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業人士如何看待《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盜墓小說?

月亮再亮丶終究冰涼

專業人士不僅不會認為盜墓小說是專業的(因為本來就不是專業考古),而且實質上對其是非常嗤之以鼻的。甚至可以說,“公眾考古”在中國的興起,一大原因就是考古專業人士對公眾將《盜墓筆記》和考古混為一談深感不滿,急於跟公眾解釋。


盜墓小說中確實有一些和考古有些關係的內容,比如戰國帛書等,但是盜墓宣揚的是“盜墓者是英雄”的價值觀,顯然與中國的文物安全深受盜墓所害的現狀不能相容。考古學家擔心,盜墓小說的盛行會讓公眾認為盜墓是正當的,甚至會讓公眾學習盜墓小說中的內容進而真的去盜墓。這種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但是我想,對於盜墓小說的不認可,可以,但是將之視作洪水猛獸,是否也會有點“激動”呢?畢竟並不太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盜墓小說“促進了”盜墓的猖獗,公眾也並不是徹底無知的動物,他們喜歡盜墓小說,也並不一定就等於喜歡盜墓(很可能是喜歡其中的賣腐)。在這個文化自由的時代,也許考古學家可以給公眾多一點文化選擇的自由。


挖啥呢

《盜墓筆記》《鬼吹燈》等小說和影視作品自發行以來,得到了很多粉絲的熱烈追捧。那麼考古學家們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據小咖觀察,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也是喜歡的(然而大部分選擇了悄悄的喜歡),另一類麼,這是什麼鬼???比如說不久前某考古學名教授在陝西師範大學做演講,被一同學比作“摸金校尉”,教授神情馬上就變複雜了呢。一些業內人士力圖科普“考古”和“盜墓”的區別,並明確表示“盜墓”是非法行為,應該受到譴責和法律的嚴懲,並隱隱指責吃瓜群眾不應對“盜墓”產生嚮往和喜愛的情緒。但小咖認為,《盜墓筆記》在向讀者推介考古事業方面所起到的巨大宣傳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喜歡看盜墓題材的小說不代表我們真的會去盜墓啊。

那麼,大家又為什麼會喜歡這類題材呢。

首先,盜墓題材往往與探險有著密切的聯繫。事實上,我國最初的“考古”就與西方探險家來中國“盜墓”和“探險”有關。無論是盜掘敦煌莫高窟珍貴文物的斯坦因,還是組成西域考古隊的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他們在上個世紀中國的西北找到了一些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間接推動了和催生了我們考古學的出現和發展。每天擁擠在公交車、地鐵上朝九晚五上班的年輕人,在想著這個月工資夠不夠還房貸和信用卡的無聊生活中看到盜墓題材,當然會覺得精神振奮了。

斯坦因與他從驛站臨時募集而來的尋寶團隊在吐蕃遺址

斯文赫定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探險事業

其次,盜墓題材與尋寶、暴富、改變命運關鍵詞相聯繫。幾乎所有的盜墓電影都圍繞著未知的寶藏進行,現在流行的《鬼吹燈》《盜墓筆記》都是如此。如今房價高企,物價攀升,而工資卻如蝸牛爬坡上漲緩慢,“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看著影視作品裡找到寶藏一夜暴富的主人公,無疑也緩解了電視機前觀眾焦慮的心情。

1999年電影木乃伊講述了一群去埃及古墓尋寶人的故事

第三,盜墓與未知的事物相聯繫,啟迪人們思考,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是哲學上的經典三問,似乎發掘古代的信息可以解答我們心中的疑惑。無論是埃及金字塔,還是復活節島的巨人石雕像,都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思。

考古學家發掘復活節島石像現場

總的來說,“盜墓”題材受人歡迎是和人的本性相契合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由於業界對考古和文物知識宣傳度還不夠高,盜墓題材代替考古為觀眾宣傳了一些基本知識(儘管有些知識是錯誤的),吸引了更多的人來了解考古和歷史知識。接下來,考古學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揭開文物的神秘面紗,讓人們瞭解真正的考古工作。讓人們知道我們嚮往有朝一日能夠拋棄朝九晚五枯燥無聊的工作去探險發財並沒有超出道德的範疇,而我們知道不能參與真實的盜墓去觸碰法律的底線,相信這時盜墓題材就可以和專業考古和平共處了。


考古咖

很多人覺得考古學家就是持證上崗的盜墓賊。

但是考古學界長久以來都只是對受到破壞的墓葬進行保護性發掘,基本不會主動挖掘古墓,那麼考古究竟是做什麼的呢?

