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傳說劉墉參加科舉考試的殿試時,乾隆帝親自主考。乾隆帝看到劉墉是個羅鍋,便戲弄他說:你能以羅鍋為題作詩一首麼?劉墉隨即吟詩一首:背駝負乾坤,胸高滿經綸。一眼辨忠奸,單腿跳龍門。 丹心扶社稷,塗腦謝皇恩。以貌取材者,豈是賢德人。乾隆帝聽後,又是驚歎又是慚愧,當場就將劉墉點為狀元。

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又有傳說稱劉墉入朝為官後,上朝叩拜的姿勢非常奇怪,引來滿朝文武的捧腹大笑。乾隆帝看到劉墉本來就駝背,又叩拜得很滑稽,便說:劉愛卿你這麼一拜,不就成了羅鍋兒了嗎?劉墉立即磕頭高呼:謝主隆恩。

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乾隆帝與大臣們都感到不解,忙問劉墉為何謝恩?劉墉笑著說,按大清律,皇帝賜予臣子封號,封一字每年可加俸祿萬兩,如今皇上封了劉墉羅鍋兒兩個字,臣每年便可多拿俸祿兩萬兩,這真是皇恩浩蕩啊!乾隆帝聽後哭笑不得。

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有關羅鍋兒的傳說固然有趣卻多為誤傳,儘管史料上沒有關於劉墉儀表堂堂的記載,但是他至少也是身體端正絕不會是駝背。據考證,清代選拔官吏有全面而嚴格的標準,概括起來有四個字,身言書判。所謂身,也是相貌端正,體格健壯;所謂言是指口齒伶俐,表達清晰;所謂書,是指字體工整,筆法清秀;所謂判是指斷事精準,思維敏捷。

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劉墉作為清朝官員定然要通過這四項審核,四項之中身是第一位的。倘若劉墉是個羅鍋,不僅難立官威而且有損大清國體。那麼即便他出身再高也不可能入官。那麼劉羅鍋兒的誤傳從何而來呢?一般認為是源於嘉慶帝對對劉墉的稱謂。

詳解清代官員選拔!儀表堂堂的劉墉,怎麼就成了劉羅鍋?

一種說法是,嘉慶帝即位後,劉墉以年過八旬難免有些弓腰駝背,嘉慶帝常常以劉駝子稱之。這一稱謂逐漸傳播開來,民間就誤以為劉墉天生就是駝背了;另一種說法是劉墉身為嘉慶帝的老師,深受敬重,被尊稱為劉閣老。由於閣與郭讀音相近,閣老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就變成了鍋腰。閣老也就成為了鍋腰,鍋腰在京城方言裡稱為羅鍋,於是劉羅鍋兒的叫法便傳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