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首富,胡雪岩遇见的这三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胡庆余堂这家百年老字号国药店的招牌深入人心,多年来经久不衰,如今还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谁又能想得到,这家闻名天下的大药房,在他曾经的主人当年庞大的产业链中,只能算得上是九牛一毛呢?

说吧,你这回又要介绍哪个富二代?可能各位看官会这样吐槽岛主。岛主自己也发现了,好像之前介绍的大部分巨富不是商二代就是官二代出生,让各位觉得都不接地气,对咱们普通老百姓而言没什么可比性。不过今天这位,不靠爸爸也不靠爷爷,正儿八经的白手起家的主。


从放牛娃到首富,胡雪岩遇见的这三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1

胡雪岩,他的称号真的很多,红顶商人,徽商代表,天下第一商,时人评“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胡里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胡家不仅不富裕,反而还很贫困,胡雪岩是家里老三,还有两个弟弟,一家好几口人就靠几亩地支撑着。

徽南有民谚曰:“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胡雪岩比民谚唱得还惨,没机会读书,仅8岁就开始替人放牛补贴家用了,一家人勉强能混个温饱水平。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12岁那年父亲也病逝,失去了一家之主的胡家过得更加清贫。一切的转机出现在胡雪岩13岁那年,他遇见生命中第一个贵人。

那是一个平常的午后,胡雪岩和往常一样放完牛走在回家的路上,胡雪岩爬上牛背,慵懒的阳光地撒在身上,这是难得可以忘却所有烦恼,短暂的悠闲时光。

经过一个凉亭时,老黄牛一声闷哼,把胡雪岩甩了出去。正在牛背上做着白日梦的胡雪岩感觉全身失重,一个激灵梦中惊醒,空中一阵挣扎,结局还是老老实实地摔在地上。

胡雪岩郁闷地起身,却发现凉亭里有一个蓝色的包袱,好奇心驱使胡雪岩打开了包袱,乖乖,这包袱里面,可全是真金白银啊!犹豫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就被打消了,胡雪岩镇定下来,先把包袱藏了起来,然后坐在亭子里等待失主。

直等到太阳下山,胡雪岩饿到前胸贴后背了,才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问他有没有看见一个包。胡雪岩多谨慎啊,反问他包什么颜色,什么尺码,什么牌子,什么材料,里面装了什么东西。把这包袱的前世今生给查了个遍,确认无误,才还给了失主。

失主很感激,拿出一部分钱作为报酬,胡雪岩也是坚决不要。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胡雪岩一直具备拾金不昧的三好学生优秀品质。这把失主感动坏了,自报家门,姓蒋,是大阜一家杂粮店的老板,觉得胡雪岩有情有义,又聪明谨慎,在这呆着可惜了,希望能跟他进城,做他的学徒,学点本事。

就这样,第一位蒋贵人,带胡雪岩告别家乡,走出了山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从放牛娃到首富,胡雪岩遇见的这三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2

胡雪岩在外闯荡的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干过很多差事。杂粮店呆完了以后,还去卖过金华火腿肠。在火腿店当伙计的时候,胡雪岩终于有机会见识到了与他今后一生结下不解之缘的钱庄了。

虽然说金华火腿肠好吃到哭,岛主是它的铁粉,但也不得不承认吃多了也会腻,估计胡雪岩就有点腻味了。当看见钱庄的伙计胡雪岩仿佛看见了新大陆,开始还以为他们是印钞票的,每次拿出张银票想写多少钱就写多少钱。

毕竟小时候苦日子过来的,让胡雪岩对这个钱庄这种钱滚钱的生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岛主也觉得,吃火腿会腻,但数钱我是绝对不会数腻的。

有了想法,胡雪岩就立刻开始行动。当然他没有傻到直接提出想跳槽去钱庄,而是经常旁敲侧击,和钱庄伙计打听钱庄的事,询问钱庄的伙计一般都要掌握什么技能。当他打听得知钱庄的学徒要算账快,熟练运用算盘,写字要漂亮,他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每天暗自练习书法,练习珠心算。

因为胡雪岩既用心又努力,所以进步飞快,和钱庄伙计对账时,都可以不用算盘,用心算报账,还又快又准。钱庄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勤劳能干的小伙子,纷纷向掌柜打听,胡雪岩最终得以进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行当:钱庄。

进入钱庄以后,胡雪岩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徽商精神。早起开门,扫地,倒尿壶,买早饭,简直是十项全能。原定三年的学徒生涯,胡雪岩愣是两年就出师了,当上了业务处理,可以参与钱庄业务。过年半年,又升一级,当上了业务主管,拥有了一定经营上的权力。

平淡而满足的日子,被一生中遇见的第二个贵人打破了。

这个人刚出现在胡雪岩生命中时,还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就是因为他才害得胡雪岩丢掉了稳定的工作。

事情是这样的,26岁那年,胡雪岩结识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具体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反正这两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认识没多久就互诉衷肠。

