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朝天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一無是處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我們知道劉邦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他的身邊跟隨有很多的能臣武將,而這些人都成為了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在劉邦成為皇帝之後,就對他們封賞,其中就有蕭何、曹參和夏侯嬰。

他們三人是很特殊的,因為他們是劉邦的同鄉,並且蕭何和曹參的官職都比劉邦高,而夏侯嬰當時身上也有官職,並且和劉邦的關係還不錯,兩人經常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天,一聊就是一天。但是他們三人卻都心甘情願的跟著劉邦這個有一身缺點的人。

比如在劉邦當上亭長之後,就攤上了一個差事,去咸陽服徭役,但是去咸陽的路費要自己出錢,劉邦很窮拿不出這筆錢,所以縣吏們就給他湊錢出來。

鼻孔朝天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而當時縣吏每人資助路費三百錢,唯獨蕭何資助五百錢。可以看出蕭何當時就已經很看好劉邦了,在劉邦起兵之後,就願意跟隨劉邦左右。曹參因為是蕭何的手下,也很自然的跟著蕭何跟隨劉邦了。

而追隨劉邦的夏侯嬰因為劉邦傷了他,導致自己入獄一年多,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劉邦當泗水亭亭長時處境很不好。

劉邦的處境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從劉邦不小心傷了夏侯嬰之後,當地的官員一直都是抓住這件事情不放,就算是夏侯嬰不承認是劉邦打傷了他。

夏侯嬰因此入獄一年多,被打了數百大板,從這件事情就能夠看出劉邦和當地的縣令是有著衝突的,不然的話,夏侯嬰怎麼都不至於入獄一年多的時間。

鼻孔朝天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對此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就有記載:“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可以看出劉邦當時的氣焰是非常囂張的。

說劉邦自從當上了泗水亭長,他的鼻孔一下子就戳到了天上,找縣衙人的麻煩,狎戲侮辱,無所不及。

劉邦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劉邦和縣令之間是存在一些隱秘的權力衝突。也就是利益的對抗。劉邦在泗水亭長這個位置上,是處於執法者,是有著巨大的隱秘利益。

而蕭何曹參等人是追隨劉邦的,他們是縣衙那邊的人,所以說劉邦與夏侯嬰嬉戲之事,鬧的如此嚴重,就是因為劉邦和縣令之間有了強烈的對抗。

鼻孔朝天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縣衙這邊是想要夏侯嬰之案,來除掉劉邦的勢力而已。其實這也不能怪縣令要除掉劉邦,劉邦自身從當上亭長之後,表現的也是非常不好,可以說到了齷齪不堪的地步。

對此就有資料顯示,劉邦做的兩件事情讓當地百姓對他很有意見,一個吃白吃白喝不付錢,一個是道德敗壞養情人,把沛縣官場弄得烏煙瘴氣。

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說:”劉邦在當上亭長之後,就經常到王婆婆和武負兩家到酒館去喝酒,卻從來都不給錢。兩家酒館也不敢去追債,所以就在年底把帳給勾銷了。”

雖然在史書上說兩家酒店的老闆之所以把賬目給勾銷,是因為看到了劉邦身上有龍,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可信的,畢竟劉邦在當地是有著勢力的,不敢惹他罷了。

鼻孔朝天的劉邦,為何蕭何、曹參、夏侯嬰都心甘情願追隨他?

編者認為劉邦之所以會有那樣的處境,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他吃白吃白喝不付錢,道德敗壞養情人。除此之外,他和縣令的利益衝突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只是劉邦卻有一種點石成金的能力,他能夠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能夠大放光彩,他有這種人才組合的能力。

不然的話,沛縣的功曹蕭何、獄椽曹參以及夏侯嬰也不會心甘情願的追隨他了。他們正是因為看中了劉邦有這樣的能力,才心甘情願的追隨劉邦。他們三人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