杆站位、改變指向收取聲音等技巧,而錄音師則負責錄音前期和後期的銜接,需要掌握錄音技巧。這在國內往往難以做到,在人才儲備、分工體系等方面都有所缺乏。

其次是高效的協同。如果說成熟的分工作為“血肉”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那麼高效的協同則為工業化構建了“骨架”。以正式開片後項目組的搭建為例,好萊塢大片的項目組規模常常超過一箇中型公司,達到好幾千人也十分常見。而在團隊組織架構中,執行製作一般負責監督所有經費;助理導演安排演員等時間表;攝影導演管理攝影組;藝術指導負責背景和外景等視覺部分;服裝指導負責演員時裝;場地管理負責外景拍攝;製片主任負責追蹤各項開支。這些往往統一到studio binder這樣的製片管理軟件上,分工的眾人最終將成果運行在標準化的框架內,讓好萊塢的影視人在安排如此龐大的創作團隊時易如反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