先講一個故事。

眾所周知,水稻是世界上養活人口最多的糧食作物。那麼水稻是從哪裡起源的呢?

以19世紀的瑞士植物學家阿方斯·德康多爾為代表的歐洲學者認為,水稻是從印度起源的,因為從兩河流域到歐洲,很多語言中的“水稻”都源自梵語。

至於中國,雖然水稻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是五穀之一,但是沒有可靠的記錄,所以,

國際上一直認為,水稻是印度先民馴化的。

中國學者在上世紀初開始,對水稻的起源進行了研究,認為更有可能是中國先民最早馴化,但一直沒有特別可靠的證據。

直到1955年,考古學家在湖北省京山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屈家嶺村發現了一個史前人類遺址,並在土層中發現了稻殼的遺留。

之後,又在河姆渡發現了7000年前的稻穀遺存。到近年,湖南玉蟾巖遺址發現1.2萬年前的炭化稻穀,江西仙人洞也發現了差不多同時期的稻穀化石。

這些證據,有力證明了中國長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水稻的地區,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請問誰家的盜墓賊會去山裡面找一顆1萬年前的稻子殼?

何況今天的考古學,為了搞清楚各歷史時期的氣候、植被、作物和人類生產生活,連土層裡的花粉、孢子遺存都不會放過。

再說說所謂“從墓裡把寶貝拿出來獻給國家”這種神奇的想法。

對考古學而言,一個“寶貝”的價值,不僅僅在自身,還在於它所在的位置,以及和周圍各種物品、痕跡的關係。

比如大家在歷史教科書上看到的國寶,曾侯乙編鐘。

被盜的墓葬中,編鐘往往無法保持完整,被零散地賣到不同地方,從此天各一方,再不相見。

而這一套完整的編鐘,在被發現時還保持著下葬時的狀態,考古學家才得以將它恢復原貌,並在研究之後發現,早在戰國早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的複雜音樂技術。

很多科學價值巨大的考古材料,本身一毛錢都不值,

比如前面說的水稻殼。

再比如這個↓

這是一坨風乾的麵條,發現於青海喇家遺址,距今大約4000年。你拿這個去黑市上賣,估計會被當場打出那啥。

但是這個東西多重要呢?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麵條,用小米制成。更重要的是,這個遺址發現的其他東西,可能證明大禹治水——也就是

黃河流域對中國早期文明產生巨大影響的大洪水確實發生過。

再比如這個↓

這是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發現的,一座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裡面是一副骨架,旁邊兩堆是蚌殼,沒有一個值錢的東西。但是兩堆蚌殼堆成的形象,可能是中國文化對”龍圖騰”崇拜的早期證明。

如果這些無價之寶不是被考古學家發現和研究,而是被盜墓賊發現,他們會幹什麼呢?

首先他們絕不會在意這些不值錢的“垃圾”,而且按照慣例,沒有發現寶貝的盜掘現場,要毀掉來掩蓋痕跡,於是,這些能夠向我們揭示古代文明秘密的文物,可能就從此消滅了。

傷不傷心?遺不遺憾?

以後誰再跟你說“考古就是官方盜墓”,就是在給盜墓賊洗地。


視知TV

兩部小說裡描寫關於在冥宮裡摸金盜寶的情景是虛構和迎合觀眾口味的,就拿鬼吹燈裡的一個特色情節為例,在墓室的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真正的實地考古挖掘決對不會這樣做,原因有二,第一墓室長期處於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墓中隨葬的有機物通過化學反應產生出易燃氣體,冒然點燭有可能會引起爆炸,第二墓室在地下長期處於相對的恆溫狀態,墓中文物保存完好,彩繪壁畫、漆畫和食物也保存完好,一旦在墓中點上蠟燭,室溫上升加速這些文物的氧化。



