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源氏物语》里很多白居易的词,白居易在日本很有名吗?

红雨说历史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最著名的古典小说,里面充斥着大量白居易的诗作。这就要从作者的生活与时代背景相联系起来,作者紫式部大约生于公元九七八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北宋年间,要知道唐宋两朝正是中日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最繁盛的时期,遣唐使将中国典籍带回日本,让其在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紫式部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都是有名的诗人,尤其她的父亲擅长汉诗与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因此紫式部在家人熏陶下对唐诗解读同样有过人的造诣,加之日本嵯峨天皇对唐诗的热爱也影响着日本文人,所以唐风在日本可谓扶摇直上。

<strong>

在一众有名的唐代诗人中,白居易又深得紫式部的喜爱,白居易的诗歌首先是通俗易懂,传播广泛。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干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媚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这充分说明了元白诗派在当时重写实,尚通俗在民间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正因如此,更容易被传播到海外,例如日本。白居易仕途不顺以及颠沛流离的经历使得他更加对社会与官场看得更为透彻,在诗风上又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与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写出了《长恨歌》《琵琶行》《观刈麦》《轻肥》等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诗作,同时揭示了宫廷斗争,官场腐败的社会现实。平安时代的紫式部有机会接触到了日本的宫廷生活,见证了妇女的不幸与宫廷的内幕,并有全面了解以后,与白居易的诗歌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也是《源氏物语》中有大量白居易诗歌的原因之一,无论是源氏和有夫之妇空蝉的情愫,还是与藤壶中宫的不伦之恋,其实都反映了紫式部对贵族阶级强迫女性意志的反感,白居易的诗作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之笔。如小说第四回"夕颜",源氏公子思念夕颜便说出白居易的诗句"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情。

白居易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面也是栩栩如生,甚至将白描手法运用自如地勾勒人物形象,这种手法很适用于描写小说的人物形态和心理活动,即是紫式部认可白居易的重要方面。总而言之,白居易的讽喻诗深刻揭示社会现实,讽刺贵族奢靡生活。而他的写情写景的纪游诗,又生动地描绘了各种美丽景色,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到景物的变化从而引起人物心绪的变化,对春天美景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又切切实实地写出了作者以酒会友,在雪天与朋友小酌一杯,表现了生活的美好。"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一系列诗句不仅仅描写自然景物的神奇,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白居易的诗里有月,有酒,有花,有鸟,有风雨,也有落日。这样的意趣和日本自古以来的审美不谋而合,也深刻击中日本各个阶层人们的内心。日本的《万叶集》《古今和歌集》与中国《诗经》《古诗十九首》,乐府歌行直至唐诗宋词都有文体与内容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白居易的诗歌在吸收了先贤作品的精髓后更被日本文人接受的重要原因。


一往文学


何止是有名?

白居易在日本的诗坛地位,相当于李白在中国的地位。可李白身边毕竟还有杜甫与之分庭抗礼,而白居易在日本的最高级别却没有之一。

他在日本是第一,也是唯一性质的第一。

连天皇都是他的粉丝,所有文人都是视他为偶像,就连当时的普通百姓也能说上几句乐天诗。

为何会如此?

因为白居易诗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他用词清浅,不尚用典。“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由此还衍生出一个成语“老妪能解。”

而老妪,最高限度是指粗识文字的老年妇女。因此,白居易诗对于认识汉字的日本人来说是可以消化并吸收的。他们肯定看不懂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豪情逸飞,也看不懂杜甫“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雄浑沉郁,更看不懂李商隐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读懂中国诗词,需要一定的古文典藉做基础,虽然不能说经史子集,但一些常用的典故却不能不知,可是这些典故或出处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真的不知。因此他们看不懂其它人的诗作,而白居易诗却少有典故,哪怕长诗《长恨歌》也只有“小玉”、“双成”两个典故,并且还丝毫不会影响对全诗的解读。

除乐府和讥讽诗以外,白居易还有许多闲适之诗,以描写文化雅趣和情感生活为主,写得相当浪漫,有些诗作更是唯美到不行。

试问能尚道爱雅的日本人如何受得了这种艺术爆击?


亦有所思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世界历史上,公认的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就是大唐的首都长安。

当时的长安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商人、旅行者、留学生、传教士、外交官等等。而日本和韩国则因为距离的原因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就以日本为例,自大狂日本人自从白江口一战完败于唐军后,才发现世界上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于是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前往大唐,如饥似渴的学习、照搬大唐的一切领先制度。包括并且不限于:帝制、三省六部制、文化、建筑、文字……

然后根据遣唐使照搬过来的资料,模仿大唐帝制建立了天皇制度,模仿长安城修建了日本首都,还按照大唐风格修建了寺庙、宫室等建筑。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硬件,最重要的是文化这样的软件。

众所周知,大唐是文人的时代,涌现出诗仙李白这样的谪仙人,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圣,王维这样亦诗亦画的诗佛,还有白居易这样不厌其烦立求让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读懂的诗王。



对于日本人来说,李白的诗太过于考验想象力,什么: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虽然日本人学习李白,但一来日本人没法感受蜀道之难,没有这种奇绝的想象力;二来李白这种让贵妃研磨,高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日本等级森严的统治,自然捐弃不用。

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这样的作品自然是日本人大力学习的对象,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中国儒家弟子一样讲究修齐治平,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懂复杂的格律、典故。更不用说非汉语母语的日本人了。

