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這支解放軍部隊最先進入南京城!

今天,是南京解放70週年。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以雷霆萬鈞、摧枯拉朽之勢摧毀國民黨軍長江防線,解放南京。這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結束,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為之浴血奮戰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取得歷史性勝利,具有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意義。

南京解放時,哪一支解放軍部隊最先入城呢?對此,江蘇黨史學會會員、軍史研究者胡卓然有深入研究。現在,讓我們一起聽他講述南京解放中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70年前的今天,這支解放軍部隊最先進入南京城!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第35軍從浦口渡江,通過挹江門解放南京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

然而,1949年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回顧報道《前線記者報道南京解放經過》,其中卻是這麼敘述解放軍部隊入城順序:“二十三日上午,南京城內殘匪放火焚燒了若干房屋,在濃煙烈火瀰漫中逃竄出城。當日下午,進抵南京東部的解放軍前哨部隊,由賴長勝營長率領由和平門入城,截獲匪軍正圖運走的大批軍用物資。同日下午八時,浦口方面的解放軍集中了北岸剩餘的船隻迅速渡江。”

在70年前《人民日報》對南京解放經過的詳細記述之中,第35軍尚未從浦口渡江的時候,已經有一支解放軍部隊從另一個方向的和平門進入南京城。那麼,敵人尚未完全撤離南京時,這一支頗為“神秘”的解放軍部隊是從哪裡迅速趕到南京的?在從北向南渡江的歷史背景下,這第一支進入南京城的部隊又為何會是從東向西行進呢?

1

三支抗日勁旅合編的第34軍

最先進入南京城的這一支部隊,實際上是解放軍第34軍的先頭部隊。解放軍第34軍是歷史上三支抗日勁旅合編在一起的英雄部隊。渡江戰役裡,這個軍和第35軍兩支部隊共同解放了南京。

1949年2月9日,第三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決定,將解放軍江淮軍區第34旅、獨立旅與起義的第77軍部隊合編為解放軍第34軍,編入第八兵團戰鬥序列,何基灃擔任軍長、趙啟民擔任政委。

起義的第77軍部隊前身為1937年七七抗戰裡著名的二十九軍在盧溝橋打響第一槍的部隊。解放軍江淮軍區第34旅、獨立旅前身同樣有光榮的抗日經歷,都曾是在華東堅持敵後抗戰的新四軍部隊。第34旅的前身是抗戰時戰鬥在蘇皖交界地區的新四軍第2師第6旅。該旅曾經戰鬥在日偽軍在華統治中心南京的周邊,給予日偽軍以重創。而獨立旅前身包括江蘇省邳縣、睢寧、銅山三個縣大隊和著名的新四軍第4師騎兵團一部,這些部隊經受過抗戰烽煙的考驗,在江蘇的土地上也曾有過光榮的抗日戰鬥經歷。

以上抗日英雄部隊合併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後,全軍三個師之中,第100師師部由起義的77軍下轄132師師部組成,補充了77軍軍部部分人員;101師師部由江淮軍區獨立旅旅部組成;102師師部由第34旅旅部組成。九個步兵團有6個團來自於第34旅、獨立旅,3個團來自於起義部隊77軍。

該軍成立時正值新年之際,34軍部隊有官兵編了歌曲表達解放南京的決心:“今年是個勝利年,全國勝利在今年。同志們再努一把勁,打到南京過新年。”部隊進行渡江戰役之前的思想動員時,軍長何基灃向部隊講述了西北軍的歷史命運,又講了華東戰場上國民黨內部勾心鬥角、混亂失敗情緒和罪惡活動。34軍軍政委趙啟民後來回憶,何基灃軍長的講述“很有鼓動作用和教育意義。經過回憶歷史,提高了對國民黨反動派本質的認識”。

不久,部隊從來安進至南京郊區的六合,全軍上下立即投入渡江戰役的準備之中。此後,據軍政委趙啟民回憶,按照八兵團部署,渡江戰役裡34軍首先擔任“箝制南京正面之敵的任務”。1949年4月13日,何基灃作為軍長、趙啟民作為政委,領銜發佈了34軍準備參加渡江戰役的《預備作戰命令》,下令全軍部隊部署於東起儀徵境內的土橋、西至六合境內的大河口的長江北岸,視機進行渡江。該軍第100師另承擔了攻佔六合划子口的任務。渡江戰役即將打響時,在軍長何基灃和軍政委趙啟民指揮下,以起義部隊為主編成師部的34軍100師首先擊潰駐守六合划子口的國民黨軍102師一部,南京六合至此全境解放。六合也成為今天南京的各個區裡最先被完全解放的地方。

渡江戰役發起以後的4月22日,第三野戰軍首長粟裕、張震關於截殲南京地區逃敵的部署裡,下令第34軍“積極設法從鎮江、龍潭地區渡江南進”。34軍在軍長何基灃、政委趙啟民的率領下,勝利登上了長江南岸鎮江、龍潭的土地。南京郊區的龍潭(今為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成為第34軍渡江後首先解放的地區。34軍主力部隊鏖戰南京東郊時,南京城內的國民黨中央機關和大批軍隊尚在撤離之中。而34軍軍部偵察營在敵人的千軍萬馬還在倉皇逃竄時,如神兵天降一般到達南京城內。

2

第一支進入南京城的解放軍部隊


渡江時,34軍領導部署軍部偵察營前往南京“提早入城偵察”。4月22日夜間,偵察營化裝成國民黨軍潛渡長江,登上南岸後埋伏於靠近龍潭的京滬鐵路南側。4月23日晨7時,該營已佔領了鎮江火車站,站內國民黨軍警們突然看到有解放軍出現,丟下槍支甚至脫掉國民黨制服,如鳥獸散一般逃跑了。