其次小說中描寫的盜墓賊個個有派有品,且以盜墓職業為榮,但其實考古挖掘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在野外風餐露宿不說天天與泥土打交道,因為大部分古墓屬於土葬墓,且墓室早已坍塌,需要挖掘,不似小說裡用鑰匙打開機關石門那麼輕鬆。還有對文物的提取是一個極為考驗耐心的工作,因為大部分文物已經氧化、變形、擠壓,粘連,損壞、殘缺,並非小說裡上手就拿,可以扔來扔去的。



最後說說小說裡可以讓人產生幻覺的各種神器,在實際考古發掘中自然是不存在的,除非是缺氧或是有毒氣體。



不過有一點許多人都不會想到,那就是現實中的古墓裡的文物比小說裡的更讓人匪夷所思,超出想象範圍,畢竟年代已經很久遠了,古人見過的東西,現在我們未必還能見到。


渭水小白龍

考古專業學子解疑。多文字預警。
我是個考古系學生,大二的。

對考古沒什麼特殊的執念,沒有覺得這是個讓人有神聖感的工作,就是當成未來的職業。

偶爾跟人開玩笑會說“哦這個暑假我也要去倒鬥了”。

但是但是但是!【嚴肅臉敲黑板】

有人問我用不用黑驢蹄子,會不會見到粽子的時候,我從來都是嚴肅認真科普的。

如果科普過之後,對方還冥頑不靈的把盜墓當成替天行道,把黑驢蹄子粽子公雞血桃木劍當真,那我會選擇一洛陽鏟揮過去。



考古是科學研究,挖出古人的遺體,解剖保存完好的乾屍溼屍,研究頭蓋骨和肢骨,到底算不算打擾死者安息,這是個複雜的倫理學問題,但考古工作者多半是無神論者,至少,我們目前沒有遇到骷髏開口講話或者溼屍乾屍跳起來,把考古工作者批判一番,對考古工作者打擾了他們表示憤怒的案例。

至於古屍有什麼意義?舉個栗子,辛追夫人的遺體在地下保存了兩千年,挖出來之後,我們從她身上看到了各種疾病留下的痕跡,對古病理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上學期的新石器考古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把這些古代人挖出來是好事,讓他們見識見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還要加上一句,他們的軀體,他們留下的遺蹟遺物,對後人來說都是財富。考古學家儘量去研究、解釋和講述,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祖先的故事。

盜墓,是赤裸裸的破壞。

盜墓者認為有經濟價值、能賣錢的玉器瓷器青銅器搶走了,認為賣不出去的陶器通通砸碎,壁畫留在牆上氧化,那些本來可以用作研究的骨骼被扔在一邊。至於被賣出去的文物,它們倒是還在,但研究價值已經大打折扣。

你可以說文物即使被盜掘之後賣出去,它仍然存在,但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完整的遺存和一個單件文物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從整個遺存中脫離出來的文物,很難去研究它的文化源流和背景。

所以,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都在盜墓者和銷贓者手裡湮滅了。

這就是科學研究和盜掘銷贓的最大區別。

文物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我們應該善待它們,不應該只把它們當成牟利的工具。

文 / 丹木峚山陽(知乎)



下面統一再回復一遍所謂的官方盜墓問題:

你見過哪個盜墓賊能在探方里蹲幾個月,一點一點拿著毛刷清理土層的?

你見過哪個盜墓賊能把每塊動物骨頭都標上號、鑑定出性別種屬年齡的?

以及,我們考古不只是找墓、挖墓,古人的一切遺蹟遺物我們都要研究,遺蹟如聚落規模、手工業作坊、房址、道路,遺物如生產工具、糧食作物遺存、武器等,我們的研究範圍比能賣錢的工藝品廣多了。

考古挖出來的東西,考古學家分毫不取,中國考古學家甚至有不能搞收藏的行規,憑什麼把我們和盯著經濟利益的盜墓賊等同?