所以虽然杜甫的诗在日本也影响极大,但是更多的还是集中于高层知识分子中。

而白居易白乐天的诗可以说自成一派,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传说中白居易每做一首新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们听懂了,白居易才会记录下来,要是听不懂那就重写。

所以说白居易的诗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听得懂,自然是最适合于初学者了。于是流传过去的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广泛传播,基本上是绝大部分读书人都会传颂。并且引用、模仿白居易的作品于题目中提到的日本著名作品《源氏物语》中。




所以以史为鉴归纳一下,白居易不仅仅在中国影响力极大,而在日本同样影响力极大的几个原因是:

一、白居易的确写的非常好,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

二、白居易的诗符合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通俗易懂、纪录普通百姓的生活。

三、白居易的代表作有名人八卦效应。白居易的代表作《长恨歌》中,不但有大唐从繁盛到安史之乱的衰落这样的史诗描述。还有唐明皇和杨贵妃、安禄山的爱恨情仇。

众所周知,名人的八卦是最容易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何况是当时皇帝的八卦。


所以说白居易的长恨歌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就算到了1000多年之后的今天,陈凯歌导演的反应大唐杨贵妃故事的电影《妖猫传》依然是主打日本市场。

大家对我的回答还满意吗?满意请点赞,不满意请留言指正。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很早以前我读过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成书于1001——1008之间),觉得里面的男女关系极其混乱,类似于《金瓶梅》。不过前者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平安时期的宫廷,主人公是贵族光源氏。后者的故事发在中国明朝市井,主人公是商人西门庆。

这部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的《源氏物语》深受白居易的影响。紫式部对白诗相当熟悉,书中要么直接引用白诗,要么化到句子里或情节里。其中白居易《长恨歌》(描写帝王与贵妃的爱情),是被引用被化用被借用最多的。


白居易(772年-846年),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在民间广为传诵。同时也传到日本,深爱日本人民的喜爱,从天皇到士人,从王公贵族到平民……

确实如此,相比于唐代其他诗人,白居易在日本最有名气,我想可能是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很接地气,从而被“遣唐使”们带回日本,广为传播。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没死,而是逃到了日本,而《长恨歌》写的恰恰就是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死后葬于香山,他的墓园现在称白园。白园有很多石碑,石碑上刻的都是后人悼念白居易的诗,其中有好多日本人的题诗,由此可见白居易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


融融118


日本人对白居易之喜爱程度令当今国人汗颜:

在日本,人贯朝野:上至天皇.中及学者.下至平民,对白诗执迷着者众多,感悟至微,用北大严少璗教授的话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位作家,像白居易那样,如此深入地打动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灵。”这是对日本状况最贴切的描述。

公元838年,《日本文德天皇实录》

记载:“承和五年,太宰少贰藤原岳守因检唐人货物,得《元白诗笔》,奏上。帝甚悦,授依从五位上累官至右近卫中将。”

其实,早在公元809年,《白氏文集》《白氏长庆集》已传入日本,成为后来汉诗.和歌.物语效仿的文献,其《源氏物语》载白居易诗作多逾百首。日本早期学者大江维时汇偏的《千载佳句》收录中日诗歌千余首,白居易独占535首……

白居易的诗词不但在日本深受喜爱,在韩国.朝鲜.英国.法国.美国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白居易的诗词是不老的神话,永远的传说……






感动天下


在日本文化里仍处于重要地位的汉文学中,白居易的位置处于重中之重。



据考,白居易的作品传入日本的时间最早见《日本文德天皇实录》上所记载,承和五年(838),由太宰少贰藤原岳守从唐商人带来的物品中挑出《元白诗笔》呈现给仁明天皇。

平安朝廷还专门开设《白氏文集》讲座,由大江维时给醍醐天皇、村上天皇侍读,此后数代天皇都参加了这个讲座。并多次举办御前诗会,围绕白诗取题唱和。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作为一条彰子皇后的女官,也曾给皇后讲授《白氏文集》。

在这一时期问世的《枕草子》、《源氏语》等作品中,处处可见对白诗的活用。(来点悦读,欢迎讨论,欢迎关注!)

据丸山清子著《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中白诗达106处之多。当时白居易还在世。

白居易为什么在日本影响这么大?大多与他的文学才华有着紧密的关系:

1,白居易诗歌数目巨大,共创作三千多首,多保留完整,《全唐诗》专门有39卷是他的,可谓高产。

2,白居易为什么如此高产?除了他勤奋有才华,更与撰写的题材范围广阔有关系,由于白居易阅历很广,他所创作的诗歌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3,白居易不仅诗歌数目大,而且质量也高。流传的说法是“老妪能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婆婆都听得白居易诗歌里面的意思。简单点说,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如此一来,当然就让白诗流传甚广了。

4,白居易的把自己的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白居易贯彻佛道两教文化的“闲适”“感伤”思想,与日本的“物哀”“风雅”的审美情趣非常契合。



正因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范围广,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再加上创作思想又符合当时日本朝野的审美情趣,所以在日本能够如此风靡大受欢迎,就有其道理了。


来点悦读


没听过源氏物语有白居易的词,好像源氏物语成书在白居易之前吧?


格纳尼尔庄园


白居易《长恨歌》里把杨玉环的仙居设在日本,日本人大为欣赏,投桃报李,故屡屡青睐白。


用户6614559218238田


真的不清楚,或许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有关,日本有大量遣唐史,他们当中或许有人接触白乐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