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被利用?焚書坑儒不是本意而是思想作祟

“法家”學派是在為爭取建立集中統一的國家進行鬥爭中形成的,在這一時期中形成的有很多學派,儒家、墨家、道家等都是。法家不同於其他家的特點在於

強制性,制定統一的、嚴格的法的制度。

秦始皇被利用?焚書坑儒不是本意而是思想作祟

法家反對儒家的傳統和禮

法家這個學派維護新興的富有的貴族,反對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可以看出這個學派與孔子的儒家對著幹的,儒家認為應該維護傳統和禮,也就是保持舊的制度,維護了奴隸主貴族。而法家則不同,認為不應該根據傳統和禮,而是應該根據統一的、嚴格規定的法,來對國家進行管理。為此在春秋戰國時國家就必須進行改革,秦國就是進行這樣的改革,也就是“商鞅變法”,最後為統一六國打下了基礎。這個學派認為法高於君主的意志,統治者不應該依靠專橫、而應依靠法。

秦始皇被利用?焚書坑儒不是本意而是思想作祟

對於法家而言,規定統一的制度,就不必存在其他的思想,包括儒家,墨家等等。在公元前213年,崇尚法家的秦始皇,不得不命令部下銷燬了含有使國家皇帝和貴族感到危險的思想的文學著作和歷史記載等,隱藏“叛逆的”著作的人,將受到嚴厲鎮壓。

法家要求每個人服從法和維護國家政權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認為,法治的優越性在於法既可以適用於貴族,也可適用於非貴族。當然韓非並不關心普通的人民,他反映的是富裕地主的利益,認為地主在維護其財產和權力時,有權採取任何手段,這裡指的首先是強而有力的國家政權。認為政治應該嚴厲,全國每個人都應該盲目地服從法和維護國家政權。

秦始皇被利用?焚書坑儒不是本意而是思想作祟

法家的法,對於兵荒馬亂的時代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約束很多不好的事情,可以讓廣大百姓感到安全,每個人都守著法,面對外面兵荒馬亂,隨時會丟掉性命來說,法治真的是非常好。但是對於和平年代,過於嚴厲的法,將會導致混亂。

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沒有及時對國家實行懷柔政策,還依照法家的思想治國,面對當時經歷過幾百年戰亂的國家,很難想象會遭到多麼嚴重的壓迫,也就會導致農民起義。後面的漢武帝認識到這一點,按董仲舒的想法對儒家進行修改,並加入墨家、法家、道家等思想進去。

秦始皇被利用?焚書坑儒不是本意而是思想作祟

法家是幫助秦國開始大一統封建皇朝的統治,封建制度實行了二千多年,國家的很多法律也是借鑑法家裡面所述的法,還有法的思想植入人心,讓人用“法”來解決日常矛盾,不允許人們進行私下解決。所以法家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學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