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倒长城 女车主哭倒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要裁员10000人!

从舆论层面来看,奔驰漏油似乎已经和解了。当事人在检验报告下来之前已经签署和解协议,现在吃瓜群众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奔驰漏油转到了金融服务费,甚至到了奔驰女车主自身的债务问题。网络上,奔驰漏油的事件热度似乎一直在下降,但是事件本身的影响不会因为舆论的关注与否而消失。近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新任CEO就宣布要全球大裁员。不知道裁员与奔驰漏油事件是否有关呢?

全球大裁员 曝光了戴姆勒的软肋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称,"康林松将推进裁员,中期时可能从目前的29.87万员工中裁减10000人"。康林松就是即将在5月22日接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以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新任总裁,蔡澈的接任者。

戴姆勒新总裁还没上任就大刀阔斧酝酿裁员,目的自然是为了节省成本。

孟姜女哭倒长城 女车主哭倒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要裁员10000人!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表示,新任总裁康林松计划裁员10000人,从而让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的结构更加精简,并寻求到2021年节省60亿欧元(约合67.5亿美元)的成本,以提高效率。

如此大规模裁人降成本,难道奔驰的销量不好吗?

恰恰相反,奔驰全球销量连续增长。根据2018年戴姆勒集团财报显示,2018年集团汽车总销量增加2.4%,达340万辆,尤其是戴姆勒核心业务板块的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部门去年销量超过230万辆,连续第8年增长,并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豪华车品牌。

尽管奔驰近年来销量大涨,但财报显示戴姆勒集团乘用车部门收入和利润率去年均有所下滑,净利润骤降28%,降至76亿欧元(约合86亿美元)。

这也是为什么戴姆勒需要全球大裁员的原因,资本家只要能保利润是不惜降低成本的。

为利润降成本 奔驰故障车大面积爆发

降本保利本无可厚非,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大集团开启降低成本的时候,人力成本往往是最后迫不得已才砍掉。而在此之前,生产成本才是企业最先降低成本的入手点。

那么你猜,利润已经连续下滑的戴姆勒,有没有降低奔驰的生产成本?

孟姜女哭倒长城 女车主哭倒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要裁员10000人!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自然无从得知。但是近年来,奔驰的零配件小毛病却的的确确频发,机箱漏油、水泵故障等等,而这些甚至都发生在消费者刚入手新车的时候,甚至是还没开出店门。此外严重的还有避震开裂、轮胎鼓包等全面爆发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减震形变、断裂,更是有业内专家直指奔驰采用了成本更低的新型减震器而导致问题频发,就像前两年通用将"一体式控制臂衬套"改为成本更低的"分体式控制臂衬套",从而导致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等大面积脱轴一样的道理。

孟姜女哭倒长城 女车主哭倒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要裁员10000人!

而奔驰质量问题频发并不是国内的问题,就连海外同样没有逃过。

据《经理人杂志》报道称,奔驰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卡卢萨工厂生产了约3万辆存在电子故障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需要昂贵的返工和延期生产。塔斯卡卢萨工厂的延期生产导致了约20亿欧元的损失,并可能导致第一季度盈利减少至多5亿欧元。

女车主的哭诉揭开的不只是机箱漏油这样的小毛病,而是奔驰整体为了降低成本而导致问题频发的全面性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女车主的哭诉或许真的与戴姆勒要进行的全球裁员有所关联——女车主与别裁员的家庭或许都是降低成本的受害者,只不过一个或许被降低的是生产成本,另一个则实实在在降低的是人力成本。

而女车主暂时或许没能哭倒奔驰,却揭开了奔驰的遮羞布——原来进口奔驰的质量也能这么差。

这下子,谁还好意思买奔驰呢?这样的关于信任的重击,其实才是对奔驰最致命的。

裁员1000人或许只是开始,未来戴姆勒裁员的路或许还会更长。

你认为呢?

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