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張扣扣一二審維持原判?

零點子


張扣扣案,二審維持死刑判決,多數人感覺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是從法律角度,這兩個判決沒什麼問題。

先說從感情上難以接受。

張扣扣母親因為瑣事被對方父子打死,這是其一。

母親被打死,對方沒有誠意賠償。除了辦理喪葬,僅僅賠償一千五百元,這個代價,可能連一頭牛也不夠。這是其二。

母親被打死,對方沒有受到足夠懲罰。父子數人參與打鬥,但是隻有最小的兒子以未成年為由判了七年,並且很快就假釋出來了,其他人毫髮無傷。這是其三。

案發後很多年期間,加害方沒有表示任何歉意,反而有惡意挑釁的行為。這是其四。

鑑於上述四條,王家早晚會出事這是肯定的,並且不會出小事。

再說張扣扣被判死刑。

張扣扣被判死刑並且二審維持,理由有這樣一些。

雖然王家打死人,以及上述幾條原因,但是法律不允許自報私仇,只能尋求法律救濟。這是其一。

張殺人有其合理性,但是殺死的並非元兇。張家聲稱老二打死了母親,但是殺死的人員中並沒有老二。這是其二。

張有濫殺無辜的情節。老二是殺母兇手,如果僅僅是老二被扣扣殺死,尚有情可原。但是,其餘的三人被殺死,這幾人在當時殺母時,充其量是幫兇,把他們打傷還尚有理由,但全部殺死,很難找到合理性。這是其三。

因此,換了別人遇到這事,很難不動手復仇。但是這種案情,被判死刑並沒有什麼懸念。


淮北日月升


張扣扣二審維持原判,判刑不久就要押赴張扣扣刑場執行槍決,從法庭上從頭到尾張扣扣仰著頭一臉冷笑篾視法庭的作派,證明他亳無悔改之意,判他死刑是合適的,不管什麼原因,視公民生命為草芥,想殺就殺想砍就砍,三條人命擺在面前,那些呼籲留他一命的律師和眾人,奉勸他們一句,這樣的作為是非常多餘的,法律的天平不會在法與情之間向情傾斜,雖然張扣扣殺人事出有因,是為母報仇,23年前張扣扣母親和王富軍王永軍的父親因為鄰里糾紛打成一團,張扣扣的母親用鐵器抽打王永軍的父親,而且吐口水在先,王家弟兄扭住張母一頓暴打,致其死亡,這件案子23年前已經結案,王家交9000元,王永軍被判入獄7年,當時張家並未上訴,沉封往事巳經過去了23年,在眾人都沒有防備的情況下,36歲的張扣扣用大馬刀連砍王家3人,一人當場死亡,二人送醫不治。天怒!現在是法制社會,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個人以洩私憤奪取他人生命是絕對不可取的。



永遠是學者


張扣扣案早有關注,公訴機關的指控、法院的判決都是實事求是,適用法律準確的公開、公正的審理過程。至於網上出現為張扣扣伸冤叫屈的帖子,一無事實佐證,二無法律依據,完全是擾亂視聽。

陳年舊案和如今新案比較,張扣扣故意殺人理應嚴懲。

王當年是未成年人,張如今是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已成年人;

王是被打後激情犯罪,張是蓄謀已久的故意犯罪;

王針對的只是加害人,張針對的除加害人外,還濫殺無辜;

王是故意傷害,張是故意殺人;

王犯罪後積極賠償了被害人,張犯罪後還繼續毀壞被害人的財物。

法院無論是過去對王的判決,還是現今對張的判決都是正確的。


明珠清揚


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我們只有相信法律才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蠻幹只能害人害己,拔刀而起不是英雄,大家做事要用腦子,不能感情用事,別人把你打骨折了,你反過來再把別人打骨折,這是故意傷害,會受到法律嚴懲的,故意傷害和過失傷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就像偷東西一樣,你偷一萬元,都沒有攔路搶劫100塊錢罪大,搶劫和盜竊是不一樣的。

張扣扣案件確實叫大家深表遺憾,原本一個受害方,現在居然成了殺人惡魔,手段殘忍,罪大惡極,絕對屬於十惡不赦,殺人放火,這是何等的殘忍啊,三條人命四個人家庭,這種行為絕對不可取。

當年張扣扣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被人打死,又親眼看著自己的媽媽被解刨,肯定心裡的陰影揮之不去,這段記憶應該是一輩子的記憶,但是張扣扣當了兩年義務兵,原本應該成熟了,應該考慮問題全面了,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不應該,作為一個成年人考慮問題肯定應該全面性,但是為什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張扣扣退伍後一直沒有穩定工作,家境又不好,越想越生氣,他把所有的這一切都歸功於母親被殺,把所有的怨恨都歸屬於殺害媽媽的兇手身上,王家一直生活的很好,各方面都比自己好,看到王家人就是生氣,王家有車,有錢,所以只要看到這些就起怨恨,久而久之這些怨恨凝聚在一起,產生了殺人的念頭。

當然如果王家也是窮困潦倒,絕對不會這種結果,張扣扣應該打消殺人念頭,畢竟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這也屬於仇富心裡,今天的張扣扣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莽撞,忍一忍海闊天空。

張扣扣已經被認定為故意殺人了,這個是無法更改的,而且手段殘忍,居然還放火把對方的車燒了,說明他的仇富心裡是特別嚴重的,他非常明白殺人了就不能開車了,為什麼還要焚燒車輛呢?意思是我殺了你們,你們的車也不能留下來,不能叫你家的其他人開,叫你們家破人亡,所以張扣扣的性質絕對是殘忍的。

