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期4月30日即将截止

最前沿的学术趋势!

最热门的行业话题!

最引人入胜的前沿理念!

尽在第六届注册系统大会!

看点一:既有“热闹”又有“门道” | 四场关于心理治疗的大辩论

心理咨询与治疗从来不是一门争议很小的学问。因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服务对象是人类——可能是我们最了解,同时,又最不了解的存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处在科学与人文、研究与实践的十字路口。因此,如何治愈、如何关怀、如何才是最佳实践、如何才能让心理健康事业真的帮助我们的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这些都是专业人士们不得不面对的关键议题。而在对这些议题的看法上面,不同的专业人士的看法又充满了争议。那么,与其暗暗较劲、各说各话,不如直面分歧、同台论战。将决定权交给听众,让听众自己决定更愿意相信谁的主张,也让行家有机会细窥观点交锋之间的“门道”!

NO.1 哪个流派培养的心理咨询/治疗师更健康?

每个流派的心理治疗都说自己最好,然而渡渡鸟效应却说效果都一样;那么,有没有哪个流派培养的心理治疗师更加健康?且听各位意见领袖各抒己见!

NO.2 心理治疗:要科学还是要效果?

循证实践已经成为如今“最佳实践”的金标准,依靠科学方法,利用科学研究成果,似乎已成为当代潮流。然而,心理治疗当中的变数、需要注意的细节多如毛发,单单依靠有限的科学研究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最佳效果吗?我们应该更重视科研结论,还是应该更在意治疗效果?

NO.3 火遍全球的正念减压,是正宗的“正念”吗?

正念减压已经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和实践效果,然而,随着正念的日益流行,似乎有什么在悄然改变,正念真的还是原来的“正念”吗?且看研究者-实践者的唇枪舌战!

NO.4 人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咨询师吗?

人工智能一次又一次地刷屏大众传媒和社交媒体,心理咨询师也开始担心会不会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会端走我们的饭碗,这一天真的会到来吗?且听大辩论中的技术流怎么说~

看点二:本土化的共同情怀 | 三地学者巅峰对话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舶来品,从创建之初就带有不少西方文化的渊源。当心理咨询引入中国时,我们几乎全盘学习和模仿的心理咨询在西方的模式。而从另一方面,想要心理咨询取得效果,当事人所在文化又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变量。换言之,心理治疗的本土化,是让心理治疗在中国高水平地发挥效力的必要前提。那么,如何整合有效成分与中国文化基因就成了本土化进程中最大的挑战。然而,尽管每个人都知道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很重要,但是,到底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子,却还是缺乏一个清晰地轮廓。那么,我们不妨听听两岸三地的中国学者到底怎么看~

看点三: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

聚焦“专业与使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与法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四大主题下,众多嘉宾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凝聚智慧共促发展,具体包含:

7个会议前后工作坊

7个大会报告

20个专题报告

20+个专题论坛

20+个会中工作坊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7月相聚于湖北武汉,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优惠期4月30日即将截止 | 第六届注册系统大会

◆ ◆ ◆ ◆ ◆

【第二轮通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六届大会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会议

优惠期4月30日即将截止 | 第六届注册系统大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