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得到了骑兵营的情报,却为何选择白送给李云龙?

颜丶颜


用李云龙的话说丁伟绝对是个“黑心财主”,也是一个只许进不许出的家伙,李云龙要个孙德胜来当连长训练骑兵都得用五挺机枪来换,可见一斑,他怎么就舍得把自己亲自获得的皇协军骑兵营情报转手相送呢?完全用“忍痛割爱”是说不通的,那不是咱们丁大团长的性格。



驻万家镇皇协军第八旅的骑兵营,是丁伟奉调去延安学习的路上发现的,当时他就扬言:“早晚连人带马都归我”,可见对这批马匹装备的喜爱和志在必得。结果是中途命令更改,紧急出任新一团团长,接替自己的老战友倒霉蛋李云龙,后者因为苍云岭战斗抗命突围刚刚被免职。

如果你注意看过《亮剑》的这一桥段的细节,应当发现丁伟是在送李云龙出村临分别前,才脱口而出“告诉你,我送你一骑兵营”的,充分说明至少在交接之初,丁伟并没有大礼相送的念头。完全是临时起意,是受到人物、场景、事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过剧烈思想斗争才下了狠心相赠的。



表达对老战友的同情和歉意

打了胜仗还被撸了团长,下放到边区被服厂绣花,李云龙的郁闷无以言表,别看这三个老战友平常喝酒时嘻嘻哈哈互相挤兑,其实那都是过命的交情,战争时期的战友情完全可以称为“生死兄弟”。看见四方面军的老兄弟情绪低落如此,丁伟也是于心不忍,总得想个法子安慰一下,可是八路军那会穷得叮当响,没钱没东西,总得给点什么吧?

说到歉意,是因为虽然是总部的任职命令,但是由老战友来继任团长,多少有点尴尬,李云龙骂他捡了便宜坐享其成,丁伟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接手老部队129师386旅的主力团,并且还是老战友打下的江山,丁团长固然兴高采烈,李团长可是满腹委屈,李云龙后来的总结是“好像婚礼万事俱备,新郎却换人了”。



树立李云龙一定会复出的信心

被服厂厂长无兵无枪,既不需要骑兵营的装备,也没有能力“取回来”,只有李云龙重新当回军事主官,这份大礼才有机会兑现。伪军的马匹武器也不是放那随便拿的,得奔袭得战斗,等于说丁伟开了张空白支票,能否变现需要看李云龙的运气和能力了,所以这份礼其实很特别。

丁伟在通过骑兵营的“赠送”,表达了对李云龙很快会重掌兵权的判断,也给老战友树立了只是委屈一时的信心,以免遭此打击后一蹶不振。每天想着什么时间如何能够把这个骑兵营捞到自己手里,李云龙就会保持一颗“骚动的心”,从这一层看,丁伟确实是个心理战高手。



补偿新一团现有的装备之精良

无论李云龙何时起复,无论他去哪个团带兵,都不可能回来新一团了,部队上没有如此朝令夕改的传统。而新一团经过李云龙一年多的努力经营,已经完成“原始积累”:拥有五挺歪把子轻机和二挺九二式重机,再加上数目不详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了解抗战历史的军迷应该清楚,这在当年的八路军队伍之中,绝对是武器精良的主力团,能够硬刚鬼子坂田联队,足以说明战斗力和装备都很到位。

然而李云龙即便是恢复团长职务,在新部队也要重新奋斗,比如孔捷的独立团装备就明显差劲,否则不可能被山本特工队打出200比0的战损,架上迫击炮或者掷弹筒也得拽下鬼子几根毛来。一个伪军骑兵营的武器弹药,将极大改善李云龙新部队的装备水平,至少能让老战友在短时间内再打造出一个主力团来。



果然,李云龙到任独立团不久,就急不可耐的派遣孔捷率领一营奔袭50公里,兑现了老战友丁伟的临别相赠,只是不曾想到被旅长敲去了三分之二,其实都留下来他也养不起。《亮剑》这一桥段反映的很真实,因为早晚转正的孔捷也曾经想分一杯羹,将来好带到自己的新部队去,大家彼此彼此。

每每回忆起李云龙和孔捷战前“分赃”的情景,就忍不住想笑,苦中作乐,充满幽默,也是《亮剑》吸引军迷的一大原因。


度度狼gg


当时丁伟是在李云龙被撤职的时候,自认捡到李云龙的大便宜了……李云龙的兵个个嗷嗷叫,丁伟接手自然要有所回报,于是将重要情报告知李部,顺水人情不费一枪一弹。《亮剑》里还有个孔杰团长,也是最怕李云龙说他占便宜,“为你那三瓜俩枣”还要“剁两根手指回报”,这三个团长都是很有个性,深知“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不愿被人背后说事儿……


风语者6406


丁伟也是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主,想跟李云龙要一点东西来增加自己部队的战斗力。


马兰根儿


没用心看剧情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