盜墓小說我們也看,也有喜歡的人物,有人站瓶邪,我喜歡鷓鴣哨,但我們知道這種作品會誤導吃瓜群眾。

我們不攔著別人看盜墓小說,可是我們不希望別人把考古和盜墓混為一談。這就像歷史系學生不攔著人家看各種奇葩古裝劇,但你上去跟人說白起是羋月撿來的狼孩,說十七爺就是被雍正賜死的,人家肯定也送你個大白眼啊。

至於我們是不是打擾了死者的安寧,這個問題我不能代死者回答,我覺得辛追生前應該不希望她的遺體被挖出來,但人既然已經死了,願望就已經沒有意義。

有後人祭拜的墳,我們基本上不會去動,所以考古並不是“掘人家祖墳”。已經沒有直系後人祭拜,但有地面建築的墳(各種大型帝王陵),在有了定陵的教訓以後,也不會輕易去動。

不過假如某地正巧要施工,那是一定要進行搶救性發掘,把文物全帶走的(比如修水庫、蓋樓、修地鐵等)。這裡的利弊,正常人自然能權衡清楚。

遺體埋在地下,也會被各種微生物騷擾,會和土壤中的各種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終究有完全消失的那一天。挖出來給後人看看,其實也沒什麼很不好的。

總之我死了以後,大概是會把遺體捐獻給醫學院做無語體師的。

再統一回復下定陵發生的杯具:

簡單地說,就是開挖之前低估了文物保護的難度。

第一學期文物保護學概論課上老師痛心疾首地講了定陵發掘之後很多文物都因保護不當被毀壞,尤其是紡織品類。


振龍發聵

我是盜墓專業人士!

我來回答一下啊,一般人碰不見書中那些玄乎的東西,因為啥?因為我所在的群體都是盜墓最底層人士,一般的墳圈子啊,荒郊野地啊常去!高層老字輩一般都進去了,挖大墓穴人口也多,不是兩三個人就能幹的,而且人多嘴雜,有心也不會冒那個危險。至於有沒有財閥組織去盜墓,那可多了,那些有一定好裝備的都是有錢人給買的,但是有一樣 不好,他們那種有錢人拿我們當驢,你要是找老闆幹這個淨受氣。

一般我們也用切口,但是都是精煉版,其實最常用的還是普通話,因為用切口一般人都跟防賊一樣的看我們!

還有裝備啥的也沒書中說的那麼多,頂多就一把洛陽鏟子,那東西可真不好用,一開始分辨不出挖出來啥,但是打了好幾個洞,就跟兔子似的。但是滿滿的自家帶來鏟子鎬是最好用的,我們那一圈研究出來一把犁子。挺好用。


風水殯葬學也沒那麼玄乎,老老年有錢人一般都是聽老雜毛忽悠的,再好的風水改革開放之後都變了樣,按照一本線書研究一輩子你不走動不問,連墳圈子都找不著,所以具體哪有好東西還是靠掃聽!

因此一般我們都會踩盤子,問路。一般能不能淘換到好東西,就靠這兩招了。什麼分金定穴啊,周易八卦啊,沒那個時間翻字典。但是最近倒是發現很多濫竽充數的盜墓寶典在黑市出現!白話文的,看著老逗樂了,但是你按這個去找,還不如直接去殯儀館翻骨灰盒呢。

最後還是毛爺爺說的那句話,實踐出真知,想了解這個還是扛著東西直接幹來得快,但是哨子放亮點。


哏兒都人

如何看?用筆記本追著看咯 。

言歸正傳。當年還是懵懂未成年的時候,每天在床上掛個小手電看《鬼吹燈》。那時候覺得真好看,真刺激。但也沒想說我也要去倒個鬥,找粽子玩,只是單純的把它當探險小說看。更沒想到以後要從事考古。所以我覺得以上各位同行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只是一本小說而已。


