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指標增速走在全省前列,一季度宿遷市利用外資工作強勢開局

(六項指標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三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三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二——一季度全市利用外資工作強勢開局)

宿遷網訊(記者 張雲 通訊員 盧耀)這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1月至3月,宿遷市利用外資工作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六項指標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三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即實際使用外資8248萬美元、同比增長419.4%,協議註冊外資1.76億美元、同比增長806.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5407萬美元、同比增長358.6%;三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二,即新批外資項目13個、同比增長44.4%,現代服務業利用外資700萬美元、同比增長593%,新增及淨增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3個、同比增長50%。

一串串數字見證了全市外資工作走向崛起的清晰足跡。今年以來,圍繞“項目增速強發展”的要求,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招大引強,招商氛圍濃厚,招商成效明顯。在利用外資方面,各地、各部門積極創新思路,抓實舉措,完善體制機制,全市利用外資工作強勢開局,為完成全年實際使用外資突破5億美元、力爭6億美元這一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利用外資水平體現了一個地區的開放水平,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幾年,由於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我市利用外資工作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去年,市委、市政府恢復了對利用外資工作的考核,動員全市上下加大外資招引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在每個季度召開的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對利用外資工作進行點評。由於各地利用外資工作推進力度不一,為激勵先進、帶動後進、提高工作效能,去年11月,我市專門建立了“外資工作微信交流群”,每週、每個月在微信群“曬”出各地、各部門利用外資工作情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縣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全市利用外資情況。

通過壓力傳導,今年以來,全市各地招引外資的主動性顯著增強,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對年度目標分解並制定考核細則;宿豫區、宿城區將利用外資任務分解到各園區,實行全區總動員;宿遷經開區、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也紛紛制定務實舉措做好利用外資工作,全市利用外資工作形成了大招商、大提升、大突破的濃厚氛圍。

各類招商引資推介會是外資項目招引的主戰場,據悉,今年我市共安排了31場集中招商活動,其中8場是外資專場招商會,外資招引工作力度空前,各地、各部門都鉚足了勁招大引強。4月10日,我市在深圳舉行投資環境說明會,據市商務局局長朱長途介紹,此次說明會共簽約項目28個,協議投資額20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近6億美元。目前,正加快這些項目的跟蹤推進,力爭儘早達到開工條件,為全市千億級產業的突破和宿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招引新項目的同時,我市還積極服務好已落戶項目,市商務部門每個月都召開利用外資工作推進會,不僅總結工作,還督促各地、各部門服務好已落戶項目。每個季度,市商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宿遷中心支局和相關銀行組成工作小組,深入各區域的外資企業進行靠前服務,聽取外資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並協助企業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市還充分利用省級外資提質增效資金,對重點企業進行財政資金支持,有效提振了外資企業在宿遷發展的信心。

走進位於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的賽得利(江蘇)纖維有限公司,工人們在生產線上緊張地忙碌著。去年4月,通過招商引資,賽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先租後買的方式盤活了江蘇翔盛粘膠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去年5月註冊資金7.83億元人民幣,成立了賽得利(江蘇)纖維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經恢復4條生產線。今年5月,公司將啟動擴產改造工作,並計劃在年底完成年產30萬噸纖維素纖維的產能改造工程,年銷售收入將超過20億元。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宿遷良好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專心專注生產經營,所以他們有意向進一步加大投資,擴大產能,利用宿遷的有利條件,將公司打造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纖維素纖維生產基地。

眾多的舉措讓宿遷利用外資工作在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如何確保全年全市利用外資工作持續“飄紅”,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我市將繼續完善利用外資通報、督查、考核、激勵機制,研究制訂差別化、個性化扶持政策,全面做好利用外資工作。同時,將持續加大招引外資力度,提升港臺、突破日韓、拓展歐美,高頻次、大力度開展專題招商,並將以宿遷綠色產業洽談會以及長三角、港澳臺等區域專題招商為主軸,大力開展“請進來”與“走出去”活動,爭取洽談一批、簽約一批、落戶一批外資重大項目,全力推動利用外資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