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馬善記/文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我承認這個標題很老套,但最能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情。

寫下這個題目,緣於朋友圈的一則消息——“我叫華穎,今年21歲,是湖北浠水縣人,現就讀於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今年大四,2019考研取得了370分的好成績。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命運卻給我開了個玩笑。今年3月初,我突然感到頭暈,渾身無力,隨後被送往省中醫院檢查出骨髓纖維化,後又轉至武漢同濟醫院,被確診為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前期治療已花光所有積蓄。由於父親長年在外打零工,母親也無固定職業,家裡還有弟弟在上初三,即將中考,尚有年近八旬的爺爺奶奶需要贍養,整個家庭幾乎陷入絕境。後期骨髓移植和治療保守估計得100多萬元,這對我們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父母現在在同濟醫院整天以淚洗面,我請求得到社會各界的救助……”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除了這條消息,我還看到了校方發起的水滴籌。之前,我在朋友圈見過太多的水滴籌,幾乎有點麻木,甚至覺得有這麼多人要幫助,怎麼也幫不過來,以至於“視而不見”。但看到這條消息,我再也坐不住了,必須做點什麼。於是,冒著可能給人造成“道德綁架”的風險,我平生第一次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個水滴籌,並分兩次捐了400元。初衷只是想表達自己一點心意,不想給人造成“道德綁架”的感覺,但沒想到中午發完朋友圈,午休後一覺醒來,就發現很多朋友紛紛解囊相助,讓我好生感動,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些我朋友圈裡並不熟悉甚至未曾謀面的人也捐款了(我的朋友圈人數幾年前就已達到了上限,絕大多數根本不認識)。

必須藉此機會感謝所有好心人,這些好心人包括但不限於羅志明、張兵明(漢江風)、張明峰(襄陽人才超市)、李雪兒、育才朱校長、黃鐵群(HTQ)、張世鑫(中原人)、付華傑、梅秀麗、張志芳、劉浩、唐力揚、張惠弟、梁欣、龍敬軒、郝曉東、周海燕、Zore、張曉莉、厚德載物等。儘管這些好心人中不乏黨政官員,比如,張兵明(漢江風)是襄陽市委政研室調研員、張世鑫(中原人)是安陸市稅務局副局長,羅志明是谷城縣茨河鎮鎮長、唐力揚是廣西全州財政局辦公室主任,等等,但絕大多數都是很平凡的人,但正是這些平凡人才給了我最多的感動。由於唯恐給人以“道德綁架”之嫌,我沒敢大規模發動,不然會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接力的隊伍中。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我剛剛看了一下,通過水滴籌,目前已籌到20多萬善款,儘管距離100萬的目標還很遠,但我已然感到好心人乃至這個社會帶給我的溫暖和感動。

平凡的人總是給我最多感動

還有一位好心人必須特別提到並感謝,那就是湖北衛視導演陳虎。我本意是想找他在湖北衛視相關節目上報道一下此事,以引發全社會關注,他不僅及時與相關頻道和長江雲溝通,而且通過微信轉來500元善款。我說這個錢不能接收,但他堅持要表達他的心意,我拗不過,只能接收並及時轉給了當事人。

有人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可我要說,人間自有真情在,世上還是好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