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山西四日遊D2 冷門景點 新舊廣武城 廣武漢墓群 廣武明長城


在應縣住了一晚,用過早餐就近先去了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代、距今將近千年;塔有5層、高67.31米,為世界最高木塔。令人讚歎之處在於:除塔基和塔剎之外,其餘全為木質結構並且內外沒有一顆釘子。而且九百多年來歷經戰火、地震、雷擊都沒造成較大傷害,最神奇的是沒有蟲蛀鼠咬~ 多年以前我曾經來過一次,那時遊客很少,現在除了遊客多之外,唯一不同的是廟前廣場上多了一尊觀音像。

廣場邊的應州古城牆,現在也保護了起來,遺蹟本來就不多,並且只會越來越少,妥善保護是正確的。 在寺廟外圍轉了一圈,雖然沒進去,但也算是故地重遊吧,離開木塔景區,我們直奔山陰縣。

山陰縣基本不會出現在旅遊字典中,知道這裡且能來這裡遊玩的遊客實在很少,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認為殘破古堡沒什麼看頭吧。不過我卻非常喜歡,一個地方有了人就有了故事,有了故事才會有歷史,而有了歷史便有了靈魂。原始風景固然美妙,但缺少了靈魂,看過之後很容易被遺忘,也難以有所感悟,往往一句“真美啊”就可以概括了。 可歷史遺蹟就不同了,看過之後往小裡說,能讓人明辨事理,往大里說,叫參悟古今。


古代晉北有兩道防線,大同一線的外長城防禦體系是第一道防線;朔州一線的內長城防禦體系是第二道防線。“勾注山”屬於第二道防線,像一道天然屏障,擋在了大同與忻州之間,著名的雁門關就建在勾注山南最為險要的峽谷隘道上。 而勾注山北的凸出部分還有東西兩道峽谷。為加強防禦,明朝時在兩個谷口處先後設了軍堡,名為“舊廣武城”和“新廣武城”,與勾注山、廣武長城、雁門關一起組成了嚴密的內長城軍事防禦體系。

舊廣武城扼守在西谷口,現在叫舊廣武村,古城遺址保存比較完整,但始建年代不明確,據說遼代便有夯土城垣,到明初時給城牆包了磚。 全城周長1600多米,城牆高8米、寬5米,充分體現出了當時朝廷對這裡的重視程度。要知道明代城牆高度是有限制的,普通縣城城牆不能超過6米,修高了叫謀反。

為了防禦需要,舊廣武城沒有北門,只開東、西、南三面,我們從西門進入,因為西門就在路邊,且門外有片空地,方便停車。

城門洞不算長,大約10多米,兩側木質大門還保留著原樣,一進城門便有古樸氣息迎面撲來,彷彿一條時光隧道,通向另一個世界。

看著村裡的房子,確實像是另一個世界。古老而又充滿地域特色的夯土民居,不知道從哪個時代起就有了,雖修修補補,怕也難擋歲月侵蝕。

舊廣武城佈局是傳統的四街八巷,大約還有二三百戶村民,老人孩子居多,年輕人都進城務工了。 中心區域有個小廣場,廣場邊掛著遊客中心牌子的三間民房以前是農家樂。做遊客生意的想法挺好,可現實未免有些殘酷,雖說近幾年提倡文化旅遊,但人們外出都想看經典,能來小村古堡感受歷史的又有幾個呢?

斑駁的老牆、浸水的小路、蹣跚的身影,處處都透著無奈與淒涼。旅遊大潮似乎已將此地遺忘,這座古城不知道還需要堅持多久,才能迎來春天。

漢武廣場在舊廣武城斜對面,相距不過一公里,這是座新修的廣場,牌坊前可以停車,我們來的時候下起了雨。有附近老人在此向遊客售賣蘋果,一兜六個蘋果只賣三塊錢,這讓我想起了剛才古城裡蹣跚的身影,所以先買上一兜,略表心意也好。蘋果不大但酸甜可口,還挺好吃。

漢武廣場面積很大,有三萬多平方米,兩邊有文武百官雕像,中間是漢武大帝與衛青、霍去病。20米高的漢武雕像重現了一代雄主英姿,可嘆世人只記得君王功績,卻忘了百姓困苦,還有那些馬革裹屍的邊關將士。

