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專刊》出版前後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作為現代中國一位富有獨創性的著名作家,不僅與中國現代文學發展進程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對現代文學史做出過重大貢獻。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後不久,郭沫若研究呈現出空前高漲。如同《紅樓夢》研究、魯迅研究已成為“紅學”、“魯學”一樣,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郭沫若研究掀起一番高潮。郭沫若研究也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郭學”。這一熱潮的標誌之一就是全國和某些省成立郭沫若研究學會,湧現了眾多郭沫若研究期刊。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

四川大學等單位創辦的《郭沫若研究專刊》和稍後創辦的一些刊物,有力地促使郭沫若研究向學科化的前路邁進。四川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郭沫若研究的單位。1979年6月12日,是郭沫若先生逝世一週年的日子,1979年6月11日至19日,四川大學和四川樂山地區、樂山市在郭老故鄉樂山聯合舉辦了郭沫若研究學術討論會。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研究學術座談會

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九十多個單位,一百三十多人參加了大會。其中著名學者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吳伯蕭,人民文學出版社顧問樓適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戈寶權,四川省文聯艾蕪,四川省文史館段可情,南京大學戲劇專家陳瘦竹,山東大學教授高蘭,杭州大學教授孫席珍等,原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和郭沫若的兩個女兒郭庶英、郭平英也參加了討論會。大會收到學術論文33篇,內容包括郭沫若的生平事蹟和思想發展,詩歌、歷史劇的創作以及古代史研究、青銅器銘文等著作和對外國文學研究譯著等。《樂山文藝》社印發了“悼念郭沫若同志逝世專刊”,上海市圖書館為大會編篡了郭沫若《譯著書目》《著譯系年目錄》,吉林省社會科學戰線為會議的召開特出版了一期增刊。會議的召開標誌著郭沫若研究新的歷史階段的到來。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庶英、郭平英出席會議

會後,為了進一步推動郭沫若研究工作的開展,四川大學首先成立了郭沫若研究室,研究室成員大都由中文系、歷史系教師兼任。《郭沫若研究專刊》是由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等編寫,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出版的不定期連續出版物。16開本,公開出版發行。1979年7月創刊。刊名由茅盾題寫。最早一期《郭沫若研究專刊》是以“四川大學學報叢刊一九七九年第二輯”出版的。

這期《郭沫若研究專刊》的主要內容選自1979年6月12日——19日在樂山召開的郭沫研究學術討論會的發言稿和論文。其中吳伯簫、樓適夷、王廷芳、郭庶英和郭平英、黃高彬所作的是祝賀、紀念、回憶性的發言;高蘭、譚洛非、劉柏青、華忱之、康鑑和唐明中的論文是關於郭沫若詩歌的研究;陳瘦竹、鍾德慧、陸文璧和朱南的論文是關於郭沫若歷史劇研究;孫席珍、王錦厚和伍加倫、李保均、孫玉石、王劍叢、易明善、林恭壽、尹在勤的論文是對郭沫若生平思想和文學道路的研究;戈寶權、龔翰熊、戴震、伍加倫的論文研究郭沫若與外國文學;伍仕謙、李世平、隗瀛濤、邱沛篁、肖斌如論文分別考察郭沫若考古研究、歷史研究、自傳、報刊宣傳、著譯書目等。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研究專刊》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二集,1980年11月以“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八輯”的形式問世,依然是“《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 / 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編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期《郭沫若研究專刊》的內容包括:郭沫若集外書信選登,還發表了華忱之、白堅、吳蓉章、易明善、陳福康、劉思久、閻煥東、李保均、陳永志、王錦厚、彭靜中等人撰寫的學術論文13篇,其餘文章全是回憶、懷念文字。作者有趙丹、李瑛、李準、蘇步青、端木蕻良、胡愈之、周培源、許滌新、尹達、茅以升、胡厚宣、侯外廬等,還有以“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大寨大隊”等名義發表的紀念文章。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三集,1982年5月作為“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三輯”出版。《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和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編輯,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這期《郭沫若研究專刊》的內容主要是對郭沫若歷史劇和史料研究。首先披露了郭沫若集外書信十五封和《〈南冠草〉日記》,然後刊發了周峰、凌鶴、潘子農、劉雪庵、伍加倫、高國平、陳彬彬、王訓昭、王錦厚、鍾德慧等人對郭沫若歷史劇的研究論文,又發表了一篇郭沫若佚文和郭平英、肖斌如、劉傳輝等人的史料研究文章。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四集,1983年2月作為“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七輯”出版。《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和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編輯,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這期《郭沫若研究專刊》的內容選自 1982年10月27日——11月2日由四川大學主辦的紀念郭沫若誕辰九十週年學術討論會提交的論文。作者是:任白戈、許琦之、唐弢、孫席珍、吳奔星、劉思久、王錦厚、王世德、黃川、孫黨伯、陳長義、錢光培、毛迅、伍加倫和楊淑賢、李保均、彭放、傅正乾、潘顯一、鍾德慧和景文和、吳蓉章、白堅、邱沛篁、宋彬玉、劉傳輝、易明善、呂元明等。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四集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五集,1984年10月作為“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三輯”出版。《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和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編輯,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這期的《郭沫若研究專刊》首先是“郭沫若北伐革命時期史料選登”,然後是翁植耘、張勁、王錦厚、伍加倫、鍾德慧、陳厚誠、劉思久、秦川、文天行、王廷芳、婁彥剛、陳禪心、劉傳輝、王鉅春、彭靜中等人的學術論文。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五集

