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996!

公众号菜单栏点击“入群交流”,和大家共同进步

大环境 or 资本主义

互联网红利被瓜分得见底的时候,飘在半途的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开始接地气沉下心来做一些改变了,讲故事这条路早就行不通了,大家都在开始重新画饼找蓝海,用户下沉、app出海变成了大部分公司新的主要布局,之前嫌弃B端脏苦累的,纷纷开始感叹:用户需求归根结底还是为人民服务啊。玩虚的?那很快被干死了。

这是大环境,似乎还没看见哪个互联网公司破风而入,逆势而行的,都在小心翼翼屯粮布大局,这时候最适合放长线钓大鱼,就看哪家更能沉得住气了。

“据说按时下班的互联网公司今年都快死完了”,这是一位圈内人士的实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996从偶尔变成固定工作制就是必然结果了。

大环境压力加上资本的压榨性质,现在不996,早晚也得996,这一场程序员“起义”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之前太舒服了,现金流扛不住了再舒服下去公司就要被我们薅死了!保命要紧。

创业者思维 or 打工者心态

996是个标签,赞成它的人觉得自己是创业者思维,干的活多了效益好,个人与企业是相辅相成的。而反对它的人,被赞成的人称为打工者心态,接什么任务干什么活,不会偷奸耍滑,但也不愿多干一分钟,动不动就是钱,加薪和调休,是要交换的。

老板看的是员工能够公司带来多大效益,要么你就很牛逼,能创造更高的效益,要么你就性价比高,就像东哥说的,能拼命能背锅薪资还低,这样的劳动力公司也乐意招。这样的人招进来成本低,裁掉成本也低,除了能力差点,其他都ok,往死里干活就对了。

疯狂的996!

而员工看的是公司能给自己多大的成长机会和多少的base。机会和钱一样重要,要吃饱饭,还要学到能让自己吃饱饭的能力,这是一个稍有进取心的打工者基本的职业素养。

但这两者从来都是背道而驰的,你越牛逼,公司越想让你多干活,创造越来越多牛逼的效益,但牛逼的人能力越大越是要逃离苦干工作状态,动的是脑力而不是体力,996说白了还是大部分基层写代码改bug的程序员会面临的。

创业者思维不是必须的,只能说有它那挺好的,没有它也不会活不下去。打工者心态也根本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糟糕,屁股决定脑袋,一个空降的管理者没啥资格站那儿指着员工说“就不能动动脑子,整体就知道重复造轮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压榨得有多狠!

打工者并非打工者心态,只是一种身份,是这个身份就完成好分内的事情。而管理者就好好把你管理的工作做好了,打工者就有时间想想自己怎么努力做管理了。俗话说,让一个人快速变废的方法就是:让他忙到没有时间成长!

造火箭 or 拧螺丝

强制996谁都不会愿意的,性质变了。但不强制996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到点就走,干完活就走,不会留下来搞个996呢?

很简单,看他工作是造火箭还是拧螺丝。

一个拧螺丝的人再怎么996都是拧螺丝的,别跟我说拧螺丝也能当个拧螺丝的领导啊,所以呢??拧螺丝的领导不也还是拧螺丝?有啥本质区别?

但造火箭不一样,造火箭是需要调动很多螺丝的,那么事情就有盼头了,人有了权利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别说996,让他们007都行,因为明白人都知道,火箭造成了,名和利都有了。

这就是区别。所以你想让一个拧螺丝的积极主动996,非常难!只有一个方法,加钱!拧一个螺丝1块钱,100个就是100块,螺丝多了,996就顺其自然了。大部分人不会觉得拧螺丝怎么怎么样,都是打工的,当个小组长你也是给大领导打工,但你的螺丝多了。

热爱生活 or 拼命奋斗

被迫996是一种对公司和上级任务的服从,主动996是你个人认知水平打造的格局。热爱生活也好,拼命奋斗也罢,都是为了活着,活法不同。

毕竟马云成功后也能好像很后悔地说自己当初“后悔终日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陪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这样了。我的妻子说的好,‘你并不是我的人,你属于阿里巴巴’”

我想说:年轻人,你属于梦想,属于未来,属于工作;你也属于家人,属于生活,属于自我。

能帮到你的不止有工作,但工作是目前看来最容易且最快的方法。就像读书一样,目前它仍是穷人家孩子阶层上升的最优解。

我反对强制996,但拥抱有意义的主动9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