與漢武廣場一門之隔的廣武漢墓群,正是我華夏英烈的埋骨之所,兩千年來不知有多少邊民將士在這裡與敵人搏命拼殺、血灑疆場。當受到異族侵略時,不論官吏還是商賈、不論士紳還是平民、不論將官還是小卒、不論老人還是少年,他們都義無反顧地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他們都是英雄,此處浩氣長存。


漢墓群內大大小小的封土堆遍佈在廣袤原野上,封土堆越高越大,則表示墓主人生前的社會地位越尊崇。可恨的是,這種傳統墓葬規制卻成為了不法之人獲取利益的參照,去年朔州警方抓獲的盜墓團伙,就曾經在這裡盜掘了500多件文物。所幸已被抓,真是大快人心。

離開廣武漢墓群,沿著208國道向南走兩公里,就是扼守東谷口的新廣武城了,現在叫新廣武村。這座新廣武城看上去要比舊廣武城更舊,城牆已經不存在了,城門處只留下了拱門和看不清字跡的石匾。

村裡有的民居就建在城門一側,已然將其當成了堅固可靠的院牆,但這城門其實並不堅固,牆上多有裂縫,一旦坍塌怕是躲都來不及。

新廣武城也是一座明代軍堡,但比舊廣武城更加古舊,外圍一段一段的夯土牆就是以前的城牆。村子裡幾乎看不見人,如果不看民居旁邊的菜地,真以為這是座荒村。當年的邊關重地早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可將來路在何方,古城遺蹟還有沒有必要維護,又該如何維護,拿什麼去維護?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廣武明長城,位於新廣武城西側的勾注山上,距離新廣武城只有兩公里,可以開車上山,路況還不錯。景區免費遊覽、免費停車,內部道路已經修葺一新,設施相對完備。位於景區門口,像炮樓一樣的圓形建築其實是個衛生間。


沿著景區內部道路一直向上,走不遠就能到達長城了,與薊州長城的山石壘砌不同,廣武長城通體為夯土所築、外層包磚加固。不過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城磚早已消失不見,只剩下了赭黃色的牆體裸露在風中。

登上長城看巨龍蜿蜒西去,雄壯又顯悲涼。恐怕老祖宗不會想到,幾百年後,他們當初辛苦修築的長城會是這般模樣,沒倒在外敵之手,卻是被自己人扒光了“衣服”。

上面有處敵臺遺蹟,根據臺階和牆體,可以判斷出這是座空心敵臺,為明代戚繼光首創,率先應用於薊鎮,後來被全國推廣。不過敵臺很多年前就已坍塌,曾經留下過一個“月亮門”,是廣武明長城上的標誌性建築,朔州電視臺臺標便是“月亮門”,但現在月亮門也不見了,只剩下目前的“擎天一柱”。

站在敵臺往遠處看,能清楚地看到剛剛去過的舊廣武城和漢武廣場,此處便是前文說過的“勾注山北凸出部分”。西北方是舊廣武城,東北方是新廣武城,中間有長城,背後有雁門關,這一套內長城防禦體系很是嚴密,敵人若想突破防線,必會付出慘痛代價。

長城上還有圓形墩臺,距離剛剛看到的空心敵臺不遠,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墩臺位於城牆以外,側面並沒有門,只有臺階可以爬上去,看來是座普通的煙墩,只傳遞烽火,不能駐兵。

山坡上有塊石碑,孤零零杵在地上,上書“供奉本山垕土神”,這裡早前應該有座山神廟,只是不知什麼時候就沒了。 在空心敵臺附近轉一圈,我們就下山了,趕往河曲縣。山陰的新舊廣武城、漢墓群、長城等地相距都很近,非常適合一日遊,並且沒有門票,還能免費停車。

河曲縣位於晉北最西端,與陝西和內蒙古交界,房價普遍在一百多,我們預訂的酒店應該是縣裡最好的酒店了,每天236元包雙份早餐。這裡服務好、環境好,性價比很高。

令人想不到的是,酒店餐廳菜價、酒價也很便宜,我們要了三個菜、一碗麵、三瓶啤酒,一共才92元。這道頗具地方風味的“農家下酒菜”真是不錯,入口清爽,就酒吃菜很是舒服。

過油肉我不吃,但我愛人說味道挺好,比天津做的正宗~

麻辣豆腐的味道就不怎麼樣了,不過可以理解,畢竟這不是吃辣的地方。菜譜上還有很多特色菜,基本以羊肉為主,但是沒法點,因為我們不吃羊肉。

刀削麵挺有特點,像是天津的撈麵,有兩種滷可以放,面裡帶著湯水,味道一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