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本文共1727字

閱讀完約3分鐘



上週五再度發佈退市風險警示的樂視網,到本週前3天經歷連續3個跌停板以後,終於在週四突然開板,成為散戶們“最後的出逃機會”。

資料顯示,目前賈躍亭的全部資產已凍結,更明顯有著超70億的欠款……這些大舉殺入的遊資,到底在圖什麼?

1

退市風險提示跌停3天

25日是最後出逃機會?


4月19日晚,樂視網發佈了關於2018年審計工作進展的公告。

公告表示,4月26日為公司年報預約披露日期,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如果公司觸及“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當年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為負”或“最近兩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均被註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隨著公告的發佈,22日開盤後樂視網直接放量跌停。跌停當晚,樂視網再度發佈公告提示風險,接著迎來的便是2天連續跌停。

樂視網在公告中再次強調,公司預約2018年年報披露日期為4月26日,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如公司觸及相關問題,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暨公司股票將於4月26日開市起停牌,無法進行股票買賣。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而據4月20日樂視網關於審計工作進展的公告,預計樂視網歸屬淨資產將為負23.95億元至負28.95億元。2018年歸母淨利潤虧損34.94億元至39.65億元。這比三個月前樂視網給出的年報預虧數字要嚴重得多,也令樂視網暫停上市幾成定局。

因此,樂視網25日的終於開板,或也是散戶們最後的出逃機會。截至4月25日收盤,樂視網報收1.69元,跌7.65%,單日成交量5.53億。

2

昔日創業板神話

賈躍亭如今負債超70億


“一個排名十七的視頻網站,卻有業內第一的財務指標。”

作為國內首家A股上市的視頻網站,樂視網2010年上市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以創業板明星的面目示人,被各路資本追捧。

到了2015年的巔峰時刻,公司市值甚至一度高達1700億。

然而,隨著樂視網負面消息的不斷傳出,公司股價接連下跌,如今的市值僅剩個零頭67.42億。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到了眼下,連“下週回國賈躍亭”的梗都快沒人玩了,畢竟,這個“下週”的時間刻度已經被拉到了2年之久。

2014年,賈躍亭自當年6月份出國“考察”後,就一直身處海外,從樂視電視遭遇牌照危機,樂視股票跌停停牌的關鍵時刻,到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向賈躍亭下發了《北京證監局關於責令賈躍亭回國屢責的通告》後,賈躍亭依然沒有選擇回國。

不僅如此,根據前面的風險提示公告,截止2019年4月19日,賈躍亭持有公司9.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3.10%,其中8.6億股已質押,佔公司總股本的21.49%其所持有公司的全部9.2億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門凍結、輪候凍結。截止2019年4月19日,賈躍亭所持股份較2018年6月30日累計減少1億股,根據賈躍亭先生方面此前郵件回覆,其被司法處置股票用於償還債務。

此外,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華融證券與賈躍亭的債權糾紛作出執行裁定,凍結、劃撥賈躍亭銀行存款7.9億餘元及利息、違約金,且執行費用95萬餘元也由賈躍亭承擔。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再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公示信息,從2017年至今,僅賈躍亭個人名下還有29條執行信息,林林總總算下來,賈躍亭名下的欠款已超過70億元……

3

遊資大舉買入

當心退市股炒作


有意思的是,樂視網的暫停上市雖已近乎板上釘釘,但還有不少遊資在大舉買入,甚至在週四把股票買到了整個開板……

龍虎榜數據顯示,如東方杭州龍井路就在24日賣出871萬元的同時,又買入了823萬元;東財拉薩團結路第二也在22日至24日合計買入約800萬元。


樂視網打開小散最後出逃窗口!賈躍亭負債累累,為何還有人敢炒?



26日都要暫停上市了,遊資們總不是專門給小散送出逃機會的,那他們究竟在賭什麼呢?

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被暫停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如果經營情況有好轉,是有機會申請重新上市的。

再加上重新上市首日漲跌幅不設限制,早幾年的“復活”股炒作情況較為多見。

如2012年10月19日恢復上市的華數傳媒漲幅超過1000%,達1010.79%,2015年恢復上市的協鑫集成首日上漲986.07%。此外,長航鳳凰、新華聯、振興生化等漲幅也超過500%。

不過隨著監管力度的逐漸加強,尤其是2017年以後,再想炒作“復活”股就沒那麼容易了。

像是2017年以後“起死回生”的5只暫時上市股

重藥控股、攀鋼釩鈦、川能動力、蘇美達、ST新梅中,僅有攀鋼釩鈦上市首日上漲25%,其他4只均在首日下跌,最多甚至暴跌了28.92%。

此外,當初備受關注的“重新上市第一股”,徐翔持有的長航油運在“復活”首日的跌幅也高達23.20%。

其中更有一些“復活”股,成為了市場上的“絞肉機”。

2017年恢復上市的重藥控股,復牌前股價為10.72元/股,不出兩月便股價腰斬,在5元徘徊數月;同年恢復上市的ST新梅,還至今都帶著ST的帽子;而2018年恢復上市,首日最高漲到4.41元的攀鋼釩鈦,在接下來的瀑布式下跌裡,也一度跌到了3元多,坑到了不少散戶……

這裡也不得不提2014年1月10日恢復上市的*ST華澤,由於基本面突然急劇惡化,在2018年一口氣來了26個一字跌停,再次被暫停上市,目前已面臨強制退市風險。

無論如何,監管方面已多次提醒,退市公司能否重新上市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投資者應高度關注投資風險,切勿隨意炒作退市公司股票。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本報法律顧問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電話 18628017105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