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讓人羨慕啊

大家好,我是小兮,歡迎大家關注我。

自古以來,美女嫁英雄,才子配佳人,這樣的事情很讓人讚歎和嚮往。古代有名的才子佳人有弄玉和蕭史,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民國時期雖然混亂動盪,但仍然不缺少才子佳人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讓人羨慕啊

錢鍾書和楊絳

錢鍾書和楊絳是在清華大學見的第一次面,見面時錢鍾書穿著青布大褂,腳踩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這幅打扮在滿校西裝革履的襯托下,算是老土的,然而她卻覺得他眉宇之間英氣逼人。

第二次見面,錢鍾書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當時清華瘋傳錢鍾書在老家已經訂婚,他一向不屑爭辯,這一次居然主動向楊絳澄清。

楊絳的回覆是:“ 我也沒有男朋友。”楊絳當時有個綽號叫“七十二煞”,因為追求她的男生據說有七十二人之多,為免錢鍾書誤會,她也要解釋清楚。

1935年夏天,兩人喜結連理。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讓人羨慕啊

周有光和張允和

張允和十六歲時,暑假裡到周有光家玩就認識了周有光,那時他在大學裡唸書,而張允和正讀初中三年級。他們一起到江邊散步,開始了甜蜜的愛情長征。他們在石堤上坐下來,兩人都緊張得沒有一句話。

周有光拿出一本小書來,張允和看了一眼,心想:這個人真壞啊,拿了一本莎士比亞的書,英文本的,怕我不懂英文啊。書上面寫著一句話: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是羅密歐對朱麗葉說的。儘管允和沒有讓有光達到在一吻中消除“我的罪惡”的目的,但允和仍對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周有光在他的第一封情書裡還是擔憂地說: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張允和馬上回了一封十張紙的長信,所表達的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對於有光,更令他鼓舞的是允和的父母思想開放,支持他們的自由戀愛。

​1933年,他們舉行了婚禮。婚禮新式而簡單,來的人卻非常多。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讓人羨慕啊

沈從文和張兆和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上海,那時候沈從文是老師,而張兆和是他的學生。張兆和與沈從文先生相隔八歲,可是年齡並不能作為愛情的界限。

有一天,張兆和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開來看,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師沈從文寫來的,信中只寫了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你?”

張兆和沒有回信,接著就是第二封、第三封,張兆和終於受不了。她找到校長鬍適,把信拿給胡適看,說:“老師老對我這樣子。”胡校長笑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

​皇天不負有心人,沈從文堅持了很久,就在近乎絕望的時候,張兆和接受了他。張兆和覺得,自己拒絕了沈從文那麼久,沈從文還為自己著想,也挺難得,挺可愛的,於是事情有了轉機。最終木訥卻厚臉皮的沈從文走進了張家大門。

1933年9月9日,倆人在北京中央公園結婚。婚後沈從文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文字:“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才子佳人真是讓人羨慕啊,這幾對你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