一審二審都是死刑,所以現在基本塵埃落定,已經沒有迴天之術了,留下的只有嘆息,不管大家尊稱張扣扣英雄也好,無知也好,這件事情確實非常悲哀,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所以奉勸大家做事不要莽撞,一定要相信法律,張扣扣一路走好,如果有來生希望你好好生活。


大海傳媒


請大家看看廣州花都程律師的點評,極具專業性。程律師指出案件中的疑點。我的今日頭條視頻裡面也有。

下面列出程律師視頻網址:

https://m.toutiaoimg.cn/i6679645417786835464/?app=news_article×tamp=1555229718&req_id=201904141615170100080590197193A67&group_id=6679645417786835464&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孝感工校電梯專業胡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從數量上來講,張的二審維持原判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致命手段。老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即使有天大的仇,你也不能一對三。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悲劇。事已至此,怎麼做都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當下,我們正常的人所能做的已經不是呼籲刀下留人的事,而是通過呼籲完善法律制度來規避類似悲劇問題的出現。

個人一直主張將“移鄉避仇”的古代法律智慧完善到當下法律制度中來。這也將是扣扣案對世人最大的警示。


憂天的杞人


張家人和王家人是鄰居 以前關係還是比較好的 王家人還曾經帶著張扣扣父親收豬做生意 只是張扣扣父親不行 做不好 所以王家人不帶他了 發不了財了 這就引起了張家人的嫉恨 完全不顧之前王家人對他們的恩惠 而張母更是三番四次的去王家搞事情 比如賴著不走之類的 張母這人在王坪村蠻橫霸道慣了 和很多住戶都有過節 有一次因為有事情不順心 她竟然跑到某戶人家廳堂里拉屎 我實在是不能理解她是個怎麼樣的婦女 事發之時 王家老二老三從她面前經過 她朝王老二吐口水 王老二沒有理她繼續走 回來的時候經過她旁邊 她又朝王老二身上吐口水 王老二就罵了她一句瘋婆子 結果她狂吐口水到王老二身上 受不過氣的王老二就打了她一巴掌 於是她就發癲了 和王老二老三撕扯起來 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 但是都是看熱鬧的 沒有去拉架 直到王老三推開了張母 本來事情應該是可以平息了 但是張母不依不撓 拿了根鐵板子毆打王老三 王老三腦袋捱了板子當場頭破血流了 王老三撿起一根木棒追上去朝著張母腦袋也是一棒 張母倒地引起了圍觀群眾的鬨笑 以為她又躺地上耍賴撒潑訛人 哪裡曉得過了一會兒張母掛了 事後王家人賠錢九千多 王老三被判了七年 張家人硬是把靈堂設在王家辦喪事 試問一下 如果王家人是網友口中的地頭蛇 張家人敢這樣嗎??張母哪裡是屈死了??王家人哪裡兇殘了欺負人了?? 二十二年後 混的不好的張扣扣藉口為母報仇 殘忍的殺害王家三人 而在這二十二年裡 王家人與張家人根本就沒有發生任何過節 只是成了見面不說話的陌生人而已 張扣扣莎人為母報仇只是次要因素罷了 主因是混的不好心裡扭曲 其日常口頭禪經常蹦出一句弄死你之類的云云 這樣的一個痞子被網絡捧成了英雄 張扣扣在莎人放火的時候 有人看見了 他威脅別人不許報警 不然莎了你 犯案後四處逃匿 我再一次的問一回~~網友們 腦殘兒們 愛心俵們 你們的英雄張扣扣哪個地方正義了??王家人到底如何如何壞了??

很多人無視官方通告與民間證人證詞 無端捏造不存在的事情 肆意歪曲事實以訛傳訛 目的就是想以此來顯示法律的不公 然而你們這次是選錯了對象 張母事件有著大量的目擊者包括張家人 張扣扣姐姐的假話~~王家老二打死的人用未成年的王家老三來頂罪 還有人在傳播這句謠言麼?? 張扣扣莎人時也被很多人看見了 你們沒辦法汙衊王家人作惡了 張扣扣放完火回來補刀割人脖子的畫面你們自己想象下 照著廣大網友的邏輯~~崑山龍哥的娃兒應該去砍了白衣男 為什麼你要反擊莎死龍哥??




剎人償命欠債還錢


首先一二審判得合情合理,張扣扣是以為母親報仇為藉口,報復社會。成了一個窮兇惡極的歹徒,連七十多歲的老人都不放過,三條人命,假如不判死刑,張家後人找誰報仇去,不變得更有理了。法律是公平公正的,還有一群法盲為他叫好,三個所謂的法醫專家出庭作證,顛倒事實真相,這是社會的悲哀啊!


手機用戶12019814613


任何人都不能碰法律底線!!無論你有天大的冤屈?地大無奈。(就是全國人民都知道你的冤屈,無奈,)。國家需要安定團結,和諧。所以,法律必須嚴懲你。


人情冷暖252212780


張王兩家都是受害者,別在發這些無用文章了,如一方懂得忍,讓,兩家會是受害者嗎?此案當初是民間小事,變成殺人大事,誰對誰非,不論張家,王家,官家及關注家們,都該深思,進,和退,和氣坐財,誰做到了,一家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