《郭沫若研究專刊》第六集,1986年9月作為“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一輯”出版。《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和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編輯,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這期的《郭沫若研究專刊》發表了孫席珍、王錦厚、劉元樹、曾紹義、尹鴻、陳厚誠、王大敏、武傑華、邱沛篁、陳禪心、徐重慶等人的論文。

四川大學郭沫若研究室等創辦的《郭沫若研究專刊》,和稍後創辦的《郭沫若研究》叢刊,有力地促使郭沫若研究向學科化的前路邁進。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郭沫若女兒郭平英與《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百年巨匠》文學篇開機儀式席嘉賓合影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百年巨匠——郭沫若》開機儀式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與《我的父親郭沫若》作者郭沫若女兒郭庶英在“郭沫若故居”前合影

圖片來源 / 網絡

監製 / 淵默、大白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巨匠軼事 | 啟功:人生沒那麼複雜,就是找樂子啊

魯迅之子周海嬰用鏡頭定格的歷史瞬間

林鄭月娥接受《百年巨匠——饒宗頤》專訪

走近巨匠丨傅抱石的四次寫生足跡

走近巨匠丨楊廷寶:能書擅畫的建築大師

己亥迎春 | 張大千、齊白石……畫過的《歲朝清供圖》

己亥話豬 | 徐悲鴻畫墨豬,濃淡刻畫,趣味十足

蔣兆和:願將對萬物真實的情感訴之於畫作

走近巨匠 | 傅瑞麟改名“抱石”,意喻一輩子追隨石濤

走近巨匠 | “中國只有這麼一個徐悲鴻,還嫌多嗎? ”

走近巨匠 | 潘天壽曾經如此評價石魯

視頻 | 林鄭月娥在《百年巨匠——饒宗頤》開機儀式上的致辭

李小琳:欽佩於饒宗頤先生對中國文化的敬意和深情

走近巨匠 | 茅盾謙稱“字殊拙劣”,書法成就受尊崇

走近巨匠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於右任書法精品50件

開國大典,哪些巨匠登上天安門城樓?

《百年巨匠》配音孫悅斌朗誦|余光中:中秋

走近巨匠 | 黃胄:筆走龍蛇點畫出心

走近巨匠 | 沈尹默:書法曾“俗在其骨”,何以成為一代大家?

巨匠軼事 | 老舍:對白石翁為人與繪畫,我最佩服

巨匠軼事丨1966年8月24日,老舍最後一次出門,再沒回來

關於我們

走近巨匠 | 《郭沫若研究专刊》出版前后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等聯合攝製的《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8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連續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紀錄片重點項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資助。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列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教材。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紀錄片、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製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物。2018年,《百年巨匠》系列叢書(10卷)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