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户一田制”?土地承包过程中有什么难题?

土地整合项目,也终于到家地里了一户一田制’可是想在心坎里了看着推土机、挖掘机在近百亩的大田里“撒欢”许如堂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对记者说。

什么是“一户一田制”?土地承包过程中有什么难题?

1953年出生的许如堂,乌审旗图克镇大牛地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总共经营着16.9亩土地,而且东一块西一块,零零碎碎的有5块地。

杵了一辈子牛屁股,还闹下个不安宁。谈起小块田的耕作不易,回忆起一些惨痛经历,许如堂禁不住眼眶湿润了起来。

因自家地块小,大型机械施展不开来,一直靠牛耕驴拉,起早贪黑地进行劳作。许如堂说,后来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没想到出事儿就出在这台手扶拖拉机上了

2012年春季,许如堂开着手扶拖拉机耕地,一下子没把稳方向,连人带车翻进地旁的排水沟,妻子见状协助扶车,脚下一滑,右手卷进了皮带。

当场就割伤了3根手指,花了2万多,小拇指还是没接上,保住的两根手指也伸展不开,落下个终身残疾。许如堂心疼地说。

现在可是有盼了再也不用为种地犯愁了许如堂充溢期待地说,几户人家的土地集中连片地整合在一起,以后也能舒舒展展地搞机械化生产了

啊,不只土地集中好打理,而且还给上电、打井,装置节水灌溉。69岁的村民杜志文接过话茬高兴地说,下一步,土地流转也有人要了

2018年春季,乌审旗图克镇在呼吉尔特、大牛地村的2个社,大胆试行“一户一田制”破解承包土地“零碎化”瓶颈,实现了土地扩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多种叠加效应。

什么是“一户一田制”?土地承包过程中有什么难题?

一户一田制’就是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把农民手中零散的土地都拿出来,通过精准丈量和土地整合,再进行分配,每户村民都得到一整块大田。呼吉尔特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玉明介绍,从一定意义上讲,一种土地互换。

更令人意想不到一户一田制”改革实施后,土地面积也增加了

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得到平整,水渠和小路得到复垦,经初步测算,有效土地面积增加了15%左右。李玉明说。

什么是“一户一田制”?土地承包过程中有什么难题?

一户一田制”不只带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减少,更带来了粮食增产。

大拖拉机能在地里掉头了进行深耕翻作业,土地平整后又上了滴灌,浇水施肥都均匀了亩产增收近20%李玉明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樊兵书记这一招出得实在好。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呼吉尔特村、大牛地村和沙日嘎毛日村三村联合党总支书记樊兵,先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开门见山地说:与去年不同,今年干这项工作更有底气了旗国土资源局给三村土地整合立了项,实施871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通过试点先行,村民们也由‘要我干’要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项目实施到哪里,群众主动响应。樊兵告诉记者,眼下,春播在即,农时耽误不得,刚刚从旗里回来,和项目中标公司完成了对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基层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樊兵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炫彩三村’要继续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分类、有序、全面推进‘一户一田制’夯实乡村振兴这个产业发展根基。

人勤春来早。这个绿色发展的春天里,一户一田制”炫彩三村”生根、发芽、开花,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有底气,则有希望;有希望,则更有干劲…(中国农业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