再者說,考古學本就是一門小眾的邊緣學科。民眾對於考古學的印象大多認識不清。你要是給他看一大本一大本的考古報告,那估計連門都不入,直接落荒而逃。我們有時候真的需要《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小說來炒作一下人氣。舉個栗子,國外的《奪寶奇兵》系列的內涵基本和《鬼吹燈》相似。當國外的考古學家談到它時,不是一臉鄙夷,而是很高興地說,我也看過,真的太精彩了。大家都是因為喜歡看這個電影而接觸考古的吧!
所以我覺得如果人們因為看了這些盜墓小說,而願意去考古工地看一看,那我覺得就挺不錯的,至少幫助公眾去了解考古了。
進一步說,如果人們真的把盜墓當考古,把小說當現實。考古工作者就真的應該反思了,這是考古學公眾教育的失敗。如果一門學科無法把真實的一面展露給公眾,那還真的挺失敗的。
————————————
盜墓,比考古真的早的早的多。據說周公當年平定叛亂的時候就已經縱容手下破壞商王陵墓了。春秋戰國時更是頻繁,別忘了《竹書紀年》怎麼來的。幾千年來盜墓一直是一門手藝活。直到現在,盜墓依然屢禁不止,不然拍賣行裡那麼多東西哪來的?我們之前發掘的一個遺址,盜墓的第二年就去了。你說他們鼻子靈不靈?

一邊是幾千年的盜墓教育,一邊是剛剛進入中國不到百年的考古學。哪個對民眾的影響大?民眾看到你考古的也在挖墓啊,和盜墓的有區別嗎?你說你有區別民眾信嗎?解釋不通,索性不解釋。你來問我也不睬你。我就覺得你無知。
各個考古工地警戒線一拉,不讓人看,秘而不宣。本來是老百姓天天耕種的地,突然就不讓來了。這是不是不太合適?
考古這個圈子挺小的,但是我覺得和民眾也挺遠的。我們的宣傳是不是真的喜聞樂見?不是說擺幾個器物,描述一下就可以的。中宣部也天天在宣傳,但效果大家都知道
曾經有人試圖寫出一本三觀正確,又好看的考古小說,但後來也沒了下文。太極裡說借力打力,我們能否利用這些小說做些有利於培養正確考古觀念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因為一個錯誤的印象而對某些事情感興趣。而當我們回頭看時,你能怪這些領你入門的東西嗎?


海內誌異

在《鬼吹燈》《盜墓筆記》中,有很多古墓中存在大量防禦用的機關和陷阱等情節,但是實際上考古並沒有書中描寫的那些情節。

一般的墓葬經過幾千年、數百年的塌陷,它基本都變成了空洞,已經沒有什麼了。所以在墓裡也沒有可能在裡面設置機關暗器。比如秦始皇陵,那麼大的規模,它裡面有些都被泥土淤實了,除了文物以外沒有其他的設施。

但是有一點是真實的,秦始皇陵本身的汞含量是非常高的,當時記載秦始皇用水銀來仿造星斗和大川大河,所以這個記載是真實的。小說中說墓穴裡會有暗箭、機關或者毒液之類的表述並不真實。

現在考古學唯一發掘認證的是宋代呂大林的墓葬,為了防止被盜他做了三重假墓,從一個墓的旁邊他再往下挖,然後掏到第二個墓的時候再往下挖,做了三個假墓。所以呂大林被我們認為是中國古器物學之祖,他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都隨葬了,他怕被盜,所以做了三重古墓。而且這些墓室確實起了保護作用,我們前幾年抓到一個盜墓團伙,他只把呂大林墓的第一重盜了,什麼也沒有發現就走了。但是我們在清理的時候發現它有一個側室,進去後又有一個地下墓葬,那是他真正的墓葬,在裡面發現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文物。這些都放在陝西省考古所。


中國科普博覽

為什麼學考古專業的人還沒有盜墓的有水準?盜墓的找墓穴一找一個準,而考古卻要等到哪裡偶然被農民發現了古物或者自然災害把古物弄出來了才開始發掘。坐在屋裡看書就能找到嗎?考古研究的為什麼不能借鑑盜墓人的經驗去發掘更多的墓穴,有時候土辦法也是很管用的,不能侷限在課本上。


塵沒千年

小說和考古的分歧還是在於是否相信超自然事件和鬼神論,小說當然是文學上誇大和杜撰的多,但縱觀中華文明史,對於鬼神論等超自然現象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任何現在科學不能解釋的事情全都可作為超自然現象,正如古時知天狗吃月卻不知月食一說一樣。我只認為信者有,不信者無這句話。就像學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定有風水學這門必修課,風水學用現代科學解釋就是迷信,但風水起源於周易,周易又被世界科學界俞為科學之祖,誰又能解釋的青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