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本文共1727字

阅读完约3分钟



上周五再度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乐视网,到本周前3天经历连续3个跌停板以后,终于在周四突然开板,成为散户们“最后的出逃机会”。

资料显示,目前贾跃亭的全部资产已冻结,更明显有着超70亿的欠款……这些大举杀入的游资,到底在图什么?

1

退市风险提示跌停3天

25日是最后出逃机会?


4月19日晚,乐视网发布了关于2018年审计工作进展的公告。

公告表示,4月26日为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日期,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如果公司触及“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或“最近两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随着公告的发布,22日开盘后乐视网直接放量跌停。跌停当晚,乐视网再度发布公告提示风险,接着迎来的便是2天连续跌停。

乐视网在公告中再次强调,公司预约2018年年报披露日期为4月26日,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如公司触及相关问题,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暨公司股票将于4月26日开市起停牌,无法进行股票买卖。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而据4月20日乐视网关于审计工作进展的公告,预计乐视网归属净资产将为负23.95亿元至负28.95亿元。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4.94亿元至39.65亿元。这比三个月前乐视网给出的年报预亏数字要严重得多,也令乐视网暂停上市几成定局。

因此,乐视网25日的终于开板,或也是散户们最后的出逃机会。截至4月25日收盘,乐视网报收1.69元,跌7.65%,单日成交量5.53亿。

2

昔日创业板神话

贾跃亭如今负债超70亿


“一个排名十七的视频网站,却有业内第一的财务指标。”

作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乐视网2010年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以创业板明星的面目示人,被各路资本追捧。

到了2015年的巅峰时刻,公司市值甚至一度高达1700亿。

然而,随着乐视网负面消息的不断传出,公司股价接连下跌,如今的市值仅剩个零头67.42亿。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到了眼下,连“下周回国贾跃亭”的梗都快没人玩了,毕竟,这个“下周”的时间刻度已经被拉到了2年之久。

2014年,贾跃亭自当年6月份出国“考察”后,就一直身处海外,从乐视电视遭遇牌照危机,乐视股票跌停停牌的关键时刻,到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向贾跃亭下发了《北京证监局关于责令贾跃亭回国屡责的通告》后,贾跃亭依然没有选择回国。

不仅如此,根据前面的风险提示公告,截止2019年4月19日,贾跃亭持有公司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10%,其中8.6亿股已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21.49%其所持有公司的全部9.2亿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冻结、轮候冻结。截止2019年4月19日,贾跃亭所持股份较2018年6月30日累计减少1亿股,根据贾跃亭先生方面此前邮件回复,其被司法处置股票用于偿还债务。

此外,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华融证券与贾跃亭的债权纠纷作出执行裁定,冻结、划拨贾跃亭银行存款7.9亿余元及利息、违约金,且执行费用95万余元也由贾跃亭承担。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再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公示信息,从2017年至今,仅贾跃亭个人名下还有29条执行信息,林林总总算下来,贾跃亭名下的欠款已超过70亿元……

3

游资大举买入

当心退市股炒作


有意思的是,乐视网的暂停上市虽已近乎板上钉钉,但还有不少游资在大举买入,甚至在周四把股票买到了整个开板……

龙虎榜数据显示,如东方杭州龙井路就在24日卖出871万元的同时,又买入了823万元;东财拉萨团结路第二也在22日至24日合计买入约800万元。


乐视网打开小散最后出逃窗口!贾跃亭负债累累,为何还有人敢炒?



26日都要暂停上市了,游资们总不是专门给小散送出逃机会的,那他们究竟在赌什么呢?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被暂停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如果经营情况有好转,是有机会申请重新上市的。

再加上重新上市首日涨跌幅不设限制,早几年的“复活”股炒作情况较为多见。

如2012年10月19日恢复上市的华数传媒涨幅超过1000%,达1010.79%,2015年恢复上市的协鑫集成首日上涨986.07%。此外,长航凤凰、新华联、振兴生化等涨幅也超过500%。

不过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强,尤其是2017年以后,再想炒作“复活”股就没那么容易了。

像是2017年以后“起死回生”的5只暂时上市股

重药控股、攀钢钒钛、川能动力、苏美达、ST新梅中,仅有攀钢钒钛上市首日上涨25%,其他4只均在首日下跌,最多甚至暴跌了28.92%。

此外,当初备受关注的“重新上市第一股”,徐翔持有的长航油运在“复活”首日的跌幅也高达23.20%。

其中更有一些“复活”股,成为了市场上的“绞肉机”。

2017年恢复上市的重药控股,复牌前股价为10.72元/股,不出两月便股价腰斩,在5元徘徊数月;同年恢复上市的ST新梅,还至今都带着ST的帽子;而2018年恢复上市,首日最高涨到4.41元的攀钢钒钛,在接下来的瀑布式下跌里,也一度跌到了3元多,坑到了不少散户……

这里也不得不提2014年1月10日恢复上市的*ST华泽,由于基本面突然急剧恶化,在2018年一口气来了26个一字跌停,再次被暂停上市,目前已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无论如何,监管方面已多次提醒,退市公司能否重新上市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应高度关注投资风险,切勿随意炒作退市公司股票。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电话 18628017105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