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大岩寺

我喜欢写历史,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今天就是历史的昨天。或许我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即便是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年代,依然令我向往。

突然有一天,听人提起,在泸县有一处明代遗址废墟,好像还是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跟二道溪的镇江塔一样,已经很久没有人去过了,我特别好奇,这个遗址是什么模样,终于不久前,驱车前往。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这个叫做大岩寺明代古寨遗址的地方,位于泸县兆雅镇凤鸣村和半坡村交界处。当我好不容易找到后,看到立着的碑记,果然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占地10多公顷。石砌寨墙,高7米,厚2米,长约2500米。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山寨墙体遗址

寨墙基石部分宽于墙体,呈三角形。寨墙上有三道寨门,门楣上刻字:全福门、安吉门、余庆门。字径约30厘米,楷书。

据说全福门为正大门,坐东向西,旁刻“咸丰四年(1854年),安全砦立”等小字。

寨内原有四条街,名全福街、余庆街、正大街和安吉街,有大岩寺庙(现存遗迹)。

其寨墙脚下有三个洞:古佛洞、大岩洞、小岩洞。其中古佛洞最大,有80多平方米。

洞口岩壁上刻有:“太神法宝,嘉靖乙末年(1535)”、“南无阿弥陀佛,正德十六年(1521)”等字样。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岩壁上还有榫卯穿枋等古建筑遗迹。明末时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附近财主谋划在大岩寺内修街道,建粮仓,外修城墙,碉楼,并购置枪炮,武装家丁,以保存自己。

历经数年修整,这座荒芜的山冈筑成了大寨子。

每到夜晚,寨内有“黄氏”、“周氏”、“蒋氏”字号的寨灯交叉晃动。寨内四条街道横贯全寨。

金店、银店、绸缎铺、盐铺、肉铺等一应俱全,每逢四、七赶集,络绎不绝,兴盛一时。到清末,由于土匪横行,古寨遭洗劫,寨内人员逃空,日渐凋零。

到解放前夕,已是一片废墟。到“文革”时,经“破四旧”风浪冲击,古赛、寺庙廊柱、菩萨等全部被毁,从此古寨沉寂下来。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当地人还能依稀知道一点故老相传的故事,但是谁也讲不清楚,它曾经到底经历了那些过往。

岁月的变迁,让少女变成老媪。让黄土一次次埋葬了人间的悲欢,真是"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栽树后人收"。

寨子早已经荒芜,但是后来的农户,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日夜耕耘,乡村的空气额外清新,虽然已经没有当年的繁荣,但是并不影响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站在这片孤寂的土地上,闭眼冥想,当年是怎么一番境况呢?寨内的繁荣,庙宇香火的鼎盛,张献忠进川的兵燹,又是怎样一番腥风血雨?

也许他们是泸州最后一批土著,躲过了明末的战乱,却没躲过清末土匪的猖獗,最后背井离乡,或者命丧于此,再也没有了血脉的传承,只有这些残垣还在诉说当初的悲凉。

泸州有一座明朝古寨遗址,曾经一度辉煌如今却无人问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