隨後,34軍軍部偵察營在營長賴瑞勝的帶領下,又從鐵路線上奪取了敵人的火車,於4月23日下午抵達南京。據偵察營二連指導員方葆琳日後回憶,他們當時是“坐火車到達了南京的中央門”。當時和平門火車站確實位於中央門附近。這與《人民日報》報道實現了對應。

而34軍先頭部隊抵達中央門時,國民黨軍大批兵力尚未撤退,於是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方葆琳等偵察兵穿著繳獲來的國民黨軍雨衣,騎著馬來到了南京中央門。國民黨的哨兵根本沒有想到解放軍已經兵臨城下,誤以為穿著雨衣騎著馬入城的都是自己的部隊,竟然還向解放軍的先頭部隊敬禮。方葆琳等偵察兵利用敵人的誤解直接衝入了南京城內。

就在4月23日下午34軍先頭部隊乘火車直接奔向南京的時候,位於浦口的35軍因浦口碼頭船隻均已被敵人拖走,一時難以渡江。34軍先頭部隊渡江後從東向西坐火車直接進入南京城時,35軍仍尚未從浦口渡江。故而,34軍和35軍這兩個共同解放南京的部隊裡,34軍部隊更先一步到達城內,從而成為南京解放時第一支入城的部隊。

1949年5月4日《人民日報》報道里寫到的“賴長勝營長”,是當時記錄的筆誤。34軍軍部偵察營長真實名字應該是賴瑞勝。他是一位老紅軍,經歷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的烽煙,最後在解放戰爭裡率部首先衝入南京城。

偵察營部隊利用敵人誤解而衝入南京城這一瞬間,也在史冊裡定格了一個重要時刻:實際上,這是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統治後,我軍第一次成建制攻入南京城內。而這一帶有傳奇色彩的歷史瞬間,也給今天的人們以啟示:

我軍小部分偵察兵敢於在敵人大批兵力尚未完全撤出南京時已經攻入城內,首先依靠的是一往無前、敢打必勝的信念。我軍官兵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才敢於渡江後直逼敵人的“首都”。同時,也依靠了我軍偵察兵在戰術上通過事先準備確保把握住時機。無論是渡江時化裝成國民黨軍,還是突入南京城門時再次化裝利用了敵人哨兵的誤解,都表現出官兵們在敵人千軍萬馬裡行動時已有了充分的準備。偵察兵們不僅“膽大”,而且也有“心細”的一面。膽大和心細結合到一起,才能夠在各個領域創造出了不起的戰績。

正因為“膽大心細” 的34軍軍部偵察營在敵人逃竄過程之中衝進了南京城,從而成功在城門口截獲了更多的軍用物資。更值得一提的是,偵察兵們搶先一步進入南京城,還及時繳獲了敵人的飛機。34軍100師副政委楊斯德曾在回憶錄裡明確記述34軍部隊進入南京“迅速攻佔了明故宮機場,繳獲了幾架飛機”。而方葆琳也回憶他們34軍先頭部隊首先進入南京城後,確實分兵騎馬衝入城內的明故宮機場。於是明故宮機場裡當時剩下的“運輸機1架、教練機1架”也成為34軍首先截獲的戰利品。

3

偵察營光榮進駐 “總統府”


34軍先頭部隊進入南京城的同時,該軍主力部隊也解放了南京東郊。時任八兵團副政委的江渭清回憶,第34軍渡江後即“向龍潭、南京方面前進”。曾經參加過七七抗戰的賈宗周,起義以後在34軍擔任團長,他也明確回憶於4月23日渡江後攻佔龍潭。

實際上不止是南京郊區龍潭一帶,南京東部郊區的湯山(今為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等地也成為第34軍渡江後的戰場。第34軍102師渡江後即直奔湯山,一舉切斷了京杭公路,阻擊南京殘存之敵逃竄。隨後,102師奉命率304團、306團開進南京東郊,在孝陵衛、馬群一帶集結,305團留守湯山、句容。至此,南京城東部近郊的龍潭、湯山、孝陵衛、馬群等地陸續都被34軍解放。

34軍先頭部隊首先進入南京後的幾個小時,35軍從浦口蒐集到船隻陸續渡江。偵察兵向34軍軍部報告“35軍的部隊已開始渡江,進佔南京”的情況以後,該軍主力即先集結於南京東部近郊一帶。34軍101師302團排長李學根回憶當時他們從湯山向南京城進軍,途中聽到南京城已經解放,就停下住在中山陵靈谷寺一帶。

1949年4月25日,第八兵團接到上級部署:“兵團部率24軍及34軍主力擔任南京警備任務。”4月26日,34軍軍長何基灃率領軍部及直屬隊進駐南京孝陵衛。100師駐孝陵衛外營房,擔負機動任務;102師駐湯山,負責南京東郊的防衛。隨後,第35軍前往浙江作戰,第34軍旋即接管了南京城內警備任務。何基灃又率軍部進駐城內原國民黨水利局,101師也從鎮江趕來接防南京城內各主要單位和地段的警備。

34軍接管南京警備任務時,最先進入南京城的先頭部隊——34軍軍部偵察營,又光榮進駐進駐南京總統府,承擔了這裡的警衛工作,為這支部隊在解放南京裡的光榮經歷又書寫了新的一頁。

70年前的今天,這支解放軍部隊最先進入南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