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

入住率是影響養老院盈利的重要因素,也是關係養老院生存的重要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國內大部分養老機構。

我們在網站上搜索“養老機構入住率”,共顯示出130多萬條信息,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如何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為主。

隨著養老產業的不斷崛起,整個產業中的競爭趨勢也在不斷的加重,而我國的大部分民眾對於入住養老院這一養老方式還沒有完全的“贊同”。因此,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問題,以及進而產生的盈利問題,是大部分企業、機構關注的重點。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拯救”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呢?我們從130萬條信息中,找出乾貨,與您分享。

如何提升養老機構入住率?


為何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成難題?

對機構養老的認識不足

我國的老齡人口比例雖然正在快速、持續的擴大,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老年人乃至很多年輕人對於機構養老存在“偏見”,不願意選擇。除非到了必須依靠機構的時候,才會選擇入住。

機構養老的價格較高

相較於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的價格偏高。而且目前我國對於養老機構的收費沒有相關指導標準,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養老機構規模及類型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了養老機構收費狀況不同。我國老年人多數經濟能力較弱,養老機構入住費用的高低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的重要依據之一。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國養老問題中的“未富先老”。

養老市場競爭逐漸變大

隨著國家全面放開養老市場,以及老年人對養老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增長,很多民間資本大量湧入養老產業。很多養老機構對於自身的定位、採取的經營策略,對老年群體進行“篩選”,從而導致部分客戶被擠出或流轉。

養老機構自身問題

養老機構的地理位置、居住環境、醫療條件、娛樂設施、服務水平、餐飲標準等內容,都是影響入住率的因素。但很多養老機構並未認識到這一點,把入住率問題單純的歸納到營銷手段中,這樣的想法需要轉變。

提升機構入住率,政府該怎麼做?

養老機構入住率低,既有養老機構自身的原因,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民眾的養老觀念的影響。對此,提高養老機構的入住率,政府也應加強引導,從宏觀上營造適合養老機構發展的社會環境。

完善相關法律,維護市場環境

我國的養老產業起步較晚,養老機構的相關法律不健全,造成養老機構投資風險太大,沒有相關法律保護,加上老年人家屬對養老工作的質疑、不肯定,使養老工作的開展更是如履薄冰。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法律依據,引導產業有序發展。

加大支持力度,給予政策優惠

政府可以在土地徵用,減免稅費、水電費等方面入手,鼓勵養老產業的發展,支持養老機構的生存,使養老機構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改善硬件設施、提升服務水平,促進養老機構健康發展。

加強宣傳引導,改變養老觀念

在傳統觀念中,照顧、看護老人的應該是子女,在很多人心裡,將老人送到養老機構就是不孝。對此,政府應該加強宣傳引導,向中老年人群宣傳機構養老的優點,改變居民的養老觀念,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輿論環境。

提高老年人的經濟能力

提高老年人的經濟基礎是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的關鍵,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政策都離不開老年人的經濟支持。對此,政府應逐步提高退休人員的工資,並建立補貼機制。同時要積極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模式。

提升入住率,機構應該怎麼做?

精準定位,有針對性的推廣:每個養老機構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推廣上,要先對客戶進行精準定位,明確機構要為哪一類用戶服務,滿足他們的哪些需求,再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推廣。養老機構還可以多多開展、參與公益活動,在擴大自身知名度的同時,贏得良好的口碑。

多方式營銷+全員營銷:在營銷手段方面,養老機構可以採取以下4種方式:

形象營銷:可“雙管齊下”,利用傳媒媒體、新媒體同時開展形象宣傳,擴大知名度。

活動營銷:利用公益活動吸引老人參與,突出機構“愛”與“專業”的兩大主題,讓老人逐漸瞭解機構。

合作營銷:養老機構可與周邊醫院、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建立良好關係,並隨時接納他們推薦過來的老人。

體驗營銷:可邀請老人到機構中進行體驗,及時傾聽老年人的建議與意見,同時可給予一定的入住優惠。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養老機構最重要的還是服務,服務做好了,老人及其家屬的宣傳是最好的廣告。因此,在養老機構中,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機構的宣傳員、業務員,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專業來擴大機構的影響力,進而提升入住率。

增強老人的歸屬感,控制流失率

養老機構要營造家的氛圍,增強老人的歸屬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客戶粘度,提高口碑與信譽,同時可以控制客戶的流失率。由此,在平時的管理中,養老機構要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去關心老人,增強護理人員的管理與培訓,讓在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更好的照護老人,建立與老人的良性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