王有龄出生官宦世家,偏偏到他父亲这一代就断了官运,到了王有龄还是如此,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家里人看王有龄实在有这聪明才智,便决定倾家荡产为他捐个官职出来,王有龄从福建一路北上找关系,到了杭州这就已经弹尽粮绝。

听了王有龄的故事,胡雪岩不知道怎么就特别想帮助这个仅有过数面之交的朋友,或许胡雪岩也认定王有龄岂是池中之物,他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风险投资,挪用了钱庄500两银子,资助王有龄进京谋个官职。

这次风投,短期的影响就是钱庄这边东窗事发,胡雪岩丢了工作,又干回了苦力,暂时谋生。长期的影响就是王有龄果然不是等闲之辈,从湖州知府到杭州知府一路高升至浙江巡抚。

这时候,王有龄终于像个贵人的样子了。为了感恩胡雪岩当年的知遇之恩,王有龄资助他开办了阜康钱庄。在王的庇护下,胡的生意越做越大,行业涉及也越做越广。

1860年的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

胡雪岩与军队搭上了线,做起了战争生意,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完成了资本的积累。

从放牛娃到首富,胡雪岩遇见的这三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3

依靠王有龄这位贵人,胡雪岩已经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了,不过日后走上巅峰,成为闻名天下,成为巨富,还是要靠这第三个贵人。

我们先看看这第二位贵人王有龄,好景不长,1861年太平军攻破杭州,王有龄宁死不屈,以身殉节。

老友的死让胡雪岩悲痛不已,但抛开他们之间的感情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任王有龄浙江巡抚的,便是胡雪岩生命中第三个贵人:左宗棠。

左宗棠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湘军大将,民族英雄,新疆当年就他收回来的。而左宗棠晚年的众多成就,胡雪岩功不可没,这两个可以说是相互成全了。

先是在左宗棠接手浙江这片烂摊子,平定太平军起义时,胡雪岩雪中送炭,完成了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深得左宗棠赏识。从此胡雪岩就成了左宗棠的左膀右臂,开始亦官亦商的身份。

凭借左宗棠的支持,胡雪岩往来于各通商口岸,筹办军需物资,还与许多外商搭上了线,搞起军火买卖,利润丰厚,家产迅速累积至千万。接着还协助左宗棠支持洋务运动,各位看官做笔记做笔记,知识点来了,高考必考哦,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

发家了的胡雪岩充分发挥了徽商的奉献精神,参与了杭州战后重建工作,胡庆余堂就是那时候成立的,还多次为灾区人民赈灾捐款,更是两赴日本高价回收流失的中国文物。

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国库空虚,军费问题紧张,胡雪岩也充分表现了他爱国精神,挺身而出担负起了借款重任,凭借自己的信誉和与外商建立的良好交情,先后四次为西征筹得了1595万两外资。成为了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背后的男人。

因协助收复新疆有功,在左宗棠的举荐下,胡雪岩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至此,胡雪岩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明显天下的红顶商人。

从放牛娃到首富,胡雪岩遇见的这三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小山村里的放牛娃,一步一个脚印到达巅峰,胡雪岩不仅仅是靠这三个贵人,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其实才是成功之根基。他一直拥有着良好的价值观,对金钱抱着平常的心态,无欲则刚,不会因遭遇困难而动摇自己的脚步,稳健地去走好每一步路。

虽然胡雪岩没有刻意去追求财富,但他言出必行的信用,和敏锐的洞察力,却帮助他获得财富,首先诚信是经营之本,靠行动取得大家信任的同时,胡雪岩往往能洞察到最准确的商机,化危机为商机。

最后从这三个贵人可以看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一句话。胡雪岩胸襟宽广,乐于助人,所以愿意追随他帮助他的人很多,这一路的成功,如果没有这些朋友的帮衬,不会这么顺利。

维持友谊是检验一个人品行的绝佳方式,也许我们有些人做不到胡雪岩那样的圆通灵活,但是坚持坦诚,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好比菜根谭中的一句: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如果他不具备拾金不昧的美德,无法遇见第一个贵人,不乐于助人,无法遇见第二个贵人,不无私奉献,则无法遇见第三个。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胡雪岩不断地努力进取,他才能拥有如此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可以在遇见每一个贵人时能够坦然处之,底气十足地说,我已经准备好了。

胡雪岩的最终的结局并不完美,遇见三个贵人之后,接下来碰到的全是一生之敌,在封建制度之下的中国,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经济政治制度也不完善,商人无法脱离政治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所以转向官场寻求权力的支持与庇护。

胡雪岩的一身荣耀是与政治交换密不可分的。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已然深陷封建官场之中,无法自拔了。

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胡雪岩晚年卷入了左李斗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中,身陷囹圄。他的结局在岛主另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引爆蝴蝶效应!他亲手摧毁胡雪岩的商业帝国,也成了压倒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