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任哨奇

北宋丁顗藏書八千卷,曾言:“吾聚書多矣,必有好學者為吾子孫。”這一預言在千年後得到了實現,其後世子孫丁國典仰慕先祖藏書,於杭州梅東里建一小樓,題名“八千卷樓”。八千卷樓自丁國典傳其子丁英,再傳至英子丁申、丁丙兄弟,再傳申子立誠、丙子立中,共歷四代。

今年為八千卷樓主人丁丙逝世120週年,故南京圖書館舉辦本次紀念展。八千卷樓絕大部分藏書在1907年由端方收購而歸於江南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前身),故由南圖來組織策劃該展確為不二之選,本次展覽還從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借展相關展品,對八千卷樓的歷史、收藏進行了細緻的介紹、展示。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八千卷樓藏書以咸豐十一年為分水嶺,此前積累的三萬冊藏書均毀於天平天國之亂,今日所流傳八千卷樓藏書絕大多數為咸豐十一年後丁氏兄弟所購藏。

其早期收藏圖書基本均毀於戰亂,唯存其二,本次展覽均有展出。其一為明刻本《周易本義》,因攜帶身邊,故倖免於難。其二為乾隆刻本《遠村吟稿》。《遠村吟稿》卷末有兩段丁丙題跋,從中可見此書輾轉經歷。第一則題跋寫於咸豐十一年,正值杭州城被太平天國圍困之時,丁丙題跋稱“雖一城鼎沸,餘則一息尚存,藉此破悶。”其後城破,丁氏一家逃亡,無暇顧及藏書,再歸時三萬冊藏書已被掃蕩一盡。第二則題跋寫於十年後,丁丙在普濟堂求醫時遇張叟,張叟歸還此書,在題跋中丁丙不勝感慨,悲三萬冊藏書僅獲一部,幸眷屬六人皆獲生還。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明刻本《周易本義》 南京圖書館藏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清乾隆刻本《遠村吟稿》 浙江圖書館藏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遠村吟稿》丁丙咸豐十一年題跋

八千卷樓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湖州陸氏皕宋樓、聊城楊氏海源閣,並稱晚清四大藏書樓。日人島田翰曾在訪問晚清四大藏書樓後有過一番比較:“蓋以古文舊書論之,以瞿氏為最,楊陸二氏又次之,而丁氏幾非其倫矣。若論其多藏,丁氏為最”。八千卷樓收藏雖不乏宋元舊塹,如本次展出的宋刻本《昌黎先生集》、宋刻本《晉書》、《唐書》,但相較晚清四大藏書樓的其他三座,八千卷樓的長處不在於宋元珍本,而在於四庫底本、名儒校本、作者稿本、鄉邦文獻等方面的一家之長。本次展覽對於這幾類收藏也都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展品。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宋刻本《昌黎先生集》 南京圖書館藏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宋刻本《晉書》 一百三十卷中配有明抄本

四庫底本為編纂《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所據以校辦並抄入《四庫全書》的原本,對四庫底本的收藏始於丁申、丁丙兄弟為了補抄毀於天平天國之亂中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在本次展覽中有宋孫復撰《孫明覆先生小集》一卷,清初抄本,其中右下角有“臣昀之印”“曉嵐”二印,與《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相符。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四庫全書》編成後在全國建七閣安置,南方有杭州文瀾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北方有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圓明園文源閣、北京故宮文淵閣、瀋陽故宮文溯閣。又稱為南三閣、北四閣。在近代歷史的風雨飄搖中,七閣藏書也是存毀各半。北方四閣中文源閣毀於英法聯軍,文津閣書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淵閣書漂洋過海,現存臺北故宮,文溯閣書移交甘肅省圖。南方三閣則更加命途多舛,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均毀於太平天國,杭州文瀾閣書在太平天國攻入杭州時也是損失大半,散落民間,幸賴丁申、丁丙兄弟蒐集整理,並抄補缺失,才能得復舊觀,現存於浙江省圖書館。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淳祐臨安志》清抄本,題跋中記錄丁申丁丙在逃難過程中至杭州城西留下鎮,見鎮中貨物多用文瀾閣書散葉包裹,丁氏兄弟雖在逃難之際,仍心繫文瀾閣藏書,趁夜潛入文瀾閣,搬運殘存書籍。並且其在逃難過程中委託書商以收購廢紙為名,收購書籍,後從所獲數萬斤廢紙中檢出數千斤完本書籍,八百束殘書,此本書即為八百束殘書之一。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清孫星衍撰《泰山石刻記》稿本,孫星衍為乾隆五十二年進士,翰林院編修,著名藏書家、經學家、目錄學家,被袁枚譽為“天下奇才”。此書為其所著,記錄秦、漢、北齊、唐至於清代泰山石刻內容、位置、存佚情況。

丁申、丁丙兄弟在收書時特意留意對鄉邦文獻的蒐羅,島田翰在論述四大藏書家之收藏最精者時認為“丁氏之藏則鄉賢叢稿冠於他書,浙東西之文獻可以徵也。”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明成化刻本《杭州府志》 南圖藏

丁氏兄弟不僅藏書,而且也編刻叢書,其編刻較多的便是鄉賢著作與杭州地方文獻,經歷太平天國之亂後,杭州一帶書籍業與藏書家受損慘重,丁氏兄弟的刻書行為挽救了地方文獻的損失,功德無量。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丁丙輯刻《武林掌故叢編》

本次展覽所展示八千卷樓藏書,多有丁氏兄弟題跋記錄書目版本信息與收藏過程,其中清抄本《說文解字韻譜》上記載其在天平天國包圍杭州,有人持此書易米,在丁氏舉家斷炊之際,仍“勉贈米數溢,而領其書。”,藏書家之痴於書,令人感動。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八千卷樓藏書歷經四世,至丁立誠、立中一世由於經營官銀號出現鉅額虧空,必須承擔賠付,而金額巨大,丁氏無力支付,丁立中甚至因此被官府羈押,故不得不出售藏書,歸於江南圖書館,遂奠定了南京圖書館古籍收藏的基礎。雖然於丁氏一家未能達成“子子孫孫永寶用”的傳承,但較毀於祝融之厄的絳雲樓藏書,輾轉域外的皕宋樓藏書,八千卷樓藏書亦可謂幸甚。

本次展覽策劃用心,展牌介紹文字與數字導覽也都做得比較充分,在輔助展牌上多見對書跋的標點釋文,降低了觀者的閱讀難度,顯示出主辦方對本次展覽花了較大功夫。美中不足的是展期僅為一週,過於短暫,對外地觀眾較為不便。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展廳現場

古籍展的一個缺陷在於展品往往只能展示一頁而無法如書畫一般展開全貌,而本次八千卷樓特展則通過電子手段對此進行了一定的彌補。在展廳入口提醒讀者若對整部書感興趣可移步至南圖國學圖書對已經進行電子掃描的古籍進行閱讀,此點不失為對古籍展覽學術性與普及性的一個良好探索。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展廳現場

參考文獻:

石祥著:《杭州丁氏八千卷樓書事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日)島田翰撰,杜澤遜,王曉娟點校:《古文舊書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觀展 | 家國書運:八千卷樓藏書特展

展期:2019年4月12日——2019年4月20日

地點:南京圖書館地下一層